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0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謝婷 儲白珊)28日,全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專題會議在榕召開。省委常委、宣傳部長高翔出席會議并講話。
高翔指出,全省宣傳思想文化戰線要把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認認真真、原原本本學習,領會思想精髓、核心要義,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絕對忠于黨、忠于黨的核心、忠于黨的領袖,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覺維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自覺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下履行職責、開展工作。要精心組織十九大精神學習宣傳工作,創新方法手段,著力推動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站。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推動文化繁榮興盛,在新起點上加快推進文化強省建設。
高翔強調,全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要強化政治責任,把握正確導向,狠抓措施落實,持續推動興起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熱潮,為“再上新臺階、建設新福建”、為實現十九大繪就的宏偉藍圖作出更大貢獻。
全省宣傳思想文化系統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專題會議發言摘登
繼承優秀傳統激揚時代精神
十九大代表、泉州市高甲戲傳承中心副主任 陳娟娟
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勝利召開。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成果根本的創造力,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的豐厚滋養,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根”與“魂”。
繼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要深入挖掘和闡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價值,使之成為涵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近年來,我省創作生產了大量弘揚時代精神的文藝作品,營造充滿正能量、主旋律的文化氛圍。
在我國日益走進世界舞臺中央、不斷為人類作出更大貢獻的這個新時代里,我們要堅定文化自信,繼承革命文化,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創作出更多反映新時代精神風貌的文藝作品,帶著激揚蓬勃向上的新時代創新精神,繼續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宏偉目標奮勇前進。
著眼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新期待推進文化改革發展實現新作為
省文化廳黨組書記、廳長石建平
黨的十九大吹響了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前進號角,提出了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的新要求。我們要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文化自信和行動自覺,著眼滿足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加快發展。
明確新站位。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高屋建瓴闡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前進方向,是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發展的行動指南。我們要從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意高度提升站位,從堅定“四個自信”、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戰略部署提升站位,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目標要求提升站位,在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科學發展中體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作出新貢獻。
適應新期待。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這一社會主要矛盾,也體現在文化領域。我們要通過改革創新解決現實問題,充分利用圖書館、博物館、美術館、書院和文化公園、文物保護、文化遺址等,提供更多優質文化產品,為人民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適應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進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加快發展。
創造新業績。我們要著力在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激發文化發展活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拓展文化活動實效,繁榮文藝精品創作生產、打造文化發展品牌,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夯實文化傳播載體,創新生產經營機制、提升文化產業水平,加強中外文化交流、擴大中華文化影響力等方面下
功夫出成效,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創造出新的文化業績。
提升文藝原創力 推動文藝大創新
省文聯黨組書記、書記處書記、副主席 張作興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對“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給予文藝界極大的鼓舞。我們一定要長期、深入地學習領會習近平文藝思想,提升文藝原創力,推動文藝大創新。
堅持思想引領、文化自信。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上來,進一步貫徹習近平文藝思想,采取文藝小分隊、文藝輕騎兵的形式,組織引導文藝家到田間地頭、鄉村集市、企業學校、建設工地、部隊軍營等一線,生動、鮮活地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讓群眾聽得懂、記得住、能落實,同時提升文藝家文藝創作能力。
著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進一步完善行旅式采風、蹲點式體驗生活、多層次多樣化掛職鍛煉等措施,讓文藝家在八閩兒女的生活生產中進行采風創作,在“建設新福建”的宏偉事業中進行藝術再現和藝術展現,在創造文明中創作體現優秀文化基因的作品。
立足本土元素、文化根脈。堅守本來,注重本色,堅持本真,挖掘創新題材體裁,抓好文藝題材規劃,建立文藝創作項目庫,實施文藝精品項目帶動戰略,對重大文藝創作進行重點扶持和重點投入。
注重兼收并蓄、創新轉化。把創新作為文藝的生命,發揮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在繼承中轉化,在學習中超越,以傳世之心打造傳世之作。
營造溫馨氛圍、親清關系。發揚學術民主、藝術民主,尊重藝術創作的規律和文藝家的創作個性,著力為開展原創文藝提供“寬松、寬厚、寬廣”的舞臺空間和“沉得住氣、靜得下心”的創作氛圍。
充分發揮黨報優勢為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營造濃厚氛圍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黨組副書記、福建日報社總編輯 梁建平
福建日報社作為我省新聞輿論主陣地,必須以強烈的政治責任感、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和良好的作風,精心組織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宣傳,營造學習十九大、建設新福建的濃厚輿論氛圍。
增強時效,做好學習貫徹活動的報道。及時準確報道省委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一系列部署和重要活動,報道全省各級各部門和廣大干部群眾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實際行動和體會,組織《黨報記者基層共學十九大》專題報道。
創新表達,加強理論評論宣傳。組織專家學者和實際工作者寫文章、談體會,開展報網端微一體運作的《學習十九大 建設新福建》全媒體訪談,努力把十九大精神講清楚、講明白。
全面深入,推出典型報道。開展《新時代 新思想 新福建 新征程——學習十九大精神八閩行》大型采訪活動,精心組織各報網端記者,深入到新福建建設的火熱現場,抓典型、寫精品,全面反映八閩大地貫徹十九大、建設新福建、譜寫新篇章的壯美圖景。與此同時,發動廣大讀者、通訊員積極參與,組織《我與新時代 我學十九大》專題報道,反映普通人學習十九大、邁向新時代、開辟新生活的感受、期盼、信心、決心和實際行動,讓十九大精神走入基層,走進尋常百姓家。
攻堅克難,以十九大精神推動報社建設與發展。加強全員思想政治建設,增強“四個意識”,確保隊伍政治過硬、作風過硬;大力推動新陣地建設,以中央廚房、移動新聞客戶端建設為重點,形成新媒體傳播新矩陣;深化內部改革,加強資源整合共享,努力提升黨報宣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
加強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推動興起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熱潮
省廣播影視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 曾祥輝
省廣播影視集團要以“邁進新時代、開啟新征程、建設新福建”為主題,致力傳播手段建設和創新,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傳播格局,深入宣傳貫徹好黨的十九大精神。
優化內容。在接地氣、聚人氣中實現議題表達,當好“定盤星”。深化主要新聞欄目“頭條工程”,強化新媒體“首頁首屏首條”建設,推出《開啟新征程 建設新福建》等我省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的宣傳報道、深度解讀和系列宣傳片,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創新形式。以更具針對性和貼近性的形式,當好“壓艙石”。組織深入基層一線集中聯合大采訪,以廠礦社區、田間地頭為主陣地,用個性鮮明的“實話土話”,展現基層一線黨員群眾學習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生動實踐;打造全媒體演播室,運用3D虛擬場景、H5動態前景素材,創新拍攝手法。
擴大傳播。發揮“大珠小珠落玉盤”的宣傳效果,當好“風向標”。運用集團廣播電視、海博TV和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平臺,實現多屏共振;利用新媒體傳播渠道、借助中央媒體和海外華文媒體,講好中國故事,發出福建聲音。
積極創新宣傳教育形式和手段推進黨的十九大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福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蔡戰勝
福州市將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首要政治任務,推動黨的十九大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站。
構建全覆蓋宣講格局。發揮各級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的龍頭作用,各級領導干部帶頭學習、帶頭宣講、帶頭貫徹。分級分類組織宣講,開展“千隊萬場”分眾化、點單式宣講。利用茶攤故事會、方言講理論、百姓講壇等形式,把話筒交給群眾,讓群眾成為宣講主角,讓老百姓聽得懂、能領會、可落實。
多形式全方位開展宣傳。發揮市屬媒體主陣地作用,開設專題欄目,反映基層干部群眾學習貫徹的典型事跡和良好風貌。充分運用網絡、“兩微一端”等新媒體手段,線上線下相結合,策劃開展“網絡自媒體縣區行”“照片視頻征集展播評選”等活動,形成網上強音。開展“開創新時代建設新福州”系列文藝活動,讓群眾在喜聞樂見的活動中接受教育。
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
廈門市委常委、宣傳部長 葉重耕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總書記對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既有時代高度,又有理論厚度,還有實踐深度,是我們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意識形態工作的行動指南。
廈門市委歷來高度重視意識形態工作,緊緊抓住“以考核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落實”這一牛鼻子,主動履責,健全制度,嚴肅考核,全市意識形態工作總體向上向好。圍繞“牢牢掌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這一重要要求,廈門將著力抓好三項工作:一是構建格局,形成合力。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樹立大宣傳的工作理念”的要求,努力構建黨委統一領導、宣傳部門組織協調、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的大宣傳格局。二是緊跟時代,守好陣地。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對標各類意識形態陣地履職盡責、落實責任。同時針對意識形態陣地出現的新情況,主動出擊、找準規律、強化管理。三是科學考核,務求實效。樹立問題導向,完善考核體系,推動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考核從抓基礎向抓精準逐步延伸,從抓督促向抓自覺逐步轉變。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
福建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劉小新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繼承和發展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順應歷史潮流,把握時代脈動,緊密結合世情國情,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又一次偉大飛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開辟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意味著科學社會主義在新時代煥發出強大生機活力,是世界社會主義運動的最新發展成果。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一要建設學習宣傳研究的堅強陣地,二要以此為引領推動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工程,三要加強學習、研究和闡釋。要在馬克思主義創新性發展和不斷中國化的歷史脈絡中、在開啟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征程的偉大實踐中、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度結合中、在與21世紀國外馬克思主義的對話和人類社會發展中,理解和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大意義和深刻內涵。
責任編輯:李牧晨
- 最新專題要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委召開常委(擴大)會議傳達學習貫徹黨2017-10-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