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成都本地人或者外地游客都喜歡到成都東郊記憶逛一逛,體驗這里的文創產品、分享創意時光,東郊記憶也就成了人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成都形象之一。
如其名字一樣,東郊記憶處于成都城市東部。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各種大型工業企業陸續落地于此,一度成為我國西部工業企業的集聚區。隨著時代的變遷,曾經云集在這里的工業企業外遷,老工業基地“殼”的模樣被完整地保存了下來。在告別林立的煙囪和喧囂后,通過近幾年不斷的發展和提升,東郊記憶文創產業園區已成為成都文創地標。
創意內核融入工業遺跡
成都東郊記憶文創產業園項目于2011年1月啟動,總占地509畝,總建筑面積20.1萬平方米。設計者們力圖完整保留這里的工業記憶,定位其為融合工業記憶和現代文化的新型文化創意園區、西南地區最大的工業遺址改造項目。近年來,園區通過對文創形態的包裝,現已擁有成都舞臺、演藝中心、展覽中心、藝術中心等18個功能完善的展覽演出場館場地,同時兼具了傳統、民族、娛樂、科技等不同形式格調的劇場、展場和演出聚合體。
成都市成華區相關負責人介紹,東郊記憶文創產業園在改造過程中對園區內充滿情感記憶的蘇式紅磚廠房和具有工業符號的煙囪管廊等歷史遺跡進行了保護性改造,為東郊記憶營造出兼具懷舊和時尚氣息的文化藝術氛圍,使之成為能留下、能傳承的工業與文化發展歷史。
走進東郊記憶,一股股濃烈的工業文化氣息和文創氛圍在此交融相匯,散發出的懷舊風和時尚潮流感讓人難免感到迷戀。今年1月,由攝影家王琦主導的攝影藝術和文化創意項目“大可影像”展館就是被這股濃厚的氛圍吸引來落戶的。
“大可影像”展館落戶后,先后舉辦了走進埃塞俄比亞、首屆“熊貓杯”綠道攝影大賽展覽、“運動成都、賽事名城”國際體育攝影大展和“新絲路、新成都”歐洲·成都合作周城市形象攝影展等多場當代影像藝術活動,在攝影藝術界引起了強烈反響。
在“大可影像”展館的帶動下,一批國內外藝術名人來到東郊記憶參觀考察,有力地助推了文藝名家的集聚,為“文旅成華”區域品牌再添新亮色。“東郊記憶以工業文明傳承為依托,將舊工業園區轉化成為新文創園區的做法很新穎。”上海鵬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競界電競)創始人任立認為,東郊記憶的文創產業基礎很不錯,未來將會吸引更多的文創企業以及人才入駐,屆時將會形成國內知名的重要文創產業園。
截至目前,該園區已入駐的文創企業涵蓋數字音樂、新媒體、展覽演藝、創意設計、教育培訓、酒店餐飲、購物零售、娛樂體驗和金融服務等10余種產業門類共126家,從業人員超過5000人,營業收入超30億元。
文創產業提升“吸睛指數”
作為成華區發展“文旅成華”的主戰區的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以創新獨特的方式,贏得了文創界的廣泛認同。有多項指數表明,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已成為成都最具影響力的文化新地標和文產新高地,是全國知名的文化旅游消費體驗目的地。
這幾天,成都東郊記憶繁星戲劇村劇場正在緊張裝修,按照計劃,繁星將在年內完成在成都的首場演出。繁星戲劇村是中國首家民營戲劇文化產業園,是當代中國最具活力的劇場綜合體之一,被譽為“北京四合院里的百老匯”。該公司董事長樊星表示,繁星戲劇村非常看好成都文創產業前景,也高度認同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的產業定位和區位優勢。
近日,根據“成都天府文化大數據”顯示,截至今年8月,東郊文創集聚區以超過96萬的關注度,成為成都五大文創集聚區的關注度之首。在成都成華區相關負責人看來,能獲得如此多的關注度,東郊記憶的文創品牌是重要支撐。
事實也證明,東郊記憶的文創氛圍對外具有很大的吸引力。資深動漫迷王燁說:“東郊記憶的文化氛圍很好,有好多形式不同的活動。自己除了每天要查看東郊記憶公眾號所推送的活動消息外,經常邀約三五好友參加在這里舉辦的各種活動。”
動漫,只是東郊記憶文創品牌飽含吸引力的一方面因素。作為發展電競動漫、音樂戲劇、影視傳媒的文創聚集地,包含東郊記憶在內的東郊文創近年來的“吸睛指數”正不斷上升。目前,無論是線上關注度,還是線下客流量、企業關注度,東郊文創集聚區的集聚效應都已經顯現。東郊文創集聚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兩年來,東郊記憶的日均游客接待量已達2萬人。去年全年共吸引國內外游客達735萬人次,接待各類文化名人、藝術家近千余批次約2萬人次。
加速匯聚歷史文化價值
東郊記憶,作為工業遺產集聚區的典型代表,承載了成都近代的城市發展歷程和工業文明的痕跡,是保留城市記憶的重要載體。從工業文明的“搖籃”到西部文創地標,成華區周邊的文創產業正在往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加速匯聚。
“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片區將陸續騰挪出工業文明遺址點位14處,以不可復制的工業文明遺址發展文創產業。”成都東郊文化創意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馬健偉介紹,目前已陸續引進完美世界、繁星戲劇村、亞旅傳媒等領軍性文創企業;相繼促成西部文創之芯、中歌藝術城等重大項目簽約,啟動實施項目330個,累計完成投資約606億元。
馬健偉介紹,成華區將接下來與中車集團攜手,以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利用,結合企業自主改造、舊城改造等方式大踏步地推進工廠退城入園,使其與周邊建成區域實現有機結合、功能互補,成為體驗成都東郊工業文化的又一標桿區域。
“東郊記憶這片廠房沒有被推翻修成樓房,反而被完整保護和合理利用,這需要政府下很大的決心。”西南交通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副院長李異說,“這樣的做法有著無可比擬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如外地人來參觀,那這里就是認識成都的一個“窗口”。
截至目前,東郊記憶文創產業園區已相繼舉辦“成都國際友城青年音樂周”“世界斯諾克大賽”“戲劇梅花獎頒獎禮”“國際木偶節”“全球華語榜中榜頒獎典禮”“米蘭時尚周中國行暨成都藝術展”等各類品牌活動數百場次。僅2015年,東郊記憶產業園區就舉辦各類展覽演藝活動1321場次。(李曉東)
責任編輯:胡君毓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成都“熊貓之都”怎么建?優勝方案即將“出爐”2018-10-19
- 創新“加速跑”:全國雙創周主題展示活動見聞2018-10-10
- 前7個月省級工業新增長點項目實現新增產值934.7億元2018-09-20
- 最新旅游資訊 頻道推薦
-
馬蜂窩回應數據造假:自媒體文章失實,系有組2018-10-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