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1月7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趙錦飛 見習記者 姚雨欣 通訊員 李典利)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持續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戰斗堡壘。
10月20日晚,松溪縣茶平鄉茶平村,夜色如水。像往常一樣,省紅十字會派駐茶平村第一書記應俊早早打開了茶香小院的大門,煮上熱氣騰騰的白茶。不一會兒,吃過晚飯的村民陸續前來,圍坐在一起拉家常、話農事、議村務。
“大洋、門元、呼林三個自然村茶山機耕道原來是泥土路,現在道路硬化了,大家上下山方便多了。”村民席安發分享了一件喜事。
“來小院喝喝茶、嘮嘮嗑,有啥問題直說。”村民你一言,我一語。
“不過說到這路,國道到萬畝茶園路口的一段小路還沒有路燈,如果能裝上燈就好了。”一名村民提議。
應俊趕緊記錄下來,準備找其他村干部好好合計,適時補上這塊短板。“今年以來,像這樣的夜談已經開展了43場,征求意見建議20多條,解決民生問題10多個。”應俊說。
茶平村的夜談是該村創新鄉村治理的探索,讓村民積極參與到鄉村治理中,以共建促共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我們讀后倍感振奮,抓黨建促基層治理的路子走對了。”應俊說,鄉村治理的難點在于“干部干、群眾看”,群眾積極性不高。從去年開始,茶平村以村黨支部為核心,以茶香小院為陣地,以管理網格化、服務精細化為路徑,創新實行“365”網格管理工作機制,以一個更有凝聚力的黨建工作新平臺,引導黨員干部、村民群眾共同參與服務群眾、糾紛調解、環境整治、疫情防控、移風易俗、鄉村治理和產業發展等工作。
“‘5’是5個茶香小院,茶平村有5個自然村,各選出一戶黨性覺悟高、群眾口碑好、引領作用突出的黨員農家庭院,打造茶香小院,由5位支委擔任各自然村的‘小院掌事’,黨員戶為‘小院管家’。”應俊說,“3”即“三夜”模式,根據農民生產生活規律,建立“夜訪解難題、夜議謀發展、夜學提素質”模式,聽民聲、察民情;“6”即“黨員三亮、網格雙聯、常態活動、民事民議、動態反饋、監督評議”6項制度,保證群眾呼聲件件有回音。
在應俊看來,新平臺最重要的是把學習、議事、服務窗口前移到村民家門口,形成廣泛參與的治理共同體,提升治理效能。而且,平臺還導入各種資源,組建博愛志愿服務聯盟14家,補上鄉村治理的缺失環節。
在村民看來,這無疑是一個零距離溝通交流的平臺。“群眾反映的都是急難愁盼問題,解決了一批遺留時間長、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揪心事。”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陳得旺說。
“3個自然村的茶山機耕道是村里的產業主動脈,但是路面一直沒有硬化,上山采茶不方便,下山扛著一大袋茶葉更危險,特別是雨天泥濘不堪,常有村民滑倒受傷。”去年10月,在茶香小院一次夜談中,呼林自然村村民葉美鳳等人直言不諱。
了解到民情后,茶平村立馬行動。“我們籌集到95萬元資金,群眾全方位參與其中,幾戶茶農讓出自家茶山,村民投工投勞,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解決了這個難題。”應俊說。
時間已是晚上7點多,山區冷氣逼人,但是村民談興正濃,從道路談到了茶產業。
“你說,3月份開了茶葉質量安全誓師大會,大家都簽了承諾書,這減肥降藥怎么個搞法?”
“多用有機肥,少用化肥,不用除草劑。專家都說了,要園地植樹、梯壁留草。”
……
“我們茶平鄉是松溪縣最大的茶產區,讓茶產業減肥降藥,建設生態茶園,事關整個產業的長遠未來,更關乎大家的錢袋子。”應俊不失時機給大家補課。
為了讓生態茶園理念蔚然成風,村里請來縣茶業發展中心專家、科技特派員為村民講解茶葉科學種植、安全管護等技術。與此同時,聘任茶香小院40名網格長為“茶園管家”,對全村茶葉質量安全實行網格化管理,與茶農簽訂茶葉種植質量安全承諾書400余份,發動群眾相互監督。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完善網格化管理、精細化服務、信息化支撐的基層治理平臺。”應俊說,下一步將全面整合產業發展、綜合治理、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創建等工作,構建系統化的“一張網”治理格局,依托志愿服務聯盟常態化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建立需求清單、服務清單,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學習手記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提升社會治理效能。從茶平村的實踐可以看到,正是從“干部干、群眾看”的不利局面變成了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生動場景,成就了茶平之變。去年,該村獲評省級鄉村治理示范村。
此前茶平村治理效能不彰,主要問題在于基層群眾的知情權和參與權沒有得到有效實現。能否重構基層黨組織與群眾良性互動的治理共同體,關鍵在于有一個更有凝聚力的有效形式,廣泛發動群眾,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讓群眾講出問題、參與治理、共同享有,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格局。茶平村的創新正在此處,以強有力的黨建引領鄉村治理,探索更有效率的治理共同體結構。
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治理有效是保障。治理如何提效,黨的二十大報告開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良方,這正是我們破題的著力點。
責任編輯:趙睿
- 松溪縣探索紅色騎手五員工作法 助推外賣小哥融入基層社會治理2022-09-07
- 福建松溪:全力排澇 恢復生產生活秩序2022-06-22
- 福建南平:中國電信抗洪搶險保通信2022-06-21
- 南平市防暴雨洪水應急響應調整為Ⅱ級2022-06-20
- 茶香花美,共繪松溪新圖景2022-06-16
- 松溪提升網格員精細化服務能力2022-05-26
- 產學研融合 松溪百年蔗重現新生機2022-05-23
- 松溪縣:給每一份黨員力量做“乘法”2022-02-18
- 福建省“三下鄉”活動在松溪開展志愿服務2022-01-21
- 從“一片葉”到“一條鏈” 松溪茶產業聯合體嶄露頭角2021-11-02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小巨人”如何舞起來?我在建陽“共竹舞”2022-1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