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延平區太平鎮長萬水庫不遠的西山村,有一片百來畝的油茶林,8月的季節里,滿山青翠的茶樹掛上了一串串茶籽,油光發亮,散發出淡淡清香。
這片油茶林的種植人是延平區良生鼎豐家庭農場場主、西山村黨支部書記黃良生,他帶著我們順著南坪溪岔開的支流往長萬水庫走,一路上見到的溪水都是清凌凌的。“水質好了,空氣好了,茶籽也結得更多,前年榨出的油就700多斤,去年產量居然達到了3000多斤,預計今年還能更多一些。”黃良生欣喜地說。
長萬水庫位于太平鎮西山村,流域面積302畝,總庫容量為425萬立方米,是南坪溪流經曾厝、楊厝、西山、西后等4個行政村后匯集而成。2017年前,由于養殖廢水直排、生活垃圾亂丟,水庫污染問題嚴重,成了劣Ⅴ類的“臭水”,被群眾稱為“巨型化糞池”。
2017年,延平區全面打響整治畜禽養殖污染攻堅戰,在實現截污控源,水庫上游及周邊生豬養殖場全面拆除削減生豬存欄16.9萬頭的同時,采取了一系列的護水措施,全面落實“河長制”,嚴格履行河流保護管理責任,加強綜合治理和污染源排查,同時引進環境管理公司,對長萬水庫同步開展水體修復工作。
水庫的主要入庫溪流,均設常規監測斷面,由延平區生態環境局監測站定期監測,2018年至今,水庫水質逐漸穩定在Ⅲ類,摘掉了“臭水”帽子,這一庫“死”水又“活”了過來。
水活了,村民有了新追求。“環境好了,大家在村里合作社種植鳳尾菇、木耳和油茶,感覺更有干勁。”西山村村民陳老伯說,好山好水養出來的好菇好茶籽,都不愁賣。閑暇之余,大伙到村級組織活動場所聊天,到小公園健身,在外的年輕人還會帶著孩子回來過周末,感受這里的清新空氣。有人嗅到了商機,還想著跟鎮里簽合同,租下整個長萬水庫,養殖生態魚。
“目前,長萬水庫水體綜合治理項目已完工,由原來的劣V類水質提升至目前Ⅲ類水標準,水體發臭問題得到根本上的解決。下一步,太平鎮將推進長萬水庫及南坪溪的長效監管機制,確保水質持續向好。同時,積極爭取資金,不斷推進長萬水庫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工作。”太平鎮黨委宣傳委員陳娟介紹,“再過兩三個月就到了采茶籽的季節,游客可以來此欣賞漫山遍野的茶花,還能體驗用蘆葦稈吸食茶花蜜的野趣。(練劍青)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南平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六屆福建文創獎南平推介會系列活動啟幕2019-08-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