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將明日去,秋向此時分。”《中國天文年歷》顯示,北京時間9月23日9時54分迎來“秋分”節氣,意味正式進入秋季。此時節,我國多個地區秋色顯現,大地色彩斑斕。值得一提的是,“秋分日”這天,將迎來我國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趙之珩介紹說,“秋分”在每年的公歷9月23日前后。此時,太陽幾乎直射在赤道上,即晝夜平分,故稱“秋分”。這是個農作物成熟、收獲的節氣。從這一天起,陽光直射的位置繼續由赤道向南半球推移,北半球開始晝短夜長。
從“秋分”開始,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了涼爽的秋季,并且雨水開始頻繁,雨水量一般不會很大,但雨水的到來也會使天氣變得寒冷。農諺說:“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好穿棉”“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由于天氣逐漸轉涼,大雁、燕子、杜鵑等開始成群結隊地從北方飛往南方。
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李艷玲提醒說,“秋分”過后,晝夜溫差加大,公眾要注意保暖,及時添秋衣。夜晚睡眠蓋好被子,小心腹部受涼。注意飲食均衡,陰虛者滋陰,陽虛者壯陽。常喝蜂蜜水,多食新鮮果蔬,多吃柔潤食物,少辛辣,而在精神調養上則要保持樂觀情緒,多想開心的事。
“秋分”時節,雖然天氣轉涼,但涼風習習,碧空萬里,秋高氣爽,稻谷飄香,蟹肥菊黃,正值美好宜人的時節,同時,也是農業生產上重要的節氣,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正當時,我國大部分地區進入秋收季。
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該如何度過?有關專家表示,可以通過舉辦一系列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活動,比如,“豎蛋”游戲,送“秋牛圖”、趣味運動會等,展示新時代新農民的精神風貌。
責任編輯:莊婷婷
- 中國通用技術集團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組建醫療健康管理集團2019-03-29
- 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凝聚各方共識2019-03-29
- 中英聯合考古發現“海上絲路”終點在唐代已延伸至西歐2019-03-29
- 中國好詩歌什么時候播,中國好詩歌每周幾更新2019-03-29
- 中國好詩歌2019嘉賓有哪些陣容曝光 周杰倫方文山會參加嗎2019-03-29
- 中國旅游演藝票房五年增128% 官方促轉型升級2019-03-29
- 文明交流互鑒推動人類發展進步2019-03-29
- 中國好聲音2019那英回歸李健續任 中國好聲音2019什么時候播2019-03-28
- 中國好聲音2019新一季導師名單,王力宏加盟周杰倫退出嗎?2019-03-28
- 栗戰書與布基納法索國民議會議長薩康德舉行會談2019-03-27
- 最新國內新聞 頻道推薦
-
國博實名預約參觀怎么回事?怎么預約參觀國家2019-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