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石室巖上俯瞰綠蔭包圍的城區,高樓林立
海峽網12月14日訊(海都記者 唐明亮/文 馬俊杰/圖) 近日,莆田晉級全國文明城市后,又獲評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緊接著,在“2017中國生態養老發展高峰論壇”上,標準排名城市研究院聯合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對外發布了“2017中國養老城市排行榜50強”。其中,莆田以第41名的成績列入榜單,充分體現了近年來宜居環境建設所取得的成效。據介紹,這是標準排名研究院繼2014年、2015年、2016年之后第四次與中國健康養老產業聯盟聯合發布此榜單。
規劃綠心建設打造生態旅游新名片
據了解,最宜養老城市榜單重點選擇了空氣指數、醫療指數、交通指數、生態指數四個參考標準,加上宜居指數作為此次榜單的最終評判標準。其中,宜居指數占40%的權重,其余4個指數各占15%的權重。空氣指數主要指標來自于2016年度各城市優良天數,醫療指數主要指標來自于各城市三級醫院與城區常住人口的占比,生態指數主要來自各地森林覆蓋率和建成區綠化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莆田的空氣指數和生態指數均在此榜單中排名第二。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莆田城市綠心總規劃面積約65平方公里,運用生態環保手段,通過綠脈、水脈、文脈的生態修復,將荔林保護、城市綠化、綠道建設、內河整治、文化傳承有機結合,達到景觀和功能雙重修復效果。目前,已經修復生態軟性駁岸約10公里,保護荔枝林面積約150公頃、荔枝樹3萬株,建設景觀綠道約18公里,服務200多萬市民綠色出行,成為營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環境、養老宜居的一個關鍵要素。根據綠心北洋片區規劃,未來還將打造成莆田重要的生態保護地和“荔林水鄉”風貌保護地,集生態保護、文化旅游、水利科普、綠道騎行、都市度假、文創產業等功能于一體的、功能復合的“荔林水鄉國家公園”,將是莆田生態、水利、農業科普的戶外課堂,成為莆田市民乃至福建省的生態旅游新名片。
改善空氣環境出臺應對方法
記者注意到,如今在城區的各主次干道、工地、堆場等,都配備了噴霧車、灑水車進行抑塵、除塵作業,讓市民能夠自由地呼吸新鮮空氣。近年來,莆田已建成5個國控空氣自動監測站,實現空氣質量六項全指標實時監測。目前環境空氣質量數據已在莆田市環保局網站上實時發布,實現對荔城區、城廂區、涵江區、秀嶼區等四個區的城市環境空氣質量排名并公布,建立起空氣質量預報和重污染天氣預警體系。
此外,記者了解到,為切實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提高輕微污染天氣的防范和應急處置能力,今年來,市政府還出臺了《莆田市輕微污染天氣應對辦法》,將污染天氣分成4個等級響應,其中連續3個時段AQI在70~85區間時啟動輕微污染天氣四級響應;連續2個時段AQI在86~100區間時啟動輕微污染天氣三級響應;單個時段AQI在101~150區間時啟動輕微污染天氣二級響應;單個時段AQI在151~200區間時啟動輕微污染天氣一級響應。同時還建立起縣區政府、各相關單位互動聯系的微信群,用于在發生輕微污染天氣時,快速通知并啟動相關的應對措施,有效改善莆田的環境空氣質量。
責任編輯:陳錦娜
- 最新莆田新聞 頻道推薦
-
莆田仙游縣楓亭中心小學教育基金會成立2017-12-14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