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垱社區黨委書記黃卉(右)向社區居民解答相關防疫問題。記者 王玉萍 攝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倉山區下渡街道港垱社區,老舊小區、拆遷安置小區及無物業小區交錯,共有6469戶18500多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社區黨委書記黃卉帶領10名社區工作者,在抗疫一線嚴防死守,織就嚴密的戰“疫”網絡。
采購生活用品送到醫院,當跑腿小哥送菜上門……黃卉和其他社區工作者對居民需求有呼必應,實現了防疫工作的一呼百應。
微信群一叫
社區工作人員上門
港垱社區疫情防控阻擊戰從1月24日打響。當天傍晚,該社區一病例確診。接到通知的黃卉,二話不說,立刻趕到該確診病例居住小區處理相關事宜,對密切接觸的2名家屬采取居家隔離觀察。由于正值除夕夜,人員設備十分緊缺,在做好一系列相應防控措施后,黃卉回到家時已是次日1點多。
正月初一一大早,她再次“逆行”,說服密切接觸人員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耐心安撫小區其他居民,同時配合區防疫部門開展小區環境消殺工作。
隔離不隔心。每天,黃卉都電話聯系集中隔離醫學觀察人員,詢問他們的健康情況,鼓勵他們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當對方提出確診的家人沒人照應時,黃卉立刻組織社區工作人員采購生活用品送到醫院。
“我買的菜到小區暫存點了,麻煩幫我送上來。”3月13日晚7時許,黃卉看到社區居家醫學觀察微信群里跳出來的這條信息后,立刻上門服務。
社區工作人員送生活必需品上門的服務,每天都在港垱社區各小區上演。為了讓居家醫學觀察人員安心宅在家里,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做好這部分人群的健康管理臺賬和各種后勤保障工作,成為黃卉和社區團隊的一大工作內容。
“像送快遞、送菜什么的,只要在群里呼一聲,他們都是第一時間回復,安排人員提供幫助,讓我們很感動。”社區居民黃阿姨說,居家觀察期間,社區每天跟進了解身體狀況,提供各種后勤保障服務,每天還安排專人上門收垃圾,解了她的后顧之憂。正是社區工作者的有呼必應,才換來了疫情防控中居民們的一呼百應。
網格化戰“疫”
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小區情況復雜,居住人口多,為了確保疫情防控無死角,有著10年社區工作經驗的黃卉,將轄區分成11個網格,明確責任,包干到戶,并發動小區物業、業委會、志愿者等參與進來,迅速織就一張嶄新的戰“疫”網。
“您好!家里有沒有從外地回來的人?”“最近家里人的體溫怎么樣,有沒有發燒、咳嗽的?”網格員們一戶戶敲門摸排,反復強調疫情防控的嚴峻性,宣傳各項防護措施。“平均每人摸排588戶1687人,我們花了一周時間完成了全部摸排工作。”黃卉告訴記者。
防控卡點設立后,網格員們又轉戰值守卡點,測量體溫,登記外來人員信息,一忙就是10多個小時。“怎么又要量體溫?我出去還不到1個小時。”“我就去菜市場買了點菜,回來還得測量?”……面對居民的不理解,黃卉和社區團隊成員總是耐心解釋,一遍遍地宣講相關政策。
為了提高居民的疫情防控意識,她還帶頭掛宣傳橫幅、貼宣傳標語,通過LED、小喇叭等開展密集宣傳。同時,他與多個部門保持密切聯系,精準掌握重點人群返鄉時間、動向、健康狀況等情況,切實做到疫情防控“不落一戶、不漏一人”。
“守好社區一線防疫大門,這是我的職責,不容退縮。”黃卉說。如今,在做好疫情防控,推動轄區企業、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的同時,她又開始了各類建筑安全情況的摸排工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加大 “三無”漁船從事捕撈作業等違法行為打擊力度2020-03-18
- 以大數據為支撐 福州公交線路跟著市民需求走2020-03-18
- 福州白馬河“五彩底妝”化起來 1.7公里河道兩側將開各色花朵2020-03-18
- 福州蘇寧家電全民煥新盛典,直播帶貨打通銷路2020-03-18
- 鼓樓區融媒體中心:依托新載體,講好“一線“故事2020-03-18
- 臺江區融媒體中心:逆行記錄下疫情中每個感人瞬間2020-03-18
- 倉山區融媒體中心:統一發聲,融合作戰2020-03-18
- 晉安區融媒體中心:做好“三個主動”“三個發動”2020-03-18
- 馬尾區融媒體中心:防疫大考交了一份合格答卷2020-03-18
- 長樂區融媒體中心:防控疫情 我們在行動2020-03-18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