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明市沙縣區的福建樂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雞蛋分揀車間里,全自動蛋品分級設備正在運轉。
核心提示
“雞蛋清洗打蠟設備的補貼是多少?”“最新的環境控制系統有沒有納入補貼名錄?”……近日,三明市沙縣區農業農村局的辦公室里,幾名蛋雞養殖大戶正在了解最新的農機購置補貼政策。
“人養設備、設備養雞、雞下蛋”。在沙縣區,機械設備是蛋雞養殖戶最得力的助手。今年3月,三明市沙縣區入選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第一批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縣(規模養殖類)創建名單。在農業生產全程機械化方面,沙縣區有何過人之處?沙縣區的政府、企業下了哪些功夫?近日,記者來到沙縣區進行走訪調查。
政府鼓勵,機械化養殖效率高
“以前哪見過這樣養雞的?”林德江說,“1名飼養員能管5萬羽蛋雞。這里30萬羽蛋雞,每天產近15噸雞糞,但幾乎沒有臭味。”近日,記者來到位于三明市沙縣區高橋鎮新橋村的福建正康蛋業有限公司蛋雞養殖基地,場長林德江介紹,這個占地85畝的蛋雞養殖基地,有雞舍6棟,飼料投喂、糞污收集與處理、環境控制、撿蛋、消殺防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等各環節都能機械化。
記者透過觀察室的玻璃,“蛋雞住公寓、雞糞不落地、機器自動加料、雞蛋一鍵傳送”的全程機械化蛋雞規模養殖場景一覽無余。
疊層式雞籠里,蛋雞頭頂腳底都有“鄰居”,空間利用率有效提高。層與層之間的傳送帶接住了糞便,雞糞日產日清,送到發酵罐里變成有機肥。全自動機械化送料系統每天送出30噸飼料,讓每只雞“規律飲食”。每天27萬枚新鮮雞蛋順著有坡度的籠底滾落到傳送帶上,逾墻越舍,排著隊前往自動分揀、包裝的流水線。遍布雞舍的溫度、濕度、風速、二氧化碳濃度等傳感器實時監測,并依據參數自動調控風機、濕簾通風小窗等環控設備,為蛋雞維持最適宜的居住環境。
“我當年就是被這個機械化養殖場景震撼、吸引了。”來正康蛋雞養殖基地前,林德江當過隔壁村的村黨支部書記、開過自己的小吃店。2014年養殖基地建起來后,他慕名前來參觀。當時農戶養雞多是散養,少有的幾家會在簡易的棚子里小規模集中養殖,飼喂、撿蛋、清糞都要人“一次次彎腰”。天熱,雞糞清理不及時,就會臭氣熏天,蒼蠅直往人臉上撲。那次參觀,看著基地里整套全新的荷蘭進口機械化養殖設備,林德江好奇又心動。2019年,養殖基地招場長,他如愿成為“雞司令”。
機械化設備讓養雞不再“又臭又累”,能做大規模提高效益,但用地和資金都是門檻。“政府的鼓勵和扶持幫了大忙。”林德江告訴記者,養殖基地所用土地產權分散、性質多元,在地方政府部門的支持下才能順利承包。2017年、2018年,養殖基地的建設被納入沙縣省級農民創業園扶持項目,累計申請到省級補助資金200萬元。
近年來,沙縣區通過制定《三明市沙縣區禽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項目實施方案》,推廣《規模化養雞場機械裝備配置規范》等技術性文件,落實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等,引導企業合理配置養殖機械裝備,發展適度規模養殖。當前,沙縣區有8個規模化蛋雞養殖場,蛋雞規模養殖機械化率達88.43%。
新農人逐夢,小農場有了大變化
和林德江一樣成為“雞司令”的還有“90后”大學生張道祥。
沙縣區青州鎮管前村的青舟家庭農場里,張道祥正在雞舍里操作撿蛋設備。
“家庭經營的蛋雞農場,活兒要自己干,資金靠一點點攢。以前人工養殖的時候是真難啊!”張道祥告訴記者,2008年,他的父母開始養雞。2018年,他大學畢業后接手雞場。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來喂雞,4000多羽蛋雞喂一次要3個多小時。還要撿蛋、清理糞便、檢查有無病雞……繁重的體力勞動、惡劣的工作環境差點讓他“打退堂鼓”。
“人疲憊不堪,雞卻不一定能養好。”張道祥說,“人工喂料一天兩次,食槽清理難及時,天氣熱的時候剩下的飼料腐壞發霉,雞一吃就生病。雞糞堆積,溫度、濕度也難控制,人干活兒不舒服,雞住著也不舒服。”
為了改造雞場,他通過網絡收集機械化養殖的資料,到附近的“養雞大戶”參觀學習。他先是和父親一起動手制作了雞場的第一臺喂料機,后來逐步升級設備,基本實現全程機械化養殖。有了設備,養雞效率提高,養殖規模從當初的3000多羽擴大到如今的4萬多羽,家庭收入也節節高漲。今年,張道祥還計劃把2條舊生產線上的設備換成新款,更新環境控制系統,通過“人養設備、設備養雞”的方式,把雞養精養好。
有了機械化設備加持,張道祥終于能從“埋頭苦干”中解脫出來,有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去關注市場、思考經營,追逐自己的“雞蛋夢”。
為了提高雞蛋品質,他采購優質新雞苗,并在飼料上下功夫,通過搭配牛乳清、加入獨特酵母菌與益生菌等方式,探索生產富硒雞蛋、低膽固醇蛋等高端優質產品。
為了開拓市場,他謀劃著創建品牌,在城區開設自營門店,讓雞蛋在自營店直面消費者的檢驗,并根據第一手的反饋信息調整生產;又盤算著把一部分雞放養,通過實時直播,讓顧客看到養雞、產蛋、分銷的全過程……
對于張道祥這樣的新農人,沙縣區政府大力支持。2020年8月,張道祥的“雞蛋夢”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成功申報2020年大中專畢業生創業省級資助項目,獲得了8萬元的補助。張道祥說:“當時農場流動資金緊張,這筆錢成了‘及時雨’。”
市場驅動,一枚雞蛋旺“三產”
機械化大規模籠養蛋雞提高了“量”的供應,放養土雞和全自動蛋品分級設備的搭配解決了“質”的需求。
在沙縣區鳳崗街道際硋村,福建樂子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雞蛋分揀車間里,全自動蛋品分級設備正在運轉。一枚枚看似普通的雞蛋經過紫外線殺菌、裂紋挑選、血蛋光檢、日期噴碼等多個分選環節,成為“個個都有出生證”的“樂子喜蛋”。
“樂子喜蛋”在沙縣區頗有名氣。當地有孩子滿月時給親友送“喜蛋”的習俗,近年來“樂子喜蛋”產銷兩旺。在三明、廈門等城市,樂子有自己的門店,“雞蛋論個賣,一個最高能賣到4元”。在線上,樂子雞蛋的直播間最火爆時每天能賣出幾千單,“發貨人手不足,叫鐘點工都來不及”。
單價高還能熱銷,得益于樂子雞蛋經過市場檢驗的品質和多年的品牌打造。
土雞放養,漫山遍野地跑,飼料標準嚴格。這樣生長起來的雞,下的蛋微量元素含量更高、口感更好。2012年“樂子土雞蛋”獲得了農業部中綠華夏有機食品認證中心有機食品的認證,成為我省第一個、全國第二個畜禽養殖類有機食品認證產品。
產品品質有了保證,怎么把品牌打響,獲得消費者認可?樂子的做法是,通過機械化設備實現高效“噴碼”和蛋品分級。
“噴碼是為了讓‘新鮮’看得見,所用材料是食品級的。嚴格篩選出精品蛋,是‘樂子’做好品牌、走高端路線的基本保障。”樂子雞蛋銷售主管李鳳娥告訴記者,以前蛋品分級要靠人工,不僅效率低,篩選也“只能看看外觀”。2016年,公司投資800多萬元,從荷蘭引進MOBA全自動蛋品分級設備,產品品質和生產效率有了極大提高。
“按現在每天18萬枚雞蛋的產量,以前要近50人來分揀,現在只需要八九個人。”李鳳娥說,“MOBA可以把有兩毫米以上裂紋、蛋黃或蛋白中有芝麻大小瑕疵等的‘次品蛋’挑出,控制每枚雞蛋重量基本相同。人把眼看花也做不到這些。”通過自動分級設備,來自同一個養殖基地的雞蛋按照品質被分為多個等級,在各自的銷售渠道以不同價格出售,實現效益最大化。
產品賣得好,和樂子簽約養雞的農戶也跟著有了穩定的收入。在“公司+農戶+利潤托底”的合作模式下,養殖戶每年每只雞能賺20元。當前,沙縣區共有20多個農戶和樂子簽約養殖,養蛋雞多的農戶每年能有20多萬元收入。(本報記者 馬丹鳳 通訊員 許琰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建沙縣:改革“再出發” 人民幸福“進行時”2023-12-20
- 福建沙縣:改革“再出發” 人民幸福“進行時”2023-12-16
- 三明市沙縣區開展“智慧課堂”優秀課例展評活動2023-12-12
- 福建沙縣:海峽兩岸美食節開幕 共享舌尖盛宴2023-12-08
- 中國(沙縣)小吃旅游文化節拉開帷幕2023-12-07
- 小吃產業發展現場會在三明沙縣區召開2023-05-24
- 三明沙縣區南霞鄉下洋村:村醫上門村干“跑腿”2023-01-06
- 突破 | 山城“展翅” 立體交通帶來“快生活”2022-10-21
- 探索推行“林長+”助力生態沙縣建設2022-10-10
- 沙縣:用風險普查數據助力防災減災工作2022-10-0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鄭成功祖地永安青水鄉:循跡畬鄉“成功”路 2024-05-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