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省三明市與中關村發展集團合作共建的三明中關村科技園正式開園,將重點發展智能互聯、生命健康等產業。
三明迎來“中國硅谷”,紅色老區轉型升級駛入綠色發展“快車道”。
“風展紅旗如畫”,1930年,毛主席率領紅四軍,途經福建三明時寫下《如夢令·元旦》。
三明的紅色歷史可以用“一區三地”概括: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中央紅軍長征的出發地、紅旗不倒的革命根據地、偉人革命的重要實踐地。
十八大以來,三明不僅傳承紅色基因,還深耕綠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
作為中央蘇區的核心區,三明市寧化縣是紅軍長征的出發地之一。
這片紅色故土,其發展一度面臨自然環境的挑戰。過去幾十年,寧化縣水土流失面積54萬畝,占縣域總面積的14.8%。而淮土鎮,更是治理的難中之難。
近年來,鎮里全面推行“以電代柴”直補農戶的政策,同時,大力發展油茶種植,力爭治荒與致富同步。
淮土鎮鳳山村的茶油品質好,農戶種植油茶樹積極性高。為抱團做大,鳳山村成立合作社,注冊“淮鄉”商標,村子還同步發展旅游產業。
三明市明溪縣位于全球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上,記錄發現野生鳥類300多種。
為打響“生態觀鳥+森林康養”品牌,明溪布局打造東、南、西、北、中五大觀鳥片區,實施國際候鳥遷徙通道保護和修復森林康養中心等項目,舉辦“生態觀鳥+森林康養”主題活動、國際觀鳥攝影大賽等。2017年以來,累計接待觀鳥游客10萬人次,帶動收入約2億元。
三明市建寧縣是 “中國建蓮之鄉”,種蓮歷史悠久。
為深入挖掘“蓮”特色,延伸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建寧食品加工企業運用國內先進專利技術,對蓮子、蓮芯、蓮葉、蓮梗、蓮藕等進行全方位的精深加工與綜合利用,研發蛋白粉和速溶藕粉等產品。
如今,建寧的蓮子種植面積穩定在5萬余畝,干蓮產值5億多元,成為建寧縣支柱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要產業。
傳承紅色基因,激活綠色產業,這是三明的發展新活力。
記者丨程昱
責任編輯:趙睿
- 三明市精準關愛農村留守兒童經驗做法入選全國農村公共服務典型案例2020-12-17
- 【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的“三明實踐”】老工業基地的新發展之路2020-12-17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群眾的笑臉最美2020-12-17
- 三明答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三明踐行記2020-12-17
- 三明:做好山水田文章2020-12-16
- 一心一意是三明2020-12-16
- 走進三明市特殊教育學校:一支跳了21年的舞蹈2020-12-16
- 人民日報聚焦福建三明探索實踐:風展紅旗如畫2020-12-16
- 三明:迎來首批北京科技特派員開展服務2020-12-14
- 三明市推出地票制度:一“票”激活沉睡的宅基地2020-12-11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寧化濟村鄉脫貧故事:一塊塊豆腐,撐起了脫貧2020-1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