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27日美艦過航臺灣海峽發表談話后不久,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隨即公布了此前一天在東海海空域開展對海突擊等科目訓練的消息。這種“巧合”是極其罕見并且意味深長的,這是對美國在臺灣海峽挑釁性行為的最強硬回應。專家認為,戰略和戰術行動的統一可以在緊急狀態下來應對美國以及“臺獨”分子的種種挑釁行為。
28日的兩則消息皆指向美方在前一天的挑釁。首先是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以談話的形式對外表示,27日,美海軍“基德”號導彈驅逐艦、海岸警衛隊“門羅”號炮艦過航臺灣海峽并公開炒作。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兵力對美艦行動全程跟監警戒。美方頻頻實施類似挑釁行徑,性質十分惡劣,充分說明美是臺海和平穩定最大破壞者、臺海安全風險最大制造者。我們對此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
緊接著,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公布宣布,27日東部戰區多軍種力量在東海海空域實施聯合警巡并開展聯合對海突擊等訓練。根據介紹,東部戰區出動作戰艦艇、殲轟機、殲擊機等多軍種力量,在東海當面海空域實施聯合警巡,并開展聯合對海突擊等科目訓練。有關行動旨在提高戰區部隊一體化聯合作戰能力。戰區將根據周邊局勢和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的需要常態組織。
美國海軍在一份聲明中稱,“在符合國際法規范的情況下航經國際水域”“這些船只'合法航經臺灣海峽'表明了美國對自由開放的印太區域的承諾。美國軍方在國際法允許的任何地方飛行、航行和行動。”
據路透社報道,就在美艦穿航臺灣海峽的當天,美國國防部一名高級官員與中國軍方進行通話,聚焦于兩國之間的風險管控。這是自美國總統拜登今年1月上任以來,中美國防部首次進行對話。一位要求匿名的美國官員說:“他們今天通過中美軍事熱線進行了一次保密視頻會議。這位官員補充說,“雙方都同意保持兩軍之間開放溝通渠道的重要性。”
因此,事實上27日中美兩軍之間發生了三件事:美軍穿航臺灣海峽,中美兩軍進行了拜登上任后首次對話,以及解放軍在東海舉行對海突擊等科目訓練。到了28日,中國國防部對美艦惡劣行為進行譴責,與此前美艦過臺灣海峽由負責該海域的東部戰區發言人發聲不同,此次國防部發言人以談話形式對外發聲,這并不多見。上一次國防部發言人以談話形式譴責美艦過臺灣海峽是2020年12月31日。與此同時,東部戰區對外公布了此前一天的多軍種訓練,這一舉動本身就非常罕見,因而為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談話注入了新的涵義,也更加凸顯此次美艦行徑的惡劣。
此次美艦過航臺灣海峽的“惡劣”表現在三方面:首先,美軍在例行性行動中派出兩艘艦艇穿航臺灣海峽;其次,這是拜登上臺后美國首次由軍艦和海岸警衛隊組成雙艦編隊穿越臺灣海峽。第三,美方一邊對此行動公開炒作,破壞臺海和平穩定;一邊和解放軍在電話里討論風險管控,企圖對外塑造出自己是“和平衛士”的形象,占據輿論高點。
當前美艦過臺灣海峽,大多數時候會派出一艘艦艇穿航并對外公開發布,進行挑釁。但美軍也會玩一些新花樣,比如“雙艦編隊”,即軍艦和海岸警衛隊船只搭配,以此來吸引外界目光。2020年12月31日,美國“麥凱恩”和“威爾伯”號驅逐艦以雙艦編隊方式穿航臺灣海峽,2019年3月24日,美國派出一艘導彈驅逐艦和一艘海岸警衛隊緝私船穿越臺灣海峽。
相關專家認為,當下,美軍從阿富汗倉促撤軍造成阿富汗局勢動蕩,并使得外界普遍認為美國對臺灣和該地區的盟友的支持也是靠不住的。在此之際美國高調故技重施,派出軍艦和海岸警衛隊船只穿航臺灣海峽可謂是一種“對外展示”,展示美國對印太地區的“承諾”,并給“臺獨”勢力撐腰。這一點解放軍看得很清楚,恰如譚克非在談話中表示,“我們要求美方認清形勢、停止挑釁,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不要為中美兩國兩軍關系制造障礙,破壞臺海地區和平穩定。”
與美艦的高調相符,解放軍此次不僅是國防部發言人發出警告,而且還通過東部戰區開展軍事行動透露出言外之意。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表示,作為軍事應對,戰略和戰術是一體的,戰略上高度重視對手,戰術上又積極備戰,兩者的統一就可以在不時之需,在緊急狀態下來應對美國以及“臺獨”分子的種種挑釁,“無論是國防部的警告還是東部戰區實際演練都是對美軍挑釁的回應,如果美軍挑釁進一步加劇,對'臺獨'分子釋放出錯誤信號導致局勢升級,解放軍是有能力來解決這一問題的。”而具體到東部戰區此次訓練科目,宋忠平分析稱,可以看得出此次訓練重點在制空權的奪取以及對海突擊,演練的針對性非常強,針對的就是包括航母戰斗群在內的水面艦艇。
責任編輯:莊婷婷
- 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就美售臺武器答記者問2021-08-06
- 外媒:中美將任命并互派新任大使2021-04-22
- 華春瑩批美臺搞小動作2021-04-02
- 最新臺灣新聞 頻道推薦
-
日本《防衛白皮書》首提“臺灣對日本安全重要2021-08-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