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江學院的學子們圍著《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展位合影。
海峽網9月3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劉琳/文 張旭陽/攝)昨天,剛剛開館的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觀者絡繹不絕。在大量展品中最吸引人的是一部剛過了99歲生日的《共產黨宣言》,人們或駐足細讀,或在此開展黨日或團日活動。這部《共產黨宣言》極具傳奇色彩——它是中文首譯本,由中國共產黨重要創始人陳獨秀親自創辦印刷所印制,目前世上僅存九本。
首譯者是陳望道
《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的首譯者是陳望道,珍藏于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的這部《共產黨宣言》就是陳望道99年前翻譯的中文全譯本。
陳望道,浙江義烏人,中國著名教育家、語言學家。1919年5月,陳望道從日本留學回國,與陳獨秀等在上海組織馬克思主義研究會。陳望道精通中、日、英三語。1920年2月,上海《星期評論》周刊特邀陳望道翻譯《共產黨宣言》,準備在這個刊物上轉載第一個中文全譯本的《共產黨宣言》。陳望道依據戴季陶提供的日文本,并參考陳獨秀取自北京大學圖書館的英文本,在家鄉義烏分水塘村的柴房里,夜以繼日地翻譯。
陳獨秀設廠印制
沒想到的是,不等刊載《共產黨宣言》,上海《星期評論》就被迫停刊了。這時,中共上海發起組剛剛建立,陳獨秀與共產國際代表維經斯基商量后,決定以“社會主義研究社”的名義秘密出版此書。于是,陳獨秀在上海租房建起一個小型印刷所,取《大學》里的“日日新,又日新”之意,為印刷所起名“又新”。
陳望道翻譯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是又新印刷所承印的第一本書,1920年8月初版印刷1000冊,很快售罄。初版印刷時,因排字工人失誤,書名 “產”和“黨”顛倒了順序,封面書名錯印成了“共黨產宣言”。
同年9月,又新印刷所立即再版,書名更正為《共產黨宣言》,加印1000冊,依舊銷售一空。這1000冊書,歷經99年風雨,目前保存于世的僅有九本,閩海百年歷史紀念館收藏并展出的,即是九本中的一本。
周恩來抱病尋找
1920年4月,毛澤東由北京到上海,向陳獨秀討教治湘方略。其間,陳獨秀向毛澤東推薦:“我告訴你一個消息,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中文全譯本,陳望道先生正在翻譯,主要是從日文和英文對照翻譯,這個譯本比其他摘譯本要準確、全面,估計最近就會出書,到時,我一定寄幾本給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周恩來始終關注著《共產黨宣言》中文首譯本的尋找。1975年1月,在全國人大四屆一次會議上,周恩來當時已身患癌癥,但他還關切地詢問與會的陳望道是否找到首譯本。陳望道遺憾地說沒找到。周恩來十分抱憾:“這是馬列老祖宗在我們中國的第一本經典著作,找不到它,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心病啊!”他還深情地說:“當年長征的時候我就把《共產黨宣言》當作‘貼身伙伴’,如果能找到第一版本的《共產黨宣言》,我真想再看一遍。”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于偉國深入下黨鄉與干部群眾商討貫徹落實具體2019-09-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