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22日電(記者 李金磊)各省份經濟半年報陸續出爐。截至7月21日,全國至少已有25個省區市發布了2020年上半年經濟數據。其中,14個省份經濟增長實現由負轉正。廣東GDP總量依然位居全國第一,不過第二名的江蘇與之差距大幅縮小。
25省份上半年GDP。制圖:李金磊
25省份經濟半年報出爐
國家統計局7月16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4566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下降1.6%。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下降6.8%,二季度增長3.2%。二季度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此后,各地經濟半年報也陸續出爐。
截至7月21日,據中新網記者不完全統計,至少有廣東、江蘇、山東、浙江、河南、四川、福建、湖南、安徽、湖北、北京、陜西、江西、重慶、云南、廣西、貴州、內蒙古、天津、吉林、海南、寧夏、青海、山西、甘肅等25個省區市發布了上半年經濟數據。
在疫情的沖擊之下,各省份的經濟版圖有哪些微妙的變化?不妨從GDP總量和GDP增速兩個維度來看一下。
廣東GDP總量依然是第一
從GDP總量來看,廣東、江蘇、山東依然占據前三強。
廣東上半年GDP為49234.20億元,同比下降2.5%;江蘇上半年GDP為46722.92億元,同比增長0.9%;山東上半年GDP為33025.8億元,同比下降0.2%。
雖然廣東依然占據第一的寶座,但其經濟上半年還是負增長,而第二名的江蘇上半年經濟率先實現由負轉正。由此,江蘇跟廣東的GDP差距縮小了不少。
數據顯示,2019年上半年江蘇GDP跟廣東的差距為3737億元,而今年上半年這一差距縮小到了2511億元,江蘇一下子縮小了1200多億元的差距。
為什么會這樣?從產業增長可以找到答案。
上半年,廣東和江蘇的第一產業和第三產業增加值都實現了正增長,而在第二產業方面,廣東是同比下降6.2%,而江蘇僅下降0.2%。同時,廣東上半年進出口同比下降7.1%,而江蘇僅同比下降2.8%。
可見,在全球疫情蔓延、外需不振的情況下,作為外貿大省的廣東受影響更大,出口下降,使得廣東省的制造業企業不能開足馬力,經濟增長被第二產業拖了后腿。
2019年廣東GDP總量首次突破10萬億大關,江蘇省2019年GDP為99631.52億元,距離10萬億大關也僅有一步之遙。如今站在年中,留給兩個經濟大省的問題就是:2020年的GDP能否超過10萬億元?
14個省份經濟增長由負轉正
從GDP增速來看,江蘇、浙江、四川、福建、湖南、安徽、江西、重慶、云南、廣西、貴州、寧夏、青海、甘肅這14個省份的經濟增長實現了由負轉正。
在這25個省區市中,貴州和甘肅的上半年GDP增速為1.5%,為最高。
貴州統計局表示,貴州省由一季度下降1.9%轉為上半年增長1.5%,是全國各省份中經濟恢復較好的省份之一,增速保持全國前列。
此外,廣東、海南、北京、內蒙古、天津、湖北這些省份的上半年GDP增速低于全國GDP增速。
其中,受疫情影響最大的湖北,上半年GDP同比下降19.3%。不過,其降幅較一季度收窄19.9個百分點。
當前,湖北的經濟也呈現復蘇態勢,部分經濟指標由負轉正。工業生產月度增速由年初低點加速回升,5月規上工業增加值由負轉正,6月穩固增長態勢,連續兩個月增長2%。先行指標表現向好,工業用電量轉正增長0.3%,增速較3月加快27.0個百分點。貨運量增長11.1%,同比加快6.6個百分點。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經濟加快復蘇企穩向好 上半年GDP超4300億元2020-07-21
- 中國經濟半年報將揭曉 二季度GDP增速或由負轉正2020-07-16
- 長樂:數字賦能釋放經濟活力 今年沖刺千億GDP2020-03-20
- 2019年福建省GDP突破4萬億元2020-01-20
- 中國首迎10萬億GDP省份 26省份今年GDP目標出爐2020-01-16
- 2019年中國人均GDP預計破1萬美元 成就了不起2020-01-15
- 廣東GDP破10萬億意味著什么 廣東GDP破10萬億原因揭秘2020-01-15
- 31省前三季度GDP如何解讀 31省前三季度GDP意味著什么2019-11-16
- 臺灣研究機構預估2020年臺GDP增長2.45%2019-11-11
- 福州前三季度GDP突破五千億元2019-11-11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四個氣象預警齊發!“暴雨+高溫”盤踞南方多2020-07-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