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重慶6月20日電(記者谷訓)“處處聞蟬響,須知五月中。”北京時間2022年6月21日17點10分,“夏”日如約而“至”,自然界進入生命的“旺季”。二十四節氣中,最早被確定出來的就是這個特別的日子。
之所以最先被確立,是因為相比于其他日子,這一天比較容易被測定。公元前七世紀,先人采用土圭測日影,根據一年中影子的變化來觀察出一些特殊的日子。人們發現,每年中有一天日影最短、白天時間最長,就確定了夏至。
西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田阡介紹說,20世紀70年代末到80年代后期,考古學家在山西陶寺村發現了中國最早的觀象臺和圭表。時至周朝,夏至的特性得以明確。在《周禮·地官》就有記載:“夏至,日影尺有五寸。”
節氣多與農事活動相關聯,是古人通過觀察自然現象而找到的農耕與時令之間的關系。農諺有云:“夏至不鋤根邊草,如同養下毒蛇咬。”從芒種到夏至,農人們辛勤勞作,不敢停歇,在大地上譜寫著勞動的贊歌。
夏至不僅是節氣,同時也是最古老的節日之一。古人在夏至這天祭神祭祖,祈求消災年豐。在民間,比較流行的風俗是夏至吃面,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冬至餃子夏至面”。因為夏至前后,新麥成熟,在這一天吃面也有嘗新的意思。
這一天還有稱人的習俗。進入夏天,人們往往因為暑熱而食欲不振,出現體重下降的情況。因此人們在夏至稱體重,等到立秋時再稱一次,以做對比。
夏至還是一個富有浪漫氣息的節氣。“夏至入頭九,羽扇握在手”。古時,婦女們在夏至互贈折扇、脂粉等物。《酉陽雜俎·禮異》有載:“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皆是消夏避伏的良品。
田阡說,這些風俗習慣最初來自古代皇室,后來逐漸流向民間,至今仍在很多地方見得到。
責任編輯:趙睿
特別聲明:本網登載內容出于更直觀傳遞信息之目的。該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該內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權利,請及時與ts@hxnews.com聯系或者請點擊右側投訴按鈕,我們會及時反饋并處理完畢。
- 今日夏至福州開啟炎熱模式 注意防暑降溫2022-06-21
- 夏至到啦猜猜古人最初是靠什么來確定二十四節氣的?螞蟻莊園6.21今日正確答案2022-06-20
- 今年端午比去年提前11天,比明年早到19天2022-06-0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家藥監局:這些藥品,暫停銷售使用、召回!2022-06-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