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让男人桶30分钟,黑人狂躁日本艳妇a片软件下载,美国色黄xxx大片,娇妻系列交换 纯肉高h

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莆田新聞
分享

莆田北岸開發區:“一村一品”助力鄉村振興

蔣山村紫菜種植基地  丘開斌 攝

莆田北岸開發區:“一村一品”助力鄉村振興

北岸山亭鎮的百合花次第開放。     王雪玉 攝

海峽網6月6日訊 (福建日報全媒體記者 陳漢兒 通訊員 陳穎 林勝奕)北岸開發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宜人,溫暖濕潤,終年百花爭艷,四季佳果飄香。近年來,該區充分利用農業自然資源,推動“一村一品”工程,促進農業產業化規模化發展和特色農產品種植,助力鄉村振興。去年,北岸開發區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及增幅均位列莆田市第一。

北岸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林修嵐表示,各有關部門要提高政治站位,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結合自身職能定位,加強工作指導,做好協調配合,形成鄉村振興工作合力,開創開發區農村工作新局面。

百合飄香 私人定制不愁銷

循著四月天,走進北岸開發區山亭鎮,在每一個村莊,都能驚喜地發現,房前屋后、鄉間小道,盛開著圣潔的百合花,或一叢,或連片,純美芳香,花姿雅致,扮靚美麗鄉村。

潘國裕是山亭鎮東店村的村民,種植著20多畝的百合,每年每畝可收300多斤的百合粉,售價為每斤100元,每畝的利潤大致在8000元左右。

客戶預訂、按單出售,成為潘國裕銷售百合粉的主要方式。“通常買我家百合粉的,都是固定的客戶。每一年,他們從外地回鄉,都要從我這訂去一些,一來二去,我的客戶圈就慢慢擴大。”潘國裕說,當地村民種百合,已有20多年的歷史,家家戶戶都有吃百合粉的習慣。2008年,他從父輩手中接過百合花田時,種植面積僅有2畝地,到如今,花田規模擴大到現有的20多畝,足足多了10倍。

整整十倍的“擴張”,土地從哪來?村黨支部書記柳烏坤告訴記者,花田用地,多是從村民手里租來的零散土地。“整合農村閑置土地,種上藥、食、觀賞三用的百合花,讓這些閑置土地找到了最佳出路。”柳烏坤說。

為了支持供銷,潘國裕購進了4臺專業設備,用于加工百合粉。6月,工人從地下掘出百合果,剝瓣、漿洗后,再經過道道工序研磨成百合粉。

林萬春也是東店村的村民,在自家的一兩畝田里也種上了百合。“原本是為了自己家里吃,后來吃不完的也賣給在外經商的同鄉,銷量不錯。”林萬春笑道。

據柳烏坤介紹,百合粉的魅力被“走天下”的忠門人帶向了省內外,目前全村95%以上的人家都種了百合,種植面積屬全北岸最大,總共可達100多畝。春日游,白花滿屋頭。遍地的百合花開時,吸引了各處游客前來賞花、拍照,流連忘返。

以海為媒 全村動員效益好

從莆田市區驅車半小時,可抵達北岸開發區山亭鎮蔣山村。剛至村口,見一花圃內立著“蔣山”石碑,碑上寫有“中國紫菜第一村”七個燙金大字。

蔣山村東、南、北三面瀕臨平海灣,靠山臨海,地理位置優越,海岸線長,灘涂資源十分豐富,適合發展捕撈業和養殖業。其中,后坵、后山自然村有200多戶漁民從事捕撈業,下蔣、東頭自然村有200多戶養殖戶,養殖紫菜面積達2000余畝,他們統一供種、統一技術、統一購價,統一加工、統一標識、統一銷售。這里出產的紫菜品質優、口感好,就這樣一個小漁村的紫菜,年產值可達3000萬元。

章群香是蔣山村群香紫菜育苗專業合作社的法人代表,合作社由5位村民合資創辦,優先給當地村民提供就業機會,用工最高峰時達到23人。

近日,在章群香所有的一間育苗場內,記者看到,育苗池內整齊擺著長竹竿,竿子上懸著一串串海蠣殼,沒入水中,海蠣殼上,附著的便是苗種,在育苗池中培育,形成貝殼絲狀體,也叫殼孢子。這不起眼的一竿子,竟能培育出半畝的紫菜。章群香說,紫菜育苗,最關鍵的是光照,而紫菜下苗培育,則最喜海浪。“老人常說‘一個浪頭一瓶酒’。海水流速、潮汐時間、日照時長都影響著紫菜的品質。”章群香說,“優越的自然環境加上一代代蔣山村民的接力,這才有了遠近聞名的蔣山紫菜。”

依海而生,向海而興。當前,該村將紫菜產業當作“一村一品”“一村一韻”的致富產業來發展,探路紫菜深加工,進一步拓展產品的附加值,探索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整合發展的模式,并通過淘寶等平臺開拓市場,形成育苗、養殖、銷售、加工于一體的產業鏈,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增產增收,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居環境改善相得益彰。與此同時,蔣山村正大力建設濱海旅游配套設施,策劃濱海觀光游、海鮮采購游、紫菜采摘游、趣味趕海游等旅游項目,以海為媒,打造濱海特色美麗鄉村。

果蔬成片 放飛鄉村田園夢

暫別喧囂的城市,歸于山溫水軟的鄉村,擁抱累累鮮果滿枝頭,是很多人心中的“田園夢”。

近日,在北岸開發區忠門鎮安柄村,記者便邂逅了這樣一處“尋夢”之地。沿河而立,放眼是成片的火龍果、百香果田,這里是安柄村的農產品種植基地。

從莆田市區驅車沿莆永高速前往忠門鎮,下高速再行500米便可抵達安柄村。該村交通便利、位置優越,有著“北岸北大門”之稱。區位雖好,但村內的青壯年大都在外經商,村民手頭的土地多被閑置,雜草叢生。

安柄村委會主任陳光美告訴記者,目前村內閑置土地基本已被成片整合,重點發展臺灣紅心火龍果基地、百香果基地、胡蘿卜基地,這為村里約800戶農民帶去了租金和就業的雙重收入。

年過六旬的潘金行負責打理400多畝的火龍果基地,他從村里聘請了20多位村民幫忙,柳亞妹就是其中之一,她在火龍果基地做雜工,每天能有90元的收入,以此補貼家用,緩解家庭經濟負擔。

夏季是火龍果的采摘季。基地引進的臺灣紅心火龍果,通過有機種植、生物防治、秸稈返田等環節,果實皮薄、果肉細膩、口感清甜,供不應求。潘金行告訴記者,除了果實暢銷,這火龍果開出的花,也是個“寶”,不僅能作蔬菜食用,還可以制成花茶、酵素,人氣頗高。“火龍果花茶泡水喝可降‘三高’,加工好后,一斤可賣到800元,且存放時間越長的花茶越醇香。”潘金行介紹說。

在基地邊的順安河畔,偶然間有一群小學生跑過。帶頭教師吳宗煌告訴記者,他是安柄小學的體育老師,學校操場因舞臺布置暫時無法使用,他便將學生們帶到此處熱身慢跑。“這里太美了,水清河綠,果蔬飄香,孩子們都特別開心。”吳宗煌說,不僅如此,夏日傍晚,這里還是村民的聚集地,涼風習習,聊天散步,十分自在。

眼下,基地周邊的綠化、彩化、人行步道等配套設施正在持續建設、完善。陳光美說,下一步,該村將大力發展集水果采摘、體驗鄉村風光、品農家綠色飲食為一體的農家樂鄉村旅游,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帶動群眾增收致富,助力鄉村振興。

記者手記>>>

鄉村振興也是 小農戶的振興

眾所周知,鄉村振興是包括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在內的全面振興。鄉村振興既是鄉村地區的振興,也是農業農民的振興。因此,從更微觀的角度看,鄉村振興首先要實現小農戶的振興,讓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接軌,更好地發展生產,實現持續穩定地增收,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通過實地走訪,記者發現,大部分小農戶都面臨著生產效率低下、市場觀念缺乏、產品銷路單一等問題。因此,從解決途徑看,實現小農戶振興,必須要通過股份合作、產業化經營等多種途徑,提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小農戶的帶動作用。借助互聯網平臺,將分散的小農戶聯合起來,優化農業生產要素配置,實現小農戶與多元市場需求對接。同時,降低農業生產經營成本,進一步調整和完善農業補貼,讓財政補貼更多更廣惠及農民群眾特別是小農戶。

責任編輯:黃仙妹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高新區舉辦“五個一”系列活動 慶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绥德县| 威远县| 阜阳市| 宿迁市| 孝感市| 贵州省| 河东区| 抚宁县| 延安市| 察雅县| 龙胜| 会昌县| 密云县| 合作市| 宁晋县| 湖口县| 泸州市| 五寨县| 蒙阴县| 蓬安县| 白朗县| 修文县| 揭西县| 郓城县| 湛江市| 隆化县| 长宁县| 卢龙县| 瑞金市| 禄丰县| 嫩江县| 民和| 江源县| 许昌市| 延安市| 平利县| 渭源县| 洛阳市| 德清县| 临西县| 旬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