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近年來,紅安縣充分挖掘文化資源,打造將軍文化、民俗文化、禪文化、影視文化等系列旅游文化產品,將多種文化藝術形式及載體融入旅游產業開發,補齊要素,不斷完善和延伸旅游文化產業鏈,打造特色旅游產品,整體推進旅游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紅安人文底蘊豐厚,特別是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增強了旅游產業的文化內涵。在歷年旅游規劃中,紅安縣都將紅色旅游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按照“以紅為魂、紅綠相間、多產融合、全域旅游”的理念,整合旅游資源,統一包裝運營,集中推介營銷,唱響“將軍故里·傳奇紅安”旅游品牌。
2017年,紅安縣結合全域旅游創建和景區創A工作,加快資金、項目、節點、政策等要素融合,打造精品線路和旅游文化產品。在線路打造上,整合成紅色旅游風景線,形成“百里紅色旅游長廊”;以將軍故里為重點,打造紅色旅游經典品牌,唱響“兩百將軍品牌”;以天臺山、九焰山、紅馬寨山為重點,開發“三座紅色名山”。
紅安縣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羅少鵬說:“我們文新廣部門圍繞全域旅游的創建工作,對董必武故居本體進行了維修,而且完成了董必武故居的周邊環境的整治,對民主街、建設街兩條道路的工程進行了提升。完成了包括將軍故居在內的38處革命遺址遺跡的維修和保護工作。七里坪革命紀念館重新布展,重新對外進行開放,陳錫聯故居和王誠漢故居,也進行了布展,可以對公眾進行開放。”
紅安縣還十分注重文化“軟實力”提升,電視連續劇《鐵血紅安》熱播后,《血符》《百姓也是兵》《戰將》《李先念》《東方戰場》等多部影視劇先后在我縣取景拍攝,影視文化也成為我縣旅游亮點。圍繞“將軍文化”主題,我縣鼓勵市場組建專業文化旅游公司,按照“文化搭臺、旅游唱戲”的思路,創作了一批舞臺藝術類文藝精品。
紅安縣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羅少鵬說:“圍繞旅游的服務,打造一些文藝精品,我們楚劇團重新復排了音樂劇“紅安回響”,另外我們劇團已經排練了有3臺可以直接服務游客的、3臺紅安特色的專題節目。另外我們還與武漢人民劇院合作,在紅安上演大型話劇“董必武”,這也是配合旅游的非常好的題材。”
在引進和發展現代旅游娛樂產業的同時,我縣注重挖掘地域文化資源,重點保護和開發皮影戲、楚劇、紅安繡活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紅安縣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局長羅少鵬說:“圍繞非遺產品的開發,主要是紅安大布、紅安繡活,我們也做了一些扎實的工作。圍繞紅安繡活、紅安大布進行了一些衍生品的開發,其中,我們開發了三個系列的大布時裝。從2017年開始,我們計劃用3年的時間,在全縣范圍內,評選100名民間工藝傳承人,今年(2017年)已經成功評選了30名民間工藝傳承人。”
此外,紅安縣大力支持天臺寺廣玄藝術團發展,努力探索禪宗文化與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新路徑,形成了紅安佛禪文化旅游的新亮點。
紅安縣民族宗教事務局局長姚更生說:“支持天臺寺在新的《宗教事務條例》的框架內,弘揚禪宗文化,積極開展禪樂藝術的推廣,促進宗教關系和諧,助推我縣文化旅游的發展。”
責任編輯:趙睿
- 土家“幺妹兒”——非遺傳承“輕騎兵”2018-02-24
- 這些震撼心靈的千年傳承 也許只有中國人能做到2018-02-23
- 春節期間 非遺亮相福州三坊七巷2018-02-22
- 云霄縣2018年慶新春·民俗、非遺攝影作品展舉行2018-02-22
- 涵養縣域氣質 武平推九大傳統文化工程2018-02-09
- 學生游客現場體驗非遺手工技藝制作 感受非遺魅力2018-02-06
- 守住民族血脈之根:潛江讓“非遺”綻放異彩2018-02-05
- 蔡超榮:300年老店創新人 非遺技藝“布道者”2018-01-31
- 湖北麻城開展非遺項目培訓 傳承老米酒釀造技藝2018-01-30
- 非遺進校園|上海多數中小學有了"非遺"傳習項目2018-01-23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十堰市非遺項目武當武術走進美國中小學課堂2018-0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