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9年9月3日(星期二)發表《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并于當日上午10時在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請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劉華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襲艷春出席,介紹和解讀白皮書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國新辦新聞局副局長 襲艷春】
女士們、先生們,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國務院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今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同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向大家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生態環境部副部長、國家核安全局局長劉華先生,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生態環境部核設施安全監管司司長郭承站先生。我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的新聞發言人襲艷春,首先,我向大家簡要介紹一下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中國的核安全》是中國政府發表的第一部核安全白皮書,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核安全事業的發展歷程,闡述中國核安全的基本原則和政策主張,分享中國核安全監管的理念和實踐,闡明中國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進程的決心和行動。白皮書全文約1.1萬字,由前言、正文和結束語組成。
白皮書指出,中國始終把保障核安全作為重要的國家責任,始終以安全為前提發展核事業,不斷推動核安全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核安全之路。
白皮書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核安全事業進入安全高效發展的新時期。習近平主席提出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強調發展和安全并重,倡導打造全球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為新時期中國核安全發展指明了方向,為推進核能開發利用國際合作、實現全球持久核安全提供了中國方案。
白皮書強調,中國作為構建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的重要倡導者、推動者和參與者,在做好自身核安全的同時,認真履行核安全國際義務,大力推動核安全雙多邊合作,積極促進核能和平利用,造福全人類,為全球核安全治理貢獻了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以中、英、法、俄、德、西、阿、日等8個語種發表,由人民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分別出版,在全國新華書店發行。
我就先介紹這些情況,下面有請劉華先生作介紹。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 劉華】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非常感謝大家長期以來對中國核安全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很高興能在這里與媒體朋友們見面,介紹和解讀《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
中國自發展核事業以來,始終把保障核安全作為重要的國家責任,堅持以安全為前提發展核能和技術,按照最嚴格標準實施監督管理,不斷推動核安全與時俱進、創新發展,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核安全納入國家總體安全體系,提出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為新時期中國核事業安全發展指明了方向。在核安全觀引領下,中國逐步建立起法規規范、行政監管、行業自律、技術保障、人才支撐、文化引領、社會參與、國際合作等為主體的核安全治理體系。
《中國的核安全》白皮書是中國政府發表的首部綜合性核安全白皮書,介紹了中國核安全事業發展歷程、核安全基本原則和政策、監管理念和實踐經驗,闡明了中國加強核安全國際合作、推進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的決心和行動。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系統闡述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中國核安全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核安全領域的集中體現,是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內涵是“發展和安全并重,權利和義務并重,自主和協作并重,治標和治本并重”。
第二,整體介紹核安全政策法規。中國全面構建核安全法規體系,實施國家核安全戰略,制定核安全中長期發展規劃,完善核安全法規標準,確保核安全管理要求從高從嚴。
第三,全面分享中國核安全監管實踐。中國持續完善“獨立、公開、法治、理性、有效”的核安全監管體系,從監管機構、審評許可、監督執法、輻射監測、事故應急、監管隊伍建設、技術研發、安全改進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核安全監管。
第四,客觀評價中國核安全水平。中國長期保持良好的核安全記錄,核電運行安全指標保持先進水平,核技術利用安全水平大幅提升,核材料管控有力,公眾健康和環境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第五,積極展示中國核安全文化與公眾溝通工作成效。中國大力倡導“核安全事業高于一切,核安全責任重于泰山,嚴慎細實規范監管,團結協作不斷進取”的中國核安全精神,積極培育和發展核安全文化。建立中央督導、地方主導、企業作為、公眾參與的核安全公眾溝通機制,引導公眾了解、參與和維護核安全。
第六,充分展現中國為構建核安全命運共同體作出的貢獻。中國忠實履行國際義務和政治承諾,支持和加強核安全的多邊努力,加強核安全國際交流,倡導構建透明、公平、合作、共贏的國際核安全體系。
白皮書全面介紹了中國核安全的整體狀況,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第一,全方位闡釋中國核安全理念。中國以理性、協調、并進的核安全觀為指引,堅持依法治核,明確了安全第一、預防為主、責任明確、嚴格管理、縱深防御、獨立監管、全面保障的核安全工作基本原則,在確保安全基礎上開展核能和平利用,統籌安全與發展、當前與長遠、局部與全局、國內與國際,為全面系統推進核安全進程提供了方法和路徑。
第二,全過程梳理中國核安全政策法規。在核能利用起步發展、適度發展、積極發展、安全高效發展的四個階段,中國始終堅持安全第一的方針,每五年制定和實施核安全規劃,建立了接軌國際、符合國情、系統完備、全面覆蓋的安全標準體系,推動發展和安全兩個目標相互促進、相互融合。
第三,全景式展現中國核安全監管實踐成果。對中國核安全監管體制機制、方法手段、技術能力、隊伍面貌進行了立體化、多維度展示。中國建立了“三位一體”的核安全監管機構,對核設施、核材料、核活動和放射性物質實行全鏈條審評許可,對選址、設計、制造、建造、運行、退役等環節實施全過程監督執法,開展全覆蓋全天候的輻射環境監測,統一領導、分級負責開展核事故應急工作,充分體現了監管的獨立性、權威性和有效性。
第四,全領域呈現中國核安全狀況。全面公布核電站及其他核設施安全、放射性廢物安全、核技術利用安全、核安保、輻射環境質量等領域的“成績單”,描繪了中國持續保持高水平核安全的全貌。
第五,全視角闡明打造核安全命運共同體的重大意義。核安全沒有國界,和平利用核能是世界各國的共同愿望,確保核安全也是世界各國的共同責任。中國本著務實精神,推動國際社會攜手共進、精誠合作,共同推進全球核安全治理。
以上是我的基本介紹,謝謝大家。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各位記者朋友的提問。
責任編輯:林晗枝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東航電子行李牌圖片曝光 東航為什么發放電子2019-09-03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