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縣是中國小吃之鄉,外出經營小吃人員6萬余人,占農村勞動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人走房空、土地拋荒、林地失管現象普遍。實施房票、地票、林票“三票制”改革,通過發揮政策、金融、經濟三大效應,集成撬動縣鄉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喚醒農村沉睡資源資產
?通過對農村閑置資源資產信息進行采集、整理、錄入、比對,解決農村產權交易中雙方在市場化水平上差異大、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為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提供基礎數據和服務保障,打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文 | 中共福建省沙縣縣委書記 楊興忠
近年來,沙縣深入踐行“兩山”理論,以列入全省首批縣域集成改革試點為契機,將盤活農村資源要素作為切入點,探索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實施房票、地票、林票“三票制”,通過發揮政策、金融、經濟三大效應,集成撬動縣鄉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市場,喚醒農村沉睡資源資產。
以問題為導向著力推進“三個盤活”
沙縣是中國小吃之鄉,外出經營小吃人員6萬余人,占農村勞動力的三分之二以上,人走房空、土地拋荒、林地失管現象普遍。為此,沙縣堅持問題導向,推進“三個盤活”,讓零散的資源聚集化、模糊的產權清晰化、閑置的資產市場化。
針對大量農房閑置,探索發行房票,引導村集體或村民將閑置農房以入股、租賃等方式,由企業、專業合作社及村民開發建設運營,增加農戶財產性收入。目前初步形成三種模式:一是客商帶資開發。以夏茂鎮松林村888平方米閑置農房作為試點,制發全縣首張房票,由福建省樂水旅游開發有限公司發展文旅康養產業;二是鄉賢、青年回村創業開發。如南霞鄉茶坪村鄉賢改造提升閑置農房建設書畫培訓基地,可同時容納師生30余人;三是村集體自主開發。如大洛鎮昌榮村自籌300萬元,將閑置村辦小學教學樓提升改造為民宿,發展少數民族鄉村游。
針對耕地拋荒、宅基地閑置,探索地票改革,推進農村土地節約集約利用,促進新型城鎮化發展。引導村集體或村民以入股、租賃的形式將土地經營權流轉,由各類經營主體開發利用,合作雙方按一定份額制發“地票”(耕地),明確股權比例、權能和收益分紅辦法,構建村民企利益聯結體;加快閑置用地資產市場化。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動員村集體或村民將閑置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按相應指標兌換地票,開展以地換錢、以地換地、以地換房,加快新型城鎮化步伐。目前,已完成夏茂鎮長阜村1.3畝宅基地有償退出協議簽訂,并發行全縣首張“地票”。以“地票”形式推動土地資源整村開發,實現統一經營管理,推動農業產業規模化、集約化發展。
針對林地失管和林業增效難,鼓勵各類組織與國有林場合作,推廣股權共有、經營共管、資本共享、收益共盈的“四共一體”林業共享經濟模式,合作經營面積8萬余畝,促進森林資源資產化。建立一評二押三兜底模式,完善林農信用評級、貸款融資擔保、風險分散機制,推行普惠林業金融產品“福林貸”,實現“綠色銀行”再增值,已累計發放林權抵押貸款10.83億元,貸款余額3.62億元,實現森林資產“資本化”。引導國有林場等與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開展合作,由合作雙方按投資份額制發股權(股金)憑證,以林票形式發放到村民手中,實現股權變股金、林農變股農。目前,已在20個村開展“林票制”改革試點,制發“林票”4016.31萬元,森林資本證券化。
以要素流通為突破全力發揮“三大效應”
以人、地、錢等農村資源要素自由流通為突破口,發揮政策疊加、金融扶持、經濟增值效應,持續釋放改革紅利。
地票改革中,集成運用建設用地復墾及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交易、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等政策,并疊加農村新型住宅小區集中建設試點政策,轄區內有償退出宅基地的村民均可提出在農村新型住宅小區建房申請。村民集中安置后,推行跨村聯建機制,構建村內外“雙陣地雙服務”格局。
聚焦三權分置難、流轉變現難、質量效益提升難等堵點,完善和拓展“三票”金融屬性。在林票方面,村民持有的林票具有可繼承、交易、變現、抵質押融資貸款等證券化權能,經建檔、評級、授信,可向沙縣農商銀行申請普惠林業金融產品“金林貸”。目前“金林貸”整村授信5.1億元,發放貸款150戶1250萬元。針對房票和地票,增加融資功能,可作為一種預期權益,作為質押標的,向金融機構貸款用于發展產業,促進農村產權交易循環健康發展。
通過賦予“三票”收益屬性,發揮其經濟效益,實現綠水青山成為可持續利用的金山銀山。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所持有的林票允許在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掛牌交易,價格以市場為準。據統計,林票改革試點村每年可增加林業收入7.3萬元,每位村民林業收益可增值增收160元。國有林場根據立地條件等綜合因素,與合作主體約定林木主伐時的保底出材量,并承諾按年單利3%對林票兜底,為林票交易、流通、變現和抵質押再上保險閥,保障收益。動員社會參與,鼓勵各類市場主體參與農村宅基地(農房)盤活利用,逐步培育形成有穩定需求、增值預期和多方受益的地票、房票市場,促進城鄉要素流動和融合發展。
以活力激發為目標合力撬動三級市場
構建公開、規范的縣鄉村三級農村產權交易體系,是推進“三票制”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基礎,既有利于保障農民財產權益,也有利于提高農村要素配置和利用效率。
健全全縣農村產權流轉交易平臺。成立全市首家以公益性服務為主的農村產權交易中心,創新產權登記辦法,由產權交易中心為不具備產權登記條件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和農業設施設備辦理農村產權鑒證書,使之具有權屬證明,具備抵押擔保的功能。目前,已完成經營權、農業設施設備產權鑒證61宗,經營權、農業設施設備產權抵押貸款135筆4002萬元,農村產權抵押登記208筆4.3億元。
建立鄉鎮農村產權服務中心。在夏茂鎮成立全省首個鄉鎮農村產權服務中心,承擔票證核發(制發)、產權登記、交易、評估等具體職能,為“三票”等農村資源資產交易服務,并逐步完善功能模塊、交易規則、服務方式和監管手段,形成資產評估、產權交易、抵(質)押擔保、保險和產權處置等全鏈條服務體系。
設立農村產權交易村級服務站點。在夏茂鎮俞邦村、長阜村2個村試點設立農村產權交易村級服務站點,促進農村各類資源資產有效利用,通過對農村閑置資源資產信息進行采集、整理、錄入、比對,解決農村產權交易中雙方在市場化水平上差異大、信息不對稱等問題,為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產權交易市場提供基礎數據和服務保障,打通農村產權交易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責任編輯:趙睿
- 沙縣警方破獲一起特大非法出售野生動物案2020-07-30
- 沙縣玉石雕刻:168道“滿漢全席”是怎樣煉成的?2020-07-28
- 受強降雨影響 沙縣倪居山路段兩次滑坡兩次搶通2020-06-09
- 沙縣:“百碟花海”迎來最美時節2019-10-15
- 三明沙縣:機械裝備產業火熱2019-09-23
- 三明沙縣:簽約項目24個 總投資26億2019-09-09
- 沙縣:新生“開筆破蒙” 感知傳統文化2019-09-03
- 小吃行天下 幸福沙縣人——看沙縣小吃產業發展如何改變沙縣人的生活2019-08-29
- 贊!沙縣泳協義務救生隊8分鐘救回溺水少年!2019-08-28
- 福建這條高速公路有新進展!建成后連接2個機場2019-08-23
- 最新三明新聞 頻道推薦
-
泰寧:鄉村教育,綻放孩子最美的光芒2020-09-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