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拗九節來臨前夕,嵐城鄉上樓村老人會也迎來了一場盛宴。昨日,區臺灣工作部攜手上樓村村委,與村里70歲以上的長者們共迎拗九節。來自臺灣臺北市文山區忠順里里長曾寧旖不僅為老人包水餃,還帶來了臺灣的社區建設經驗,嘗試融合兩岸特色,走出一條屬于上樓村的社區建設道路。
熱鬧:老人相聚吃水餃拉家常
志愿者與老人吃水餃拉家常
一大早,屋外大雨淅瀝,屋里暖意融融,上樓村志愿服務隊的志愿者們分為兩隊,開始分頭忙碌。有的采買食材,有的負責剁餡料,還有的負責包餃子。“你這個餃子包得不行呀,一看下水就會撐破‘肚皮’。”雖身為志愿者,但她們實為同村的鄉鄰,彼此互相熟絡,包餃子的同時,也不忘互相打趣。
而身著紅馬甲的志愿者中間,還多了一位特殊的身影,她就是臺灣臺北市文山區忠順里里長曾寧旖,受邀來嵐分享社區建設經驗。“臺灣沒有拗九節,我們過的是重陽節。一般是吃面線,以此祝愿老人健康長壽。”曾寧旖在臺灣擔任多年里長,有著豐富的社區管理經驗。正逢拗九節,曾寧旖與志愿者們一起動手,打算為村里的老人過一個溫馨節日。
志愿者們手腳麻利,不多時就一碗碗熱騰騰的餃子就端到了老人們面前。
“今天特別熱鬧,看到鄉親們也很溫暖親切。我們年紀大了,能聚在一起很不容易。”為了參加活動,76歲的村民丁章玉特地從福州趕回村里。老人們一邊吃著水餃,一邊拉著家常,“熱鬧”成了他們嘴里出現頻率最高的一個詞。
探索:社區建設中融入臺灣元素
寧旖和老人們在一起開心地吃著餃子
老人們吃得開心、笑得燦爛,活動才算有意義。這次活動的策劃中,曾寧旖完善了不少細節步驟。從老人會的裝飾布置,到與老人同桌共食。從接觸每一位老人,到與老人們拍手同樂。即使語言不通,曾寧旖也很快與老人們打成一片。“我們想把臺灣的社區元素,融入到上樓村的社區建設中,通過兩岸交流學習,讓上樓村的社區建設越來越好。”曾寧旖說,上樓村是一個淳樸的村落,與都市化的臺北有很大不同。因此,更需要保留傳統元素,走出屬于上樓村的特色社區道路。
面對老齡化社會日益嚴峻的養老問題,曾寧旖表示,社區養老是一個值得不斷探索的問題。“要讓老人們學會健康運動、健康飲食,才能保證老人健康長壽,生活幸福安全。”曾寧旖說,在臺灣的社區里,社區志愿者的任務包括健康講座、手工藝活動、專業疾病護理、關懷訪視、日托服務等等。
“上樓村第一次舉辦這樣的關愛老人活動,其實已經讓老人有了初步的參與感,還要慢慢形成機制,繼續強化活動的細節。”曾寧旖笑著說,上樓村是兩岸交流共建的“試驗田”。接下來還將通過對志愿者的不斷培訓,讓志愿者學會怎樣做服務、怎樣做好服務、怎樣做有效率的服務,為社區養老提供保障。
完善:發揮專長為社區添磚加瓦
去年12月,上樓村率先成立了我區首個社區志愿者服務隊。一個多月以來,每周一次的社區活動,讓志愿者們的配合越發默契。如今,已經發展到擁有80多名志愿者的小規模團隊,他們分成7個小組,定期在村里開展社區服務活動。
趁著老人們齊聚的契機,志愿者服務隊還為到場的老人開展“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預防”健康教育講座。上樓村衛生所村醫許燕是本次講座的主講人,她同樣也是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
“以前我對義工只有初步了解,也就嘗試著來當志愿者,想發揮我的專業特長。”許燕說,志愿者服務隊里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員,大家都是利用自己的空余時間,盡自己所能一起為社區建設添磚加瓦。
許燕介紹,上樓村衛生所平時免費為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一年一次免費全身體檢。今年準備對全村35歲以上的村民都開放一年一次的免費體檢,并引進心電圖、血尿常規、體重儀、眼底鏡等組合式診斷系統。
“這是我們第一期的健康講座,目前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缺少設備等問題,接下來我們會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我們的每次社區志愿活動。”許燕說。
責任編輯:林航
- 福建部署加快平潭開放開發 全力推動與臺灣深度融合2017-11-10
- 國內首個國際南島語族考古研究基地在平潭正式掛牌成立2017-11-08
- 【十九大時光】平潭:勇做開放開發先行者2017-10-23
- 平潭綜合實驗區8家企業獲評省級科技型企業2017-09-29
- 兩岸青年創意設計將落地平潭美麗鄉村建設項目2017-09-26
- 魅力嵐島:別樣的海島風情2017-09-26
- 驚艷!裸眼3D水幕藝術秀“嵐色之夜”在平潭綻放2017-09-25
- 于偉國:圓桌會議將深化中國與小島嶼國家的“藍色伙伴關系”2017-09-21
- 平潭臺創園助力兩岸青年互聯網創業2017-09-18
- 福建檢驗檢疫局六措并舉支持平潭國際旅游島建設2017-09-18
- 最新平潭新聞 頻道推薦
-
平潭澳前安置小區A2地塊:室外填土與管道鋪設2017-11-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