25日,三明市沙縣區高砂鎮舉行天然林、生態林“三改三創”改革模式簽約暨“生態票”首發儀式,高砂林場場長胡貴平領到了首批3張“生態票”。這批“生態票”涉及高砂林場5029畝天然林、生態林的經營權流轉,每年固定收入從9.25萬元增至19.54萬元。
“長期以來,天然林、生態林存在受采伐政策限制、經營門檻高、管護成本大等問題,是林農眼里‘不想管、不會管、收益低’的‘綠色不動產’。”胡貴平介紹,這次流轉的5000多畝天然林、生態林,以前每年每畝只有23元補助補償收入,扣除基本管護費用后只余9萬多元。通過“生態票”實現經營權流轉后,每年僅林地使用租金、收儲訂金占用費等固定收入就增加超過10萬元。再加上生產經營、項目開發收入,流轉經營期間林場預計收入可從235.24萬元增至909.24萬元,增收近3倍。
“天然林、生態林‘三改三創’意義重大。”沙縣區林業局局長黃長春說。據統計,沙縣全區林地面積222萬畝,天然林、生態林面積114萬畝,占比過半。
繼創新推出適用于人工商品林的“林票”“林業生物資產票據”之后,三明市挺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深水區”,探索天然林、生態林科學保護與合理經營機制。創新“三改三創”模式,即改變經營主體、改進保育方式、改寬收益路徑,創設“生態金”“生態票”“生態貸”,放活天然林、生態林經營權,提升森林生態質量,拓展“兩山”轉化路徑。
“生態票”作為林權權利人收益憑證,分為林木委托經管、協約改造、訂金收儲三種類型,具有兌現、流轉、抵質押權能,可進入市場流通。
高砂林場的5029畝天然林、生態林經營權流轉給沙縣區森林資源收儲管理有限公司。其中,委托經營1029畝,協約改造1954畝,訂金收儲2046畝。
“改變經營主體,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黃長春介紹,以“生態票”為載體,天然林、生態林的經營權從集體流轉至專業收儲公司,后者利用人才、技術、管理優勢,對森林進行林業碳匯、森林康養、文旅休閑等項目開發,合理采伐、發展林下經濟等多元經營,樹種更替改造、擇(間)伐改造修復、定向培育等科學保育,最大限度提升天然林、生態林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社會價值。
此外,“生態票”持有者可將其作為質押物向金融機構申請“生態貸”,用于舊村改造、產業孵化等鄉村振興項目建設。收儲公司為發放“生態貸”銀行進行兜底,回購“生態票”,防范金融風險。(記者 馬丹鳳 方煒杭 通訊員 許琰)
責任編輯:趙睿
- 首部沙縣小吃題材網絡微短劇開機2024-05-27
- 福建沙縣:兩岸青年“以食為媒”共敘情誼2024-05-06
- 三明市沙縣區:養雞機械化 產蛋有學問2024-05-06
- 福建沙縣:改革“再出發” 人民幸福“進行時”2023-12-20
- 福建沙縣:改革“再出發” 人民幸?!斑M行時”2023-12-16
- 三明市沙縣區開展“智慧課堂”優秀課例展評活動2023-12-12
- 福建沙縣:海峽兩岸美食節開幕 共享舌尖盛宴2023-12-08
- 中國(沙縣)小吃旅游文化節拉開帷幕2023-12-07
- 小吃產業發展現場會在三明沙縣區召開2023-05-24
- 三明沙縣區南霞鄉下洋村:村醫上門村干“跑腿”2023-01-06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建寧油茶產業探尋發展“金鑰匙”2024-06-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