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位于武平縣象洞鎮的“中共武平臨時縣委舊址”維修保護項目主體工程完工。這項投資146萬元的保護工程旨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武平人民的革命斗爭歷史,發揮紅色資源和紅色文化“資政、育人”的作用,是武平縣正在實施的九大優秀傳統文化工程之一。
這些涵養縣域氣質的舉措還包括:挖掘中山古鎮漢劇、宮燈、軍家話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全面推進文化旅游開發和中山古鎮4A級景區建設;以修復“興賢坊”傳統文化街區為紐帶,進一步恢復小城傳統文化、特色文化等。(通訊員 王發祥 記者 闕小琴)
責任編輯:趙睿
相關閱讀
關鍵詞:
非遺
- 學生游客現場體驗非遺手工技藝制作 感受非遺魅力2018-02-06
- 守住民族血脈之根:潛江讓“非遺”綻放異彩2018-02-05
- 蔡超榮:300年老店創新人 非遺技藝“布道者”2018-01-31
- 湖北麻城開展非遺項目培訓 傳承老米酒釀造技藝2018-01-30
- 非遺進校園|上海多數中小學有了"非遺"傳習項目2018-01-23
- 非遺有多“美”?這些網友原創“情詩”告訴你!2018-01-22
- 河北石家莊:非遺展演進萬家2018-01-17
- 武當山特色非遺文化廟會開演:這個小姐姐好漂亮!2018-01-16
- 把“非遺”搬進大學課堂——武漢紡織大學構建“非遺”特色校園文化2018-01-15
- 2017非遺保護工作: 踏著時代的節拍闊步前進2018-01-12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尊德貴生“廣譽遠”:百年中藥老字號的振興之2018-02-0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