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個月收入7000元左右,寄回家5000元,家人用這些錢在老家蓋起了新房,今年他們將在新房過第一個春節。”來自寧夏西海固的陳滿庫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依靠閩寧協作,他兩年多前來到馬尾務工,使家庭擺脫貧困、實現小康。陳滿庫現在擔任飛毛腿(福建)電子有限公司班組長,本月6日獲評“全國優秀農民工”。
西海固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南部,是黃土高原丘陵區西吉、海原、固原、彭陽、同心等地的統稱,常年干旱,被左宗棠稱為“苦瘠甲天下之地”。陳滿庫家在固原市原州區開城鎮寇莊村。
“滿庫”這名字是爺爺取的,希望他給家里帶來滿倉糧食和金銀。哥哥姐姐僅上完小學,只有陳滿庫,家人勒緊褲腰帶決心供他讀書。可沒想到,上完初一,他便要輟學,氣哭了母親。13歲時,他跟著父親挖樹坑,成年后輾轉多地務工,都沒攢下錢,也試過開飯館,因為沒經驗而負債了。2018年正為還債發愁時,閩寧勞務協作招工的好消息來了。“當時村支書在村民群里說馬尾有工作機會,還有不錯的補助,我沒多想就報名了。”陳滿庫說。
陳滿庫對這一天印象深刻——2018年11月10日,他搭乘由馬尾區人社局組織的包車,從老家踏上了脫貧路。一張免費車票,讓他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最初的普通流水線工人成長為如今的制造部班組長,管理著50多名員工,還發動老鄉到馬尾務工。
“日子好過多了,不愁吃穿,家里新房2020年建成了。”陳滿庫的父親陳孝平說,“我種地掙不了幾個錢,現在家里主要收入靠滿庫,兒子穩定的收入讓全家心里很踏實。”
陳滿庫的奮斗脫貧路,是馬尾與寧夏原州扶貧勞務協作的一個縮影。
馬尾區人社局負責人說,馬尾區人社局扎實開展“勇擔新使命 激情再創業 人社走前頭”主題活動,在閩寧協作方面,形成政府推動、多方參與、精準對接的工作局面,過去3年,共接收寧夏籍勞動力827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30人,發放交通、生活和穩就業等補貼550.81萬元。尤其在去年復工復產中,通過免費包機優先吸納原州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82人,發放交通、生活和穩就業等補貼249.85萬元。
除了接收寧夏籍勞動力外,馬尾區還注重扶貧扶智,持續創新技能扶貧模式,形成“政-校-企-基地”四位一體發展模式,實現從技能人才培養、實訓生產到高質量就業的新路徑。“扶貧扶智打造飛毛腿模式”被國務院扶貧辦列為扶貧工作典型案例。
“我們為原州學生提供免3年學費以及衣食住行全免費的技能學習機會,連實習、就業都安排好了。”福建省飛毛腿技師學院常務院長唐大強說,這就是馬尾依托飛毛腿技師學院創新建立的扶貧長效機制——校企結合一條龍技能扶貧新模式。原州學生第一年在原州學習理論知識和基礎實操,第二年到福州學習技能實操和考級考證,第三年下半學期在飛毛腿公司頂崗實習、安排就業。今年,71名2018級原州學生將畢業,是原州分校首批畢業生。
“在馬尾,我學會很多技能,由一名貧困生成長為技師。”飛毛腿技師學院三年級學生母得余,來自原州區頭營鎮,他是馬尾一條龍技能扶貧新模式受益者,春節后將在飛毛腿公司頂崗實習,7月畢業后到飛毛腿公司上班,月工資可達4000元至6000元。
福州日報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吳丹紅 嚴孟翔
責任編輯:趙睿
- 馬尾新階聯成立兼合式黨支部2021-01-19
- 馬尾:企業設工作室一站式調解勞動爭議2021-01-18
- 馬尾白眉村:一番巧畫“眉” 都市現桃源2021-01-15
- 馬尾奏響發展強音 2021年實施人才強區戰略打造“三創”新高地2021-01-15
- 馬尾2020年多項指標居省市前列2021-01-14
- “守合同,重信用”馬尾區表彰42家企業2021-01-14
- 政協委員獻策建設現代化新馬尾2021-01-13
- 福州馬尾跨境電商逆勢大幅增長2021-01-12
- 馬尾高新園區擦亮“火炬先鋒”品牌2021-01-12
- 馬尾首創“大一窗” 政務服務再提速2021-01-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開展“大干一百天,打造美麗新閩江”專項2021-01-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