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少小伙伴來說,汽車依舊屬于“奢侈品”,攢了好長時間買回來的新車,都想開的越久越好。車輛是否耐用毛病少,其實和“磨合期”是有很大關系的。其實說“磨合”已經過時了,因為工業技術的進步,說“走合”更為合適一些,因為不止是發動機系統需要磨合,懸掛系統、制動系統都需要在實際工作情況下進行正常運轉。在走合期期間,都有哪些問題需要特別注意呢?今天老司機就來為大家分享新車走合的正確姿勢。
一般來說,四缸車的走合里程在1500公里左右,六缸車的走合歷程在2000公里左右,八缸車的走合里程在2500公里左右。在走合里程內,需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
這里說的預熱并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熱車”,更不是原地熱車,而是在車輛啟動后稍等1分鐘,給發動機一個潤滑的時間,等水溫上升后,再緩慢起步。
在走合期,發動機轉速不能超過最高轉速的三分之二。(比如表顯最高轉速是8000轉,三分之二就是5300轉左右,但一般很少有人把轉速拉到這個程度,哪怕是瞬間高潮)
在新車走合期,換擋要及時恰當,避免高檔位低轉速和低檔位高轉速行駛,也不要長時間使用一個檔位,要各個檔位均勻磨合,根據路況決定檔位和速度。
有不少人說新車不可以跑太快,不能超過100km/h, 實際上車速與引擎轉速沒有直接關系,控制車速對引擎沒有多大的作用,只要引擎維持在合理區間運轉就可以了,不用控制車速。不能長途高速行駛的原因是,長途高速行駛,車輛長時間會在較高檔位磨合,較低檔位磨合不夠會對車輛變速箱有所影響。
新車在磨合期階段經常滿載運行,則屬于負荷過重,會導致發動機及變速箱的負荷增大,長此以往會造成機件的過度磨損。而且新車剛開始行駛的時候,尾箱能不放東西就先不放。
緊急制動不但會使磨合中的制動系統受到沖擊,而且還會加大車輛底盤和發動機的沖擊負荷。
不少車主都有一個認識誤區,以為新車的“拉高速”就是開快車,然后就把新車開到高速公路上一通瘋跑。實際上,拉高速指的是拉高轉速。是指在發動機結束磨合里程之后,讓引擎內的新活塞和凸輪軸嘗試第一次快速工作,讓它們之間有著更好的親密接觸。還有就是讓變速箱內的變速齒輪嘗試高速的轉動,讓嶄新的齒輪和齒輪之間的咬合更為順暢。通過拉高速可以讓車在今后的駕駛中能有著良好的動力,以及換擋時的順暢。新車拉5-10公里的高轉速后,就可以去首保了,趁熱車更換適合自己駕駛方式的機油。
總結:誰都想自己的愛車少些毛病更耐用,但很多人往往忽視了新車磨合期的重要性,隨心操作,導致新車沒有完全進入狀態就毛病頻現。作為車主,我們很有必要讓愛車平穩度過磨合期,為日后漫長的用車階段打好基礎。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