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八年科技特派員林實談科技傳播:汲取時代養分 助力鄉村振興
海峽網5月15日訊 科技特派員在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福建閩江學院軟件學院院長林實教授有著八年科技特派員的經歷,他在基層服務中,增進了對國情的了解,并汲取時代養分。
在日前舉行的第二屆數字中國建設成果展覽會上,林實帶領團隊展示其在基層和西部實踐中解決問題,形成科技、傳播科技的成果。
2010年,林實受福建省委組織部的選派,成為一名科技特派員,到福州永泰縣擔任科技副縣長。在永泰期間,林實為了解決邊遠鄉村缺醫少藥問題,開始利用互聯網傳遞健康資源,普及健康知識,培訓村里的知識分子成為“健康自助員”,使得村民的常見病、多發病可以得到及時治療。
為了解決永泰縣等基層醫療機構招醫難的困擾,林實在永泰縣構建了“初級醫療聯合體”,將現有醫療人員進行柔性整合,實行“逐級聯網,科學幫扶”。
林實介紹說,在他“副縣長+科技特派員”雙重角色的助力下,永泰縣的醫療衛生科學決策水平也有了顯著提高。在分配醫療保障金時,林實一改從前單純依靠“經驗”的分配方式,根據統計數據對保障金進行科學規劃,將胃潰瘍等村民常見病納入慢性病醫保中,給予村民切實的醫療優惠,同時也避免了當時實施醫保二次補償帶來的疏漏。
在科技傳播中,人才培養是最重要的一環,為科技欠發達地區留下一支帶不走的“博士服務團”,是基層科技傳播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林實在廣西長壽村的實踐中看到了廣西地區發展“醫養結合”的可行性,通過在廣西醫科大學設立健康服務研究中心推動社工專業發展,為未來廣西醫養結合服務體系發展和人才積累打下堅實基礎。
從福建到廣西,再到寧夏,在中組部和福建省組織部人才計劃培養下,林實一路“西進”,不斷將自身的科技含量傳播到科技相對薄弱的基層和西部。
“在長達八年時間里,拋棄舒適、選擇堅持,不是憑借一時沖動,而是因為有滿腔熱血。”林實如是說。
就科技特派員制度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林實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建立專職科技特派員機制,加大特派員選派力度;二是要完善人才分類評價機制;三是建立合理補償機制,讓特派員政治上有地位,經濟上有補償,社會上受尊重。(詹托榮 鄧然)
責任編輯:黃仙妹
- 閩浙邊界15個鄉鎮 共謀鄉村振興2019-05-13
- 福州永泰:兩岸青年同心助力鄉村振興2019-04-23
- 鄉村振興,不妨導入混沌美學2019-04-08
- 南平市民宗局局長到司前鄉調研少數民族鄉村振興工作2019-04-03
- 福州羅源縣“青春筑夢·創響羅川”鄉村振興創業創新大賽側記2019-03-21
- 三明大田:“硒望之田”助力鄉村振興2019-03-12
- 全面推動鄉村振興 走好城鄉融合發展之路2019-03-04
- 福州:系統謀劃鄉村振興藍圖 扎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2019-02-20
- 14個項目入圍羅源鄉村振興創業創新大賽決賽2019-02-13
- 落實鄉村振興戰略 推動城鄉融合發展2019-02-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傅剛:一切為了聾生,守望特教事業2019-05-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