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章村村民在采摘茶葉。
在2023年南方(周寧)高山馬鈴薯種業與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各方游客品嘗“周寧有鯉”深加工產品。
土豆酥、桔餅、炒米、百香果蜜餞、鐵皮石斛……日前,周寧縣浦源鎮鯉魚溪景區,一件件包裝精美的周寧農產品引得游人駐足品嘗、購買。這些農產品有一個共同的品牌名稱——“周寧有鯉”。
“在這里不僅可以欣賞鯉魚溪風光,還能買到優質、生態的周寧土特產,真是不虛此行。”來自浙江的游客翁婧倩說。
周寧九山半水半分田,盛產各類特色農產品,但是由于地處偏遠,這些“寶貝”一度藏在深山無人知。近年來,縣里立足農業特色和發展優勢,著力打造一批市場影響力大、競爭力強的農產品品牌和區域公共品牌,助力周寧農產品抱團“出圈”。
變資源優勢為品牌價值
走進周寧縣瑪坑鄉首章村生態茶園,成片的茶園綠意盎然,工人們正忙著對茶樹進行修枝、除草,為來年茶葉穩產打下基礎。
“過去,茶葉沒有品牌,高品質也賣不出好價格,茶產業產值較低,群眾增收難。現在不一樣了,今年,我們村年產干茶15萬公斤,產值超過400萬元。”首章村黨支部書記陳桂清說。
作為產茶大縣,周寧縣苦練“內功”,引導企業、農戶樹立市場意識和品牌意識,持續推動“周寧高山云霧茶”公共品牌打造,發布“周寧高山云霧茶”團體標準,完善獎勵機制,促進茶葉品質提升,提高茶葉美譽度。
打造一個品牌,發展一方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目前,該縣茶園面積10.7萬多畝,毛茶產值5.18億元,全產業鏈產值15.13億元,2022年“周寧高山云霧茶”區域公共品牌價值達7.39億元。
綠色賦能、品質為王、品牌鍛金。背靠良好的生態資源,周寧縣大力發展“3+N”農業特色產業,以“建基地、扶龍頭、創品牌、促增收”為發展思路,及時挖掘、整合縣域特色產品資源,推進特色農業邁向品牌化。
截至目前,全縣累計通過“三品一標”認證農產品12種,周寧高山馬鈴薯、周寧純池小徑筍、周寧高山杜鵑等7件農產品成功申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有了‘地理標志’加持,銷售渠道拓展、議價能力等方面更有優勢。”福建天藍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王永光說,2012年,他返鄉創辦了福建天藍藍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目前,該基地已收集杜鵑花優良品種200余種,實現年產杜鵑花盆栽10萬盆。
從“單打獨斗”到抱團發展
在周寧有鯉投資有限公司,一個個軟糯香甜的蜜薯經過分揀、包裝、裝車,準備發往福州、廣州等地。
“大戶都有固定商家對接,不愁賣不出去,但許多小散戶卻找不到銷售渠道。通過收購散戶和合作社的農產品,能夠擴大原有銷路,增加村民收入。”周寧有鯉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曉敏說。
“十個品牌記不住,一個品牌能叫響。”經過一系列調查研究,2021年9月,周寧縣對外發布了首個農特產品公共品牌——“周寧有鯉”及Logo。這意味著,該縣眾多農產品有了統一的公共品牌。
“通過建設縣域公共品牌,將更加有效地整合我們周寧的農產品品牌資源,真正使農產品從多而散、小而弱向簡而精、大而強轉變,實現周寧農產品的系列化、標準化和規范化。”周寧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黃瑞寶說。
“周寧有鯉”品牌創立后,該縣進一步加強了線上線下營銷渠道建設,與鄉鎮特色產業、企業品牌齊頭并進,助推縣域農業產業鏈條搭建。通過統一品牌、統一包裝、統一品控、統一服務,周寧帶動全縣加工企業與全國終端銷售商精準對接,從種植端、加工端、銷售端提升整條供應鏈的產品供給、品控和服務水平。
日前,在周寧縣東紅農業專業合作社里,一排排獼猴桃藤架根根豎直,十幾名村民穿梭其間,除草、施肥、剪枝……現場一派繁忙景象。
“多個平臺多條路,借助‘周寧有鯉’公共品牌,我們獼猴桃的辨識度、信譽度都有了明顯提升,今年15萬斤獼猴桃供不應求。”合作社負責人劉松彬說。
截至目前,該縣已有20多家企業與“周寧有鯉”區域公共品牌合作,抱團發展勢頭正勁。
“接二連三”提高附加值
土豆面、馬鈴薯奶酪球、高山云霧茶……點開“周寧有鯉”微信商城,各式各樣的周寧特色農產品映入眼簾。“每月線上銷售額有20多萬元,市場反響非常好!”黃曉敏說。
周寧縣以周寧有鯉投資有限公司為平臺,加強農特產品加工、包裝、銷售等各環節延鏈、補鏈、強鏈,增加農產品附加值。目前,該公司已開發“周寧有鯉”農特產品及包裝設計80余款,涵蓋周寧特色茶點、堅果果脯、晚熟果蔬等八大系列。
日前,在福州市舉行的第二屆福品博覽會現場,周寧縣展位上人潮涌動,馬鈴薯深加工產品、晚熟葡萄、獼猴桃等一系列周寧好物映入眼簾。
“讓‘周寧有鯉’走出周寧,被更多人熟知,是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黃曉敏介紹,周寧有鯉已連續3年前往浙江溫州、福州三坊七巷等地舉辦“鯉鄉福境·云端周寧”等文化旅游宣傳推介會。
開通“周寧有鯉”微信商城、淘寶企業店、抖音店等13條線上購買渠道,品牌賦能推動特色產業轉型升級;在福州、寧德等地入駐“周寧有鯉”逾15家形象展廳、展柜,蹚出發展“新路子”;助推特色文化創新與發展,設計有關“周寧有鯉”文創周邊20多種……周寧縣不斷擴大“周寧有鯉”品牌效應,推動“土特產”走出大山,走進市場。
“如今,通過‘周寧有鯉’公共品牌‘背書’,農產品平均溢價可達20%。今年,‘周寧有鯉’品牌農產品總銷售額預計可突破500萬元。”黃曉敏說。(本報記者 單志強 通訊員 李何穎 鄭文敏 文/圖)
責任編輯:趙睿
- 周寧縣:一線找門路 強村好致富2023-11-27
- 福建周寧:高山“涼氣候”催生花卉“熱產業”2023-11-23
- 周寧:科學輪作套種“探”出致富新路2023-10-31
- 周寧:理論武裝既“入耳”又“入心”2023-10-20
- 周寧縣:增加園區“含綠量” 提升產業“含金量”2023-09-05
- 周寧:火龍果喜獲豐收 游客采摘歡樂多2023-08-24
- 聞令出擊 擂鼓再戰 周寧公安夏夜巡查宣防進行時2023-08-16
- 周寧禮門鄉:山鄉留住客 美景變財富2023-07-14
- 張曉輝:追尋“銀王”足跡 傳承銀礦文化2023-07-11
- 周寧縣:破解農村公路改造瓶頸 “四好公路”帶旺百業發展2023-07-10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這里味道“鼎”好 福建省巾幗電商直播活動走2023-12-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