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6日,為期五天的“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益非遺夏令營迎來收官。30名小營員帶著親手制作的“非遺手工成果”,在蟬鳴與笑聲交織的夏日里,為這場傳統文化之旅畫上了溫暖的句點。
回顧夏令營日程,從開營首日的非遺舞龍《祥龍送福》騰躍全場,到五天十項非遺主題課程初體驗;從香事、木偶戲的傳統技藝啟蒙,到壽山石、軟木畫的地域文化解碼——這場精心設計的非遺之旅,以10堂主題課程為鑰匙,為孩子們打開了傳統文化的瑰麗寶庫。
第一課·香事雅韻:長樂藥香傳承人黃清樾將中國香文化娓娓道來。孩子們在親手制作非遺古法線香“西齋雅意香”,在氤氳香氣中,培養專注、沉穩的心境。
第二課·偶韻傳神:木偶戲省級非遺傳承人蔡美娜老師的講座座無虛席,孩子們熱情高漲,爭先上臺體驗掌中木偶,演起木偶短劇,可愛的表演逗得臺下家長頻頻鼓掌,現場氣氛十分熱烈。
第三課·紙間萬象:剪紙市級非遺傳承人董雅萍老師的剪紙課堂化作創意工坊。折、畫、剪、刻,紅紙在指尖翻飛,既有傳承千年的龍紋圖騰,也有充滿童趣的小汽車、小飛機。
第四課·漆彩流光:工藝美術名人吳瑞珍的漆藝課宛如一場“時間的魔法”。當孩子們用砂紙反復打磨粗糙的漆珠,看著深藏的瑰麗紋理逐漸顯現,眼中滿是驚嘆——原來“慢工出細活”,藏著最動人的匠心。
第五課·糖筆生花:霞浦糖畫傳承人楊峰的銅勺上下翻飛,金黃的糖漿拉出絲縷,轉眼化作憨態可掬的糖畫。孩子們舉著剛做好的糖畫,舍不得下嘴。
第六課·古韻弦歌:非遺南音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陳美瑜老師的南音課如一場穿越時空的音樂之旅。工乂譜的符號在屏幕上舒展,南音樂器的余音在廳內回蕩。孩子們跟著咿呀學唱,童聲與古樂交織。
第七課·石韻匠心:“磨石頭和做人一樣,急不得。”福建青年雕刻名家杜海中的話,孩子們記得格外牢。他們用砂紙一遍遍打磨,原本粗糙的壽山石漸漸顯露出溫潤的光澤,小營員們捧著自己磨出的掛墜,眼里滿是珍視。
第八課·青篾織藝:資深少兒美術教師劉倩老師的竹編課上,“一挑一壓”的技法化作指尖舞蹈。普通的竹篾在老師手中化作精巧扇骨,孩子們學著編織,哪怕手指發紅也堅持不輟。最終成型的小扇子或許不夠完美,卻滿載著童真與溫度。
第九課·文韻密碼:資深國學導師林高龍老師的漢字講座像一場“文字考古”。孩子們看著漢字的演變,不時發出一聲聲的驚嘆——每個漢字,都是一幅畫、一段歷史。
第十課·木刻春秋:在福州軟木畫市級非遺傳承人郭麗老師的軟木畫課,孩子們以木為紙,以刻刀為筆,學習切片、雕刻、拼接技法,嘗試樹葉與花瓣造型,最終將薄如蟬翼的木片雕琢成靈動的四葉草。
7月16日下午的閉營儀式上,孩子們用這幾天在課堂上精心制作的非遺手作為本次夏令營提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這些作品是孩子們與傳統文化對話的見證,更是非遺傳承的鮮活種子。
未來,圖書館將持續開展“閱讀+非遺”主題活動,讓傳統文化的浸潤融入日常,助力孩子們讀懂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種下文化自信的根與魂。
責任編輯:趙睿
-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益非遺夏令營正式啟幕2025-07-13
- 福州“少年軍校”走進海軍部隊 軍校共建結對暨軍事夏令營舉行2025-07-13
- 第二十二屆臺胞青年千人夏令營在廣東珠海開營2025-07-07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非遺潤童心”福建省少年兒童圖書館公益非遺2025-07-17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特朗普最新提議,捷克不跟!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