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11月7日報道 《日本經濟新聞》11月7日刊登題為《日本為何要在G7外長會上開展平衡外交》的文章,文章摘編如下:
七國集團(G7)外長會將于7日到8日在東京舉行。以色列同實際控制加沙地帶的哈馬斯之間的沖突導致中東局勢緊張,這也成為本次外長會的主要議題。擔任主席國的日本緣何要在以色列與阿拉伯國家之間開展“平衡外交”?原因大致可以歸納為以下三點:
第一,日本的石油進口在多大程度上依賴中東?
日本資源能源廳的統計年報顯示,2022年日本石油進口量中來自中東的占比高達94%。當年2月俄烏沖突爆發,G7對俄羅斯產原油實施禁運,導致日本對中東的依賴進一步加深。
石油在發電、汽車和飛機燃料等方面應用廣泛,價格波動與民生息息相關。上世紀70年代的兩次石油危機沖擊了全球經濟,也在日本引發了相當程度的恐慌。
日本政府在2022年的能源白皮書中指出:“為確保(石油的)穩定供給,加深同中東產油國的友好關系非常重要。”
日本同沙特和阿聯酋等阿拉伯國家保持著友好交往,與伊朗的關系同樣良好,贏得了在該地區的獨特地位。
第二,日本與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雙方的關系如何?
日本在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采取中立態度,支持“兩國方案”。
日本企業正在對高科技產業引領經濟增長的以色列加大投資。哈雷爾-赫茨投資之家的數據顯示,2022年日本對以色列企業的投資額達到15.58億美元,雖然較此前一年創造的歷史峰值有所下降,但依然維持在較高水平。
另一方面,日本政府也一直對苦于物價上漲、年輕群體失業率較高的巴勒斯坦提供財政支持,持續推進“和平繁榮走廊”構想,完善農業產品加工園區的建設。
但是日本很容易陷入到在以色列最大的后盾美國同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國家之間左右為難的境地。日本的安全離不開美國的協助,而確保能源穩定供給又需要同阿拉伯國家維系關系。
所以在10月7日哈馬斯對以色列發起攻擊后,日本用了四天時間才使用了“恐怖襲擊”的措辭。因為既要譴責哈馬斯,又要觀察阿拉伯國家的態度。阿聯酋已經與以色列實現邦交正常化,沙特也有意改善同以色列的關系,搞清這些國家的態度著實不易。
第三,G7成員國的態度如何?
日本是G7中能源自給率最低的國家,在確保與阿拉伯國家維持良好關系的同時,還不得不照顧到有美國站臺的以色列的情緒。雖然與該地區整體的關系不錯,但不得不找準平衡,外交自由度并不高。
自哈馬斯發動襲擊以來,日本的平衡外交愈發難以推進。10月22日,除日本之外的其他六個G7成員國發表了以支持以色列實施自衛權為核心的聯合聲明。
美國和以色列擁有“特殊關系”,猶太院外集團憑借雄厚的資金實力在美國政界擁有巨大影響力,一直以來美國都在力挺以色列。
日本外務省相關負責人表示:“G7在中東問題上拋開日本采取行動并不稀奇。”但在10月27日通過的尋求人道主義休戰的聯大決議案表決中,G7的意見并不統一,法國贊成、美國反對、日英等國棄權。
日本作為主席國能否團結G7,就早日平息事態和改善加沙的人道主義狀況向國際社會傳遞出一致的信息?G7外長會成為日本開展平衡外交的關鍵時刻。(編譯/劉林)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日本將啟動第三輪核污染水排海2023-10-27
- 乙未保臺史跡訴說臺灣抗日壯歌2023-10-26
- 約90噸沙丁魚涌入日本漁港后集體死亡!水產專家:原因不明2023-10-21
- 最新國際新聞 頻道推薦
-
加沙地帶衛生部門:以軍襲擊加沙致死人數已過2023-1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