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我國南方地區持續強降雨引發內澇、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災害。面對嚴峻的防汛形勢,保險業科技賦能效應明顯,成為行業探索一場實戰。
定量化評估鄱陽湖版本
今年5月,銀保監會下發的《關于推進財產保險業務線上化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到2022年,短期健康險、車險、意外險、家財險等業務領域線上化率達到80%以上。6月,銀保監會下發的《加快財產保險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0-2022年)》(征求意見稿),從四個方面出發為財產保險行業發展制定具體行動方案,包括行業向精細化、科技化、現代化轉型發展等。
某保險公司負責人坦言,保險科技是金融科技的重要應用分支,近年來已經開始全面賦能傳統保險領域,促進保險服務提供方式的優化升級,甚至重塑保險市場格局。
例如,保險公司可以根據新的市場需求開發新產品,并根據新的數據維度和深度進行動態和差異化的產品定價;可以推動保險公司承保核保、定損理賠、客戶服務、風控反欺詐等環節業務管理模式的變革;還推動了商業模式的創新,滿足不斷增長與動態變化的保險需求。
在運用“科技+保險”進行防災減損領域,保險行業已有探索和實踐。
此次江西暴雨洪澇,平安產險借助DRS系統,基于億級歷史災害數據,對鄱陽湖洪水災害進行了定量化的風險評估與災害預警,篩選重點客戶組織現場防控工作:已完成災前預警通知企業客戶、工程項目共計250家,其中針對重點企業現場風險防控35家;已通過平安好車主APP、官方微信等線上平臺推送95萬條預警短信,并在85個地勢低洼路段設置警示牌。
據了解,平安產險自主研發的DRS鷹眼系統,聚合140億地理、災害、氣象、保險大數據,可以實現承??蛻艨焖俸Y選和精確預警,以及防災減災和救援力量精準投放。目前,這一系統在巨災保險方面側重于防災服務提供:災害來臨前,系統可以對承??蛻舭l送災害短信預警,客戶也可以利用系統查詢所在地點的九大自然災害評級,方便提前做出防災動作,減少巨災損失。另外,這一系統已為廣東、上海等地政府的安責險、IDI等業務提供平臺建設支持。
此外,零曉(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馬曉航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保險領域,遙感數據是有應用空間的,比如第一時間對比受災前后情況,包括測算面積、體積等。這種遙感數據,幾年前還只有無人機能夠達到,而現在的衛星遙感進一步提升了質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后者是可以替代前者的。
災后重建大數據賦能
瑞士再保險sigma研究報告顯示,加強科技運用使得巨災保險中的保障方案和賠付、核保等內容更為精確,減少了人工環節,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比如衛星遙感技術、氣象數據的使用讓天氣指數產品在農險等財險領域得以推廣,讓災后快速賠付成為可能,提高了災后重建和恢復的能力。同時,物聯網的普及,對于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管理和防御可能會變得更為精確。
7月16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銀行保險機構應對突發事件金融服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指出,在保險產品開發和供給上,保險機構應當根據突發事件形成的社會風險保障需求,及時開發保險產品,增加巨災保險、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出口信用保險、農業保險等業務供給。
此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教授朱俊生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家庭財產保險、企業財產保險是包含洪水責任的,但這兩個險種特別是家庭財產保險覆蓋面并不高。未來,公眾需要提高風險管理和保險意識,保險公司也需要優化產品,創新銷售渠道,提高分散性業務的可及性。
7月17日,銀保監會發布的《關于做好洪澇地質災害應急應對及災后重建金融支持工作的通知》指出,進一步加大災區信貸支持和保險保障力度。支持商業性保險機構穩步拓展企業財產保險、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農業保險等保險覆蓋面,穩定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生產經營預期。
今年前五月,保險業實現原保費收入2.31萬億元,同比增長5.54%;賠付支出5149億元,同比下降1.97%;業務及管理費為2101億元,同比增長1.31%;保險業資金運用余額19.69萬億元,為總資產的89.57%。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平安產險龍巖中心支公司:慰問孤寡老人 傳遞溫暖愛心2020-07-20
- 平安產險榮獲深圳市市長質量獎,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2020-07-15
- 7.8全國保險公眾宣傳日|保險改變生活的故事2020-07-09
- 最新資訊頻道 頻道推薦
-
阿壩州長攜13縣(市)長拼多多直播助農180萬2020-07-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