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信用卡意外遭前外包團隊催收員工發布帖子投訴,并質疑該公司存在運營管理、業務、產品等諸多問題。就此,有關人士表示,其反饋的克扣工資、亂改績屬于不實指控 文 | 記者 田文會
雖然以管理信用卡使用起家,并以此作為流量入口的51信用卡有限公司(下稱“51信用卡”),于2015年才正式切入網貸撮合業務,但后者迅速發展成為其占比逾70%的收入來源。而這恰恰是該公司意圖敲開資本市場的法寶。
在此前并不規范的行業大背景下,網貸業務一度給51信用卡帶來豐厚利潤。然而好日子結束了。隨著監管政策等內外環境發生連串變化,51信用卡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近日,有51信用卡前外包團隊催收員工張平(化名)在聚投訴上發布題為《涉嫌隨意克扣工資,亂改績效等》的帖子,投訴前東家任意克扣工資、亂改績效、剝削職員,并質疑該公司存在運營管理、業務、產品等諸多問題。
記者隨即聯系51信用卡,其相關部門回復稱,“該投訴與事實嚴重不符。”相關信息顯示,張征在職期間績效中上,并未受到處罰,亦無扣發獎金情況,其績效發放方式與公司對全員公布的績效方案一致。有關人士表示,其反饋的克扣工資、亂改績屬于不實指控。
張平所在外服公司杭州三茅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下稱“三茅”)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該公司外派51信用卡的催收員工,近期確實流失較大。“51信用卡想要上市,所以績效方案想做得更合理。但改革后一些催收員工可能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拿到跟以往相同的收入。”
這,或許是引發矛盾的緣由所在。
記者獲悉,51信用卡認為張征在聚投訴平臺上發布不實言論,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并向其寄送了律師函。
記者同時注意到,近日,51信用卡境內運營主體杭州恩牛網絡技術有限公司(下稱“杭州恩牛”)大幅減資約三分之一,包括北京京東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京東金融”)等在內多個核心股東退出。
這背后的真實原因是什么?有何玄機?
遭前外包員工投訴
張平的投訴,是聚投訴網上少有的來自互金企業一線員工的投訴。
杭州恩牛在聚投訴網站回應稱,張平為該公司人力外包服務商三茅員工,以外服人員身份于2017年8月進入該公司從事催收工作,于2018年4月辦理離職手續。
上述回應稱,經公司內部核查,該職員在職期間績效中上,并未受到處罰,更無扣發獎金情況。其績效發放方式與公司對全員公布的績效方案一致。其反饋的“克扣工資、亂改績效”屬不實指控。
51信用卡相關人士對記者表示,此次績效考核改革主要是為激勵員工。且催收是重要崗位,公司層面不會為了減少投入壓迫員工或減少薪水。
51信用卡3月22日在港交所提交的上市材料顯示,該公司包括工資在內的雇員福利開支,2017年為4.71億元,較2016年的2.02億元大幅增長133.17%。
三茅相關人士亦對記者表示,51信用卡為上市對績效方案做出修改優化,同時補上原來一些可以提高績效的漏洞。但部分員工覺得修改后工作量增加,工作狀態比較緊張。有些員工原來催逾期30天的款,后來調整至催逾期30天—60天的款,回款顯然更困難,需要打更多電話和更高的談判技巧。
上述人士表示,張平所謂的“克扣工資”應該是指績效修改所造成的影響。但他同時承認最近人員流失比較嚴重。據悉,三茅從2017年開始前后派遣約90人赴51信用卡呼叫中心從事催收工作,除張平外目前已有多人離職,流失人數共計20多人。
51信用卡相關人士稱,公司方面沒有外包團隊催收人員流失率的數據,不過其所在團隊和了解到的其他團隊正吸引更多員工入職。
對于張平投訴中指部分業務和產品不合規,51信用卡人士稱,上述質疑沒有依據。相關上市材料顯示,2017年2月—11月,該公司若干小額短期貸款的年化利率超過36%。由于戰略轉型及遵守新法規規定,已不再提供小額短期貸款業務。
股東退出的玄機
股東資金是51信用卡近幾年支持公司正常運營的重要來源。出乎意料的是,從一些公開信息看,臨上市前,該公司似乎出現了大幅減資現象。
擬在港交所上市的51信用卡通過協議控制其境內營運實體杭州恩牛。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8年4月9日,杭州恩牛注冊資本由約2.36億元減至1.59億元,下降約32.63%,原股東中有10家企業和自然人股東退出,包括京東金融、浙江新湖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下稱“新湖金融”)、萍鄉益耕牛資產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常州高新投創業投資有限公司等四家合伙企業。
天眼查信息顯示,新湖金融全資股東為新湖中寶(4.380, 0.05, 1.15%)(600208.SH),雖然新湖金融退出,但新湖中寶目前仍為杭州恩牛股東。而且,新湖中寶通過子公司共持有51信用卡24.4%的股份。
為何會有減資和股東退出的現象?
記者輾轉多方了解到,招股書中顯示的關于杭州恩牛股東減資的描述并非股東“真實”退出,而是據港股上市要求,搭建了VIE架構,該部分股東減資和退出的原因,主要是為了從國內主體中退出進而通過境外主體持股,滿足港股上市的合規需要。
現金流緊張與否之謎
截至2017年末,51信用卡的貸款促成總額共計338.91億元,同比大增229.07%,但其自身現金流狀況似乎并不理想,據上市材料,至2018年1月31日,該公司現金及現金等價物余額為約9.2億元。
記者從其資產負債表同步了解到的情況顯示,截至2018年1月末,其流動資產約為69.78億元,流動負債約為51.07億元,流動比率約為1.37倍。流動負債中,應付客戶平臺款項19.03億元,較2017年末6.56億元暴增190%。所謂應付平臺客戶款項,是指由于結算時間滯后尚未向投資者償付而從借款人收取的現金款項。
在該公司的流動資產中,受限制現金31.55億元,較2017年末16.1億元暴增95.96%。如果扣除受限制現金,則2018年1月末其流動資產約為38.23億元,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的比例約為0.75倍,流動資產未能覆蓋流動負債。關于受限制現金的細項,2017年末數據顯示包括通過平臺代投資者持有的現金、股本投資的受限制現金、質量保證金中的現金、信托計劃中的現金。
查看該公司2017年現金流量表,2017年末,其經營活動所用現金凈額為-1.73億元,投資活動所用現金凈額為-13.18億元,融資活動所得現金凈額為4.78億元。現金及現金等價物減少凈額為10.4億元,年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10.56億元。
其中,經營活動中,收益總額約22.69億元,經營開支總額約15.63億元,向客戶提供貸款增加7.52億元。投資活動中,理財產品投資凈流出約2.46億元,收購附屬公司受限制現金增加為流出4.7億元。融資活動中,發行可換股可贖回優先股所得款項為流入10.3億元,來自股東的所得款項(借款)為流入10.2億元,從信托優先級持有人收取的現金流入9.5億元,贖回優先股為流出約18.67億元。
從上述現金流細項可以看出,如果沒有發行優先股和信托的融資,2017年末該公司的現金流為負。
記者查詢該公司財務數據同時了解到,其近三年的經營活動現金凈額和投資活動現金凈額皆為流出,唯融資活動現金凈額為持續流入,其中主要為發行可換股可贖回優先股所得款項。雖然發行優先股成為融資主渠道,但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確認為損益,這是否意味著51信用卡業績增長會帶來優先股公允值虧損?
就此,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招股書披露的信息顯示,51信用卡從2016年始實現盈利,2015年、2016年、2017年的收益總額依次約為8973萬元、5.71億元、22.69億元,復合年增長率為402.9%,與之相對應的經調整的凈利潤分別約為-1.01億元、0.53億元、7.44億元。
據其測算,流動資產和流動負債比率為1.96。
在他看來,51信用卡現金流健康。如不考慮信托優先級資金的特殊會計處理影響(綜合現金流量表,融資活動,從信托優先級持有人收取的現金及已付予信托優先級持有人的現金),51信用卡經調整的經營活動凈現金流2016年為1.17億元,2017年為6.18億元。
這位人士同時分析說,51信用卡進行優先股融資,并非自身業務及現金流出現問題。其目的在于,企業經營發展,除依賴自身充裕的現金造血功能,利用債權及股權融資是抓住市場機遇迅速成長壯大的最有效途徑。
他進而表示,2017年51信用卡投資活動所用現金凈額為-13.18億元,系因A輪、B輪、C輪等投資人進行投資后獲得該公司的優先股,需按國際會計準則特別要求,記錄為“負債”而不是公司資本,與公司的經營結果沒有直接關系。公允價值虧損等,待IPO完成后,將自動轉換成普通股,該虧損也會自然消失。
責任編輯:莊婷婷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消協去年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9.8億元2019-03-24
- 歐洲團壓縮行程狂購物 旅行社“不按合同出牌”被投訴2019-03-18
- 民航消費投訴請撥12326 改善機場吃飯貴等問題2019-03-16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央部門“三公”預算再壓縮 重點民生領域投2019-04-04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