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九場)舉行,介紹南平的脫貧攻堅經驗
發揮“綠”優勢,小康路更寬
東南網12月29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張輝)28日,福建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九場)舉行,南平市作專場發布推介。作為山區、蘇區、老區,南平堅持綠色發展不動搖,立足豐富的生態資源,發揮“綠”的優勢,做出“創”的特色,用綠色擦亮脫貧攻堅底色,提高全面小康成色。
機制創新,打通“兩山”轉換通道
發布會上,順昌縣委書記邱建彬分享了“賣碳翁”們的故事。
順昌森林覆蓋率達80.34%,林地面積250萬畝,生態優勢顯著。如何把綠水青山轉換為金山銀山?順昌創新推出“一元碳匯”扶貧機制。
林業碳匯是通過造林、撫育經營等活動,吸收并固定二氧化碳。其間額外增加的碳匯量,經核定后可參與市場交易。“我們依托專業技術團隊精準測算出杉木、馬尾松、闊葉樹、毛竹等樹種的碳匯量,并上線銷售。”邱建彬說,“一元碳匯”項目指向建檔立卡貧困戶與貧困村,面向社會公眾發售,“通過微信掃碼,便可以1元10千克的價格認購碳匯”。過去的一年,“一元碳匯”為全縣90戶貧困戶增收30多萬元。
好生態如何賣出好價錢?南平持續推進機制創新,全力打通“兩山”轉換通道,不斷拓寬生產產品價值實現途徑。
生態銀行,是南平綠色創新的另一“代表作”。
浦城縣蓮塘鎮擁有萬畝良田,人文資源豐富。發布會上,蓮塘鎮山橋村黨總支書記徐芳忠帶來了生態銀行經驗:整合優化山、水、林、田等分散化資源,創新“政府+公司+加盟商+農戶”模式,實施規模化集約化生產經營。
蓮塘鎮十里蓮塘田園綜合體應運而生。該項目平整土地3000余畝,建成現代農田區塊,打造大型觀光主題公園,形成春賞千畝油菜花、夏觀百畝荷花、秋看萬畝稻海、冬品郁金香的景致,年吸引游客達20萬人次,帶動采摘、餐飲等年增長100余萬元。
早在2017年,南平便探索建設生態銀行,借鑒商業銀行分散化輸入和集中式輸出的模式,通過整合、優化自然生態資源,導入產業、項目、資金,形成規模化、專業化、產業化運營機制。如今,森林生態銀行、文化生態銀行、建盞生態銀行、茶業生態銀行、農業生態銀行等不同類型的生態銀行在閩北遍地開花。
品牌賦能,閩北貨成搶手貨
政和白茶春茶和夏茶茶青價格分別同比增長了85%和50%,直接受益農戶28萬戶,其中貧困戶1.05萬戶,戶均增收1.35萬元。
浦城大米、建陽橘柚、順昌蘆柑、建甌竹筍等農特產品價格分別增長了150%、80%、66%和36%。
……
原本養在深閨人未識的閩北貨成了供不應求的搶手貨,南平市委書記袁毅道出了其中的奧妙——品牌強農。
2017年,南平立足生態稟賦,確定了與綠水青山相得益彰的綠色農業、旅游、健康養生、生物、數字信息、先進制造、文化創意等七大綠色產業,高標準編制綠色發展行動綱要、七大產業規劃和配套支持政策。
生態為本,品牌先行。南平市決定打響“武夷山水”品牌。
“通過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檢驗檢測、統一公用品牌、統一宣傳營銷,讓好產品賣出好價錢。”袁毅說,在打造“武夷山水”品牌過程中,南平探索推廣了“品牌(公司)+集體+基地+農戶”合作模式,在“武夷山水”入圍企業與貧困村(戶)之間建立溢價增值分享機制,將順昌神農菇業、浦城旭禾米業等34家具有帶動貧困戶增收能力的企業納入消費扶貧目錄,推動帶貧企業和貧困戶農特產品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促進貧困群眾產品變商品、增產變增收。
經過幾年培育,“武夷山水”影響力逐漸擴大,品牌效應持續釋放。發布會現場,袁毅援引了建甌市房道鎮西際村貧困竹農的一句“土話”:“我們這里竹筍個大肉脆,原先沒有打響品牌,價格較低。打品牌給我們帶來了意想不到的驚喜,家鄉的竹山真的變成金山了。”
龍頭引領,構建利益聯結機制
綠色產業,是山區貧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法寶。但貧困戶普遍缺資金、技術,這時候,龍頭企業引領顯得至關重要。
“我們探索開展‘民企帶村’活動。”袁毅說,南平充分發揮企業在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等方面優勢,將產業有機嵌入鄉村,以工業反哺農業,帶動村集體增財、村民增收,形成了“公司+村辦企業”民企帶村“1+1”模式。
位于閩江源頭富屯溪上游的光澤縣鸞鳳鄉,在龍頭企業圣農集團帶動下,走上了產業興農之路。
2018年5月,鸞鳳鄉與圣農集團對接,簽訂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很快,圣農集團與中坊、油溪兩個貧困村,十里鋪村、上屯村、雙門、大羊、黃溪、高源6個困難村集體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光澤縣鸞鳳鄉黨委書記白子平說,在圣農集團的支持下,鸞鳳鄉的產業發展之路走上了快車道——投資1300萬元,在中坊村設立扶貧車間,由中坊村承包圣農集團雞腸子加工項目;幫扶十里鋪村成立物流運輸公司,由黃溪、油溪、高源、雙門及大羊村共同組建股份制運輸公司,并通過引進職業經理人、讓村集體企業承接業務、指定高管長效幫扶等方式,鞏固提升幫扶成效;支持十里鋪村成立首家村辦企業。
如今,鸞鳳鄉又有了新的產業發展構想。“我們計劃在‘十四五’期間,借助圣農集團打造千億產業集群的發展機遇,把全鄉15個村全部融入圣農集團幫帶,實現所有村村集體收入達50萬元以上,100萬元村集體收入村5個以上,并帶動村民和貧困戶穩定增收。”白子平說。
責任編輯:趙睿
- 南平2位入選2020“中國非遺年度人物”候選人名單2020-12-28
- 聯播+|總書記強調的這個重要尺度,關乎農民錢袋子2020-12-28
- 南平市檢察機關以國家司法救助改進社會治理方式2020-12-25
- 南平:101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實現“跨省通辦”2020-12-25
- 聯播+|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 習近平反復強調這四個字2020-12-24
- 習近平在今年地方考察中,對脫貧攻堅作出哪些重要指示?2020-12-24
- 全省公務員培訓管理者培訓班在南平舉辦2020-12-22
- 定格我國年度記憶 2020年度字詞揭曉2020-12-21
- 南平:織密“三張網” 激活“鄰”聚力2020-12-21
- 福建省委常委會召開會議,研究這些方面貫徹落實舉措2020-12-15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風游學記,千年元坑古鎮打造優秀傳統文化旅2020-12-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