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超音速巡航(Super Sonic Cruise)
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不開加力進行超音速飛行,殲20如果使用AL31發動機,則肯定不具備此能力,如果使用傳說中的大推力發動機,則有可能具備此能力,有利因素是殲20外形是為高空高速能力優化的,不利因素是殲20重量很大,并且及時大推力發動機也是高涵道比發動機,不能保證在不開加力情況下可以持續提供大推力。
另一個就是超音速條件下的大過載機動能力,F22可以在1.7倍音速下做出6.5G的高過載機動,這也是四代機相比于前代飛機的王牌殺手锏之一。殲20采用近距耦合鴨翼,超音速條件下配平效率(決定超音速機動能力的主要指標)遠不如三代半的臺風戰斗機,更無法和F22相比,基本推測殲20在超音速條件下只能沿直線飛行。
(2) 隱身能力(stealth)
前面已經分析過殲20受鴨翼和腹鰭的影響,前向RCS值估計在0.3平米~0.4平米左右,不如F35,優于T50.
F22的隱身能力為全向超低可探測性,前向RCS值推測為0.01平米的水平
(3)超級機動性(Super Maneuverability)
同樣也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超級常規機動性,依賴于大推力發動機提供的高空戰推重比還有優化過的整體升力體機身設計,4代機常規機動性,也就是中低空中低速的機動能力也可以碾壓前代戰斗機。殲20受限于整體二代機的氣動布局,巨大的機身,超重的重量,可以肯定在常規機動性方面完全被F22碾壓,甚至不如F16、F15等三代機。
第二個就是過失速機動能力,如前文分析,殲20具備過失速機動能力,但是不具備矢量發動機,降低了過失速機動能力的實用性,空戰實用性遠不如F22。不具備矢量推力發動機的過失速機動能力,也基本上就是被F16等三代機碾壓的水平,可以參考美國X31技術驗證機在不開推力矢量情況下與F18的模擬空戰結果。
(4)超強戰場態勢感知和維護性的航空電子設備(Superior Avionics for Battle Awareness and Effectiveness)
主要就是指AESA雷達和戰斗機全電子化檢修維護,這點不多說,現在電子技術發展很快,應該是殲20最接近于F22的一個性能指標,沒有顯著代差。
責任編輯:劉微
- 第十屆廈門國際動漫節將加入電子競技版塊2017-10-31
- 動物“養老”難題多 壽命長健康問題卻增多2017-10-27
- 殲20已列裝部隊!2017-09-30
- 全亞航臺北飛吉隆坡客機遇亂流 造成至少4人受傷2017-08-17
- 殲20亮相閱兵 殲20飛行員頭盔長啥樣?外形酷、內涵多2017-08-03
- 3架殲20同時現身 殲-20隱形戰斗機長啥樣?2017-06-26
- 中國殲-31與美F-35爭市場 售價僅F-35的一半 殲31和殲20誰更強大2017-06-21
- 殲20罕見大編隊震撼曝光 5架戰斗機組成箭型編隊飛行2017-06-15
- 中國啟動第三條殲20生產線 曝中國已有超過22架殲-202017-06-15
- 殲20罕見大編隊震撼曝光 5架殲20戰斗機組成箭型編隊2017-06-15
- 最新軍事新聞 頻道推薦
-
美媒:中國第5艘071型塢登艦下水 071型船塢登2017-11-1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