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中心支行公布了對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的處罰決定:因為違反支付結算管理規定,騰訊旗下財付通支付科技有限公司被處以罰金149萬元。當天,中國平安集團旗下的支付機構平安付也因違反支付業務規定被中國人民銀行上海分行開具罰單。
9月16日,財付通公司對經濟日報記者回應稱,“財付通在收到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反饋的問題后,第一時間啟動自查,制定并落實逐項改進計劃,目前大部分事項已完成整改。后續,財付通在人民銀行的指導下,將進一步加強合規管理工作,繼續為用戶提供安全、便捷、優質的支付服務”。
有業內人士稱,支付行業正在高速發展的進程中,第三方支付要逐步走向正規,離不開合規監管與市場秩序的整肅。從目前監管態勢來看,對第三方支付開出罰單已常態化,且處罰事由有大有小。比如央行明確客戶備付金不屬于支付機構的自有財產,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占用,此前浙江易士企業管理服務有限公司因存在大量挪用客戶備付金等重大違規行為,成為業內首個被央行撤銷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據悉,央行今年相繼發布了《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進一步加強支付結算管理防范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有關事項的通知》(85號文)和《關于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的通知》(177號文)。85號文要求帳戶“實名制”變“實人制”,可疑交易被嚴控轉賬信息、重拳出擊買賣賬戶等違規行為。177號文則通知,央行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加強支付結算管理督查工作,現場督察2019年9月底前完成。
今年1至8月份,共有81家支付機構收到人民銀行的處罰通知,處罰金額合計超過1.2億元。單筆罰金之最是人民銀行上海市分行對訊付信息科技公司開出的5939.41萬元的罰單。去年8月,支付寶也曾因支付業務違規被人民銀行處罰412萬元。
第三方支付機構罰單涉及的業務類型主要有銀行卡收單、支付結算、反洗錢、清算管理、網絡支付、備付金等六大類。支付寶、銀聯、財付通等支付巨頭雖然交易規模居前,但2014年以來的數據顯示,銀聯商務、支付寶、京東旗下網銀在線、財付通等被處罰金額都在20位開外。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2019國慶節放假時間安排 2019國慶節高速免費2019-09-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