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日,央視報道稱,中科院“探索一號”船抵達三亞,這次科考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在中國南海首次發現3米長的鯨落。
作為全球現存最大的動物,鯨魚活著的時候是海洋生態的重要組成,死后它也會給海洋返回饋贈,變成鯨落,它跟熱液、冷泉一同被稱為深海生命的三大綠洲。
維基百科解釋說,鯨落是指掉入洋盆或深淵的鯨的尸體,因為鯨類等動物巨大的身驅無法快速被食腐生物分解殆盡,而會落入海底。尸體落入海底的過程可以長達數月至數年,會為食物鏈的各類型消費者,包括深海魚類、甲殼類、多毛類、還有各種細小的生物提供食物。
最后剩下的骨架會釋放硫化氫提供給自養生物化能合成,這個過程可以持續數年,還有一些厭氧生物可以吃掉鯨骨、分解脂類。一次鯨落形成的生物聚落可以持續數十甚至數百年,在北太平洋深海洋中,至少有1萬多個生物體是依靠鯨落生存。
中科院這次科考就是在南海首次發現了鯨落,長約3米。目前全球發現的現代自然鯨落總數不足50個,所以南海的這次發現意義不凡,具有長期觀測價值。
這個消息公布后,網友們的腦洞大開,有人問“鯊掉”有沒有,抖機靈的同學也引來其他網友的調侃,本來一個嚴肅的科學新聞就跑題了。
責任編輯:林晗枝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南海首次發現鯨落怎么回事 南海發現鯨落說明了什么?2020-04-03
- 最新社會新聞 頻道推薦
-
廣東新增19例本土確診病例 廣州公布144個涉疫2021-06-15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