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在閩威實業加工車間內加工鱸魚。 王婷婷 攝
前不久,位于福鼎市店下鎮巽城村的福建閩威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閩威實業”)鱸魚養殖基地,新一年水產養殖季開啟,養殖戶陳伯輝向網箱中撒下一把把魚食,一口口連片排列的黃色網箱內,肥碩的魚群歡騰雀躍,紛紛躥出水面搶食,激起層層水花。
“這些年,除了向閩威購買魚苗外,在養殖過程中,我們還可以得到閩威實業的技術指導,養好的成品魚再經合作社由閩威實業統一收購。‘一條龍’服務,讓我們可以專心養好魚。”陳伯輝說。如今,他共養殖6口大網箱,每口大網箱年產近60噸成品魚,年純收入可達三四十萬元。
去年底,中國質量協會發布2022年全國質量標桿名單,閩威實業憑借“實施海洋食品產業鏈精準協同質量管控經驗”榮膺“全國質量標桿企業”稱號,是上榜的唯一一家海洋食品企業。
作為閩東重要的海水網箱養殖基地、中國海鱸魚育種領域的龍頭企業,閩威實業近年來依托地處“中國鱸魚之鄉”福鼎的區位和水產資源優勢,采用可持續的優良種苗培育、生態化的養殖技術、自動化的加工模式,打造“高值化魚全產業鏈”,讓桐江鱸魚游向全球。
上世紀90年代末,閩威實業從青島空運回5萬尾北方鱸魚苗養殖,成活率高達60%,北鱸南徙實驗成功,大大提高福鼎鱸魚的品質。此后,啟動“南魚北調活水船”工程,與中國工程院雷霽霖院士合作研究“花鱸生殖調控育種技術”獲得成功,研制離岸智能抗風浪深水網箱,逐步實現規范化、現代化養殖。
“閩威一共有3個基地,帶動4000多戶養殖戶增收。像巽城村的基地共有20口大網箱,以鱸魚養殖為主,訂單接連不斷。”閩威實業養殖基地負責人姚正銘介紹,該基地位于咸淡水交匯處,水質好,配備國內院校研究所專家開展養殖技術攻關,養殖時再精選強壯魚苗,養殖的鱸魚孵化率高、抗病性強、存活率高、口感好,各項指標可達到刺身魚的標準。
如今,閩威實業每年培育優質魚苗超1億尾,占全國市場六成,并帶動福鼎全市鱸魚養殖面積發展至11.5萬畝,構建起包含鱸魚發展規劃、標準化生產流程、品牌建設、知識產權維護、良種優化繁育、魚病防控、質量安全檢測等的鱸魚產業支撐體系。
福鼎市也被授予“中國鱸魚之鄉”稱號,桐江鱸魚先后獲得地理標志注冊商標、中國農產品百強標志性品牌、福建十大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等資質,2020年9月還成功拿到進入歐洲市場的“入場券”。
記者走進閩威實業加工車間,工人們忙碌不停,去鱗去鰓、魚身改刀,再轉至超聲波機器清洗,去除腥味,保證之后的預制菜口感。
“去年開始,我們進入預制菜新賽道,采用現代化技術活魚處理,研發調理海鱸魚等系列產品,鎖住魚肉的營養物質,為消費者帶來健康、美味、便捷的食品體驗,深受市場歡迎。”閩威實業生產部主任鄭其鋅說。
在取得良好養殖成效的同時,閩威實業一直專注于各類休閑食品研發,全國首創鱸魚魚松、魚脯、魚脆3款休閑食品精深加工技術,成功研發“去刺魚”系列、“調理海鱸魚”系列、膠原蛋白肽新品等新產品,建設現代化、規模化精深加工生產線10條,可加工預制菜、休閑食品等30余種,產品進入全國各大水產品批發市場、大型超市和電商平臺,年產值可達6億元。
好產品“出圈”,離不開科技創新。多年來,閩威實業與科研院所、高校建立產學研合作,建有國家海水魚體系漳州綜合試驗站、國家級學會創新服務站、福建省花鱸育種重點實驗室、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等科研實驗平臺,邀請國家海水魚體系首席科學家關長濤等34名國內水產領域的權威專家組成“閩威智庫”,圍繞海水魚優種繁育及相關產業鏈延伸等多項課題開展研究。
福鼎市海洋與漁業局局長林德就表示,福鼎將繼續強化“中國鱸魚之鄉”等區域公用品牌、“桐江鱸魚”地理標志產品以及著名商標培育力度,力爭到2025年,海洋經濟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將海洋資源優勢逐步轉化為經濟優勢、高質量發展優勢。(本報記者 范陳春 通訊員 王婷婷)
責任編輯:趙睿
- 福鼎:深耕“土特產” 做出大產業2023-04-03
- 首屆中國白茶交易大會在福鼎市點頭鎮開幕2023-03-31
- 海峽兩岸各民族相聚福鼎歡慶“二月二”會親節2023-03-24
- 福鼎市:“舊巢”引“新鳳” 閑地變熱土2023-03-24
- 國內首個10公里國家級路跑賽事落戶福鼎2023-03-16
- 福鼎市漁排養殖戶們在漁排上投放大黃魚苗2023-03-02
- 福鼎柏洋:“明星村”再“出圈”2023-02-22
- 福鼎市福供云廚項目竣工2023-02-13
- 福鼎:“技改+智造”提質又增效2022-12-12
- 福鼎市沙埕鎮:科技做支撐 增收動力足2022-11-14
- 最新寧德新聞 頻道推薦
-
鄉愁有歸處——文創賦能鄉村振興的屏南實踐與2023-05-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