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春節這段時間,百合花的需求量特別大。”在一間簡易的廠房里,記者看到百合花種植大戶葉盛立正忙個不停,扎捆、封箱、標注等一系列操作后,延平百合便由此發往全國各地。
“延平百合具有花苞大、花期長的特點,性價比很高,我們已經和他合作多年了。”特地從廈門過來采購的批發商李宗輝說,“每到快過年的時候,廈門那邊對百合花的需求量很大,因此今年早點過來采購。”
葉盛立帶領客戶到百合花種植園參觀 東南網記者 康金山 攝
農歷正月是延平百合的熱銷期,春節期間銷售量平均約占全年總量的40%。日前,一批來自廈門、晉江等地的花卉批發商紛紛到延平區王臺鎮的百合花種植基地進行實地采購。
廈門、晉江等地客戶在基地看百合種植情況。東南網記者 鄭正華 攝
結緣百合
初冬時節,寒風料峭,位于延平區王臺鎮旺花源百合花種植園大棚里,卻春意盎然,暖意融融,成片的百合花長勢喜人,成千上萬朵花蕾含苞待放即將迎來采摘期,種植戶喜獲豐收。
王臺鎮旺花源百合花種植園 東南網記者 鄭正華 攝
勤勞干練的葉盛立在當花農之前,其實就一直跟百合花特別有緣。1999年,他在浙江諸暨那邊一家花店打工做學徒,認識一些種花的老板、批發商,跟他們接觸之后,他漸漸地發現百合花市場潛力比較大,前景比較廣,于是從那時起,他就萌生了回家鄉種植百合花的念頭。
萬事開頭難,在最初的幾年時間里,葉盛立雖然渾身充滿干勁,但是“種花”事業始終不見什么起色。“雖然在農村長大,可是畢竟沒有種花的經驗,真可謂是一竅不通。”葉盛立說。
2003年,葉盛立拿著借來的2萬元創業基金,在家鄉茫蕩鎮寶珠村開始嘗試種花。“剛開始我就向當地農民朋友學習,自己也查找一些資料,”慢慢地葉盛立發現延平的氣候、水質很好,土壤呈弱酸性,特別適合種植百合花,這也堅定了他種植百合的決心。
把握機遇
為了進一步做強做大百合產業,延平區委區政府出臺百合產業規劃和優惠政策,引導花農成立協會,抱團發展,在王臺、峽陽、爐下等鄉鎮建起種植基地,導入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打造“延平百合”品牌,使“延平百合”產業活力大增,促進百合產業高質量發展。
百合花 延平區融媒體中心 陳茂軍 攝
“區委、區政府在王臺鎮建立了現代農業園,并在基礎設施及資金上大力支持我們花農。”2010年下半年,葉盛立的百合花事業迎來了新生,他也從此開始規模種植百合花,種植面積達120畝,每畝凈利潤超1萬元,一年下來也有一筆可觀的收入。
受益于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扶持及其各部門的“積極幫扶”,葉盛立的“百合花事業”蒸蒸日上。“農業局、林業局等部門對我們幫助特別大,給予我們各種補助,還為我們花農搭建了平臺,舉辦各種培訓等等,做了許多‘暖心事’。”葉盛立激動地說,2022年10月,他還被省林業局評定為“林業鄉土專家”。
科技助力
除了好機遇外,葉盛立還特別感謝科技特派員陳文靖對他的悉心指導。“我們作為農民,沒什么文化,科技特派員的指導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節約很多成本。”延平區林木種苗站副站長、福建省“最美科技特派員”陳文靖,從1999年被選任為南平市第一批科技特派員起,20多年來堅持深入田間地頭,悉心向葉盛立等花農傳授百合花種植技術。
工人在大棚里種植百合花 受訪者供圖
葉盛立說,“從打藥以及大棚薄膜的厚度等方面,科技特派員給了我們很多指導,否則我們可能因為一些細節上的疏忽而白忙活一場。”
帶動致富
眼看著葉盛立種植百合花掙到了錢,不少村民也動了心,從2011年開始,陸續有村民跟著葉盛立一起種植百合花,在葉盛立的帶領下,當地村民也一起走上了致富路。
百合花 延平區融媒體中心供圖
王臺鎮井窠村村民蘭天傅是葉盛立帶的第一個“徒弟”,2011年就跟著他一起學種百合,2012年他便開始自己種百合,從一開始的種植10幾畝擴大到如今的50畝,百合事業蒸蒸日上,日子越過越紅火。“我在村里蓋了一棟四層的房子,還買了一輛20多萬元的廣州本田汽車。”蘭天傅自豪地告訴記者,通過種植百合讓他走上了致富之路。
“第一年賺了十來萬,后來收入一直在穩步增加。”談到自己這些年種植百合的經歷,溪后村村民魏長柳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魏長柳曾經辦過企業,不料被人欠了幾十萬的貨款,事業因此而遺憾“收場”。2016年,他開始跟著葉盛立種植百合,經濟條件也從此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現在我不僅還清了之前所有的債務,而且自己也有了可觀的收入,今年我還花了20萬元蓋了一個冷庫。”魏長柳驕傲地說。
“這幾天百合花的價格天天在漲,十支百合花可以賣到八九十元!”溪后村村民徐行州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他告訴記者,他曾經做過木頭生意、養過雞等等,后來在村干部的提議下,從2013年開始跟葉盛立學種百合,后來自己還注冊了合作社,如今他不僅在農村有房子,還在城里買了房子和車子。
王臺百合花基地花農在打包運送。 東南網記者 鄭正華 攝
漸漸地,葉盛立帶的“徒弟”越來越多,這些“徒弟”在自己致富之后又帶領更多的村民一起致富。從一個人先富,到帶動越來越多的人致富,王臺鎮是延平區依托百合花產業帶動鄉村發展和村民致富的一個縮影。延平區百合種植面積由2012年的4000畝發展到2022年的1.2萬畝,年產值由1.8億元增加到6.3億元。延平百合品牌價值也從無到有,經審定2021年品牌價值達12.85億元,銷售市場從最初的華東地區拓展到全國乃至出口國外。
葉盛立正在打包裝貨 東南網記者 康金山 攝
“高效的物流意味著更新鮮的產品和更廣闊的市場,是提升當地花卉產業競爭力的前提。”葉盛立告訴記者,如今,延平區級花卉物流中心在王臺鎮落成,配送范圍覆蓋全國90%的地區,48小時送達。
百合是花中仙子,是永恒美的象征,它引得無數人的喜愛。百合花不僅為當地增添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還具備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如今百合已成為帶動當地村民增收的“致富花”,讓村民過上了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責任編輯:趙睿
- 京臺高速公路復線(延平至閩侯)先行段開工2022-12-30
- 福建延平:“塑膠漁排”為閩江既添藍色又護綠水2021-06-17
- 延平十六個鄉村振興服務站完成升級整合2021-03-12
- 多家央媒走進延平 聚焦“古厝生態銀行”2019-12-10
- 監守自盜 延平一男子因侵吞財物被法院公訴2019-10-15
- 延平公路養護工人:用汗水護航高速暢通2019-09-04
- “土”辦法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福建延平創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2019-07-23
- 南平延平區洋后鎮大祿村:“魚稻共生”促進村民增收2019-07-04
- 延平:殘疾人入住旅店受阻 民警熱心相助2018-12-12
- 山羊偷吃百合花合作社損失36萬余元 山羊主人被判賠償15000元2018-10-19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順昌:24家單位集中參與 “三下鄉”服務暖意2023-01-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