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海滄區新綠幼兒園積極響應國家美育政策,立足 “親自然、樂生活、創童美” 的 “潤美教育” 理念,將美育深度融入幼兒成長全過程。通過家校社協同共育的創新實踐,幼兒園以 “大屏山植樹之旅” 為載體,將政策倡導的 “浸潤式育人”“五育融合” 轉化為生動場景,讓美育在自然體驗、生活實踐與藝術創造中滋養童心,為新時代學前教育美育發展提供實踐范例。
園所筑基:播撒 “潤美” 種子,啟航成長旅程
新綠幼兒園以植樹活動為原點,研討創生 “潤美” 實踐路徑,在園所層面構建浸潤式成長生態?;谟變禾岢龅?“什么是植樹?植樹需要準備什么?” 等真實問題,園方利用圖片、繪本、趣味視頻引導幼兒認識工具、樹木生長及生態意義,播撒親近自然、關愛生命的種子,開啟自然探索與認知之旅;同時組織 “給小樹畫樹牌” 活動,讓幼兒通過創意繪制圖案與祝福深化情感聯結,還開展 “我和小樹” 分享會,鼓勵幼兒講述勞動趣事以鍛煉表達力,實現知識、實踐與情感的交融,達成童趣表達與情感聯結。
此外,園所開辟種植區開展草皮鋪設、樹木移植活動,讓幼兒參與運輸、翻土、澆水等全流程,在合作中自發交流經驗,自然習得生活中的勞動智慧,同時引導幼兒以繪畫、符號記錄植物生長并分享發現,在持續照料與等待中培育耐心與責任心,完成生活實踐與品格涵養的培養。
家庭賦能:延伸 “樂生活” 體驗,潤美于日常
幼兒園推動 “潤美教育” 融入家庭場域,實現美育的生活化延伸。一方面鼓勵家長與孩子共查植物資料以激發探索興趣,并邀請 “家長助教” 入園指導蔬菜種植,如松土、播種、澆水等,在親子協作中深化幼兒對自然的認知。
另一方面倡導設立 “家庭種植角”,種植蔥蒜等易生作物,家長引導孩子解決養護問題,讓幼兒在觀察發芽、參與菜園勞動中體驗持續樂趣,使責任意識與觀察力在日常中悄然生長。
社區聯動:拓展 “親自然” 場域,共創成長樂園
幼兒園整合社區資源,構建開放共享的 “潤美” 實踐生態。社區不僅提供大屏山植樹基地并保障安全,還邀請園林專家示范植樹技巧、講解養護知識,提升活動科學性,同時安排志愿者協助操作指導,守護實踐安全;在此基礎上,幼兒園組織 “愛護樹木” 宣傳活動,讓幼兒制作環保海報向居民傳播生態理念,開展 “樹木認養” 活動,引導幼兒家庭定期養護自種樹木,使環保意識在長期觀察與記錄中扎根,實現責任延伸與美育升華。
潤美生根:滋養童真成長,綻放教育合力
“潤美教育” 的協同實踐讓成長的根系深扎,教育的合力自然綻放。幼兒在親自然中深化生態認知,環保責任感顯著增強,90%主動養護班級植物角,85%成為家庭環保小幫手;在樂生活中習得協作技能,從種植實踐到日常家務,勞動智慧與責任品格在互動中悄然生長;在創童美中釋放創造活力,樹牌設計時用彩紙剪出樹葉紋路、自然記錄里畫下會笑的花朵,這些奇思妙想藏著對世界的獨特表達。與此同時,家長從配合者轉變為共育伙伴,將 “潤美” 理念融入家庭教育日常;社區成為穩定的實踐沃土,提供自然場域與成長平臺;家、園、社圍繞 “潤美” 理念深度咬合,讓 “以美育心、以美促勞” 的育人目標落地生根。
新綠幼兒園這場以植樹為起點的旅程,正是 “讓美育在自然與生活中綻放” 的鮮活實踐,從園所內的種子觀察到家庭種植角的新芽萌發,從社區認養的小樹到孩子心中萌發的環保意識,自然的生機、生活的肌理與美育的滋養交織成浸潤式成長場。“親自然” 是觸摸樹皮時對生命的敬畏,“樂生活” 是協作勞動時對實踐的熱愛,“美育” 則是串聯這一切的紐帶,藏在泥土芬芳里、鄰里互動中,以 “潤物無聲” 的方式讓童心感知美、創造美、傳遞美。家、園、社共筑的 “全域美” 生態,印證了學前教育的深層邏輯:當美育真正扎根自然與生活,便能讓每個孩子的成長根系發達、枝葉繁茂,這便是 “潤美教育” 最動人的教育內涵,也是新時代美育落地的生動范本。
責任編輯:趙睿
- 上半年廈門出口值增長7.9% 增速高于全國、全省2025-07-17
- 廈門造船舶交付運營 擁有7500個標準車位2025-07-16
- 藝術活動創生美境 多維浸潤滋養童心——廈門市海滄區天湖幼兒園《基于美感教育的幼兒園藝術活動創新實踐研究》課題圓滿結題2025-07-16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益非遺2025-07-17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特朗普最新提議,捷克不跟!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