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月17日電 據工信部網站消息,工信部今日對《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解讀稱,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依然“大而不強”,迫切需要解決“少魂”和創新能力動力明顯不足等7大問題。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印發了《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規劃》提出,經過多年努力,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產業規模、質量、效益取得全面躍升,具備較好的跨越發展基礎,同時制造業大國和互聯網應用大國優勢突出,國家戰略的實施和推進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產業依然“大而不強”,迫切需要解決以下7大問題。
一是“少魂”和創新能力提升問題。基礎領域創新能力和動力明顯不足,原始創新和協同創新亟待加強,基礎軟件、核心工業軟件對外依存度大,安全可靠產品和系統應用推廣難。
二是融合發展問題。與各行業領域融合應用的廣度和深度不夠,特別是行業業務知識和數據積累不足,與工業實際業務和特定應用結合不緊密,支撐國家戰略實施的能力亟須提升。
三是大企業培育和產業生態建設問題。資源整合、技術迭代和優化能力弱,缺乏創新引領能力強的大企業,生態構建能力亟待提升。
四是信息安全保障能力提升問題。網絡安全形勢更加嚴峻,特別是工業信息系統安全保障需求擴大、要求愈來愈高,信息安全保障能力迫切需要進一步提升。
五是國際化發展問題。產業國際影響力與整體規模不匹配,國際市場拓展能力弱,國際化發展步伐需要持續加快。
六是行業管理問題。行業管理和服務亟待創新,軟件市場定價與軟件價值不匹配問題有待解決,知識產權保護需要進一步加強。
七是人才培養問題。人才結構性矛盾突出,既懂技術又懂管理的領軍型人才、既懂軟件技術又熟悉各行業領域業務流程的復合型人才,以及具有持續專注力和熟練技能的高技能人才緊缺,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不相適應,亟須建立符合產業特點的人才培養體系。
《規劃》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目標。在總體目標方面,提出“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技術創新體系更加完備,產業有效供給能力大幅提升,融合支撐效益進一步突顯,培育壯大一批國際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龍頭企業”,明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生態體系。在具體目標方面,圍繞產業規模、技術創新、融合支撐、企業培育、產業集聚5個方面提出了細化要求。目標設定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面向經濟發展新常態,突出產業引領發展的地位和作用,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和信息產業設定的年均增長目標,測算提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應實現的任務和要求;二是圍繞推動產業由大變強、提升融合支撐能力的需要,綜合影響產業發展的各類要素,目標既切合產業發展實際,又突出其引導性作用。
關于產業規模目標。“十二五”以來的規模數據顯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年均增速與國民經濟增速和電子制造業增速之間的關系呈現出彈性系數為2-3之間的規律特點。基于此,結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信息產業發展指南的目標任務,面向經濟發展新常態,《規劃》將“十三五”產業年均增速定為13%以上,規模到2020年突破8萬億元。另外,考慮“十三五”時期產業服務化進程加快、信息安全保障需求、出口形勢、技術變革和模式創新深化等因素,確立了信息技術服務、信息安全產品、軟件出口、從業人員等細分領域目標。
關于企業培育目標。企業是產業和市場的主體、技術創新和變革的動力源泉,大企業更是引領和推動產業由大變強的主力軍。基于“十二五”期間企業培育成效,考慮“十三五”時期國家戰略推動和“軟件定義”趨勢下企業轉型發展等因素,將企業培育目標定為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收入百億級企業達20家以上,以及產生5到8家收入千億級企業。
關于產業集聚目標。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向中心城市和集聚發展特點突出,中國軟件名城創建工作示范帶動作用顯著,“十二五”中國軟件名城及試點城市業務收入超千億元的已接近15個。同時,一些軟件產業新興城市正在快速崛起,發展潛力較大。基于此,《規劃》將“十三五”產業集聚目標定為產業收入超千億元的城市達20個以上。
針對制約產業發展的深層次問題,立足于產業自身由大變強和支撐兩個強國建設,充分發揮產業的賦能、賦值和賦智作用,《規劃》重點部署了6項任務。
一是全面提高創新發展能力,圍繞產業鏈關鍵環節,加強基礎技術攻關,超前布局前沿技術研究和發展,構建核心技術體系,加快信息技術服務創新,完善以企業為主 體、應用為導向、政產學研用金相結合的產業創新體系。
二是積極培育壯大新興業態,著力研發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物聯網等新興領域關鍵軟件產品和解 決方案,加快培育新業態和新模式。
三是深入推進應用創新和融合發展,加速軟件與各行業領域的融合應用,發展關鍵應用軟件、行業解決方案和集成應用平臺,強 化應用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提升服務型制造水平,培育擴大信息消費,強化對重大戰略的支撐服務。
四是進一步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圍繞信息安全發展新形勢 和安全保障需求,支持關鍵技術產品研發及產業化,發展安全測評與認證、咨詢、預警響應等專業化服務,增強信息安全保障支撐能力。
五是大力加強產業體系建設,加快構建產業生態,著力培育創新型企業,促進形成以創新為引領的發展模式,強化標準體系建設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加強中央與地方協同,打造一批特色優 勢產業集群。六是加快提高國際化發展水平,加強技術、產業、人才、標準化等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以龍頭企業為引領深度融入全球產業生態圈,提升國際化發 展水平和層次。
責任編輯:海凡
- 第九屆農博會18日漳州亮相 推廣產業轉型升級2017-11-06
- 第三屆海峽創新創業論壇召開 政府、業界大咖縱論科技金融2017-10-31
- 動物“養老”難題多 壽命長健康問題卻增多2017-10-27
- 力爭盡速解決“五缺”問題 賴清德最快月底親自說明2017-10-23
- 回味廈門過去的5年 百姓獲得感就是答卷2017-10-18
- 福建:用體制機制創新“活水”守住藍天碧水2017-10-18
- 福建自貿試驗區廈門片區工作領導小組第十三次會議召開2017-10-16
- 全國紙媒代表在榕探討發行創新發展2017-10-16
- 福建省出臺推進普惠金融發展實施意見2017-10-14
- 中國國民黨在臺舉辦大會紀念兩岸交流30周年2017-10-12
- 最新財經新聞 頻道推薦
-
阿里速度!天貓雙11銷售額又創新紀錄!華爾街2017-11-14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