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漳州漳浦縣北江村養殖戶林桂全的家中,工人們正忙碌著清池換水、投放餌料,查看新品種鮑魚苗——新鮑的生長情況,自從養殖了由鮑之家團隊培育開發的新鮑,林桂全家新增收益141萬元,不僅舊房換高樓,實現了致富夢,還成為遠近聞名的鮑魚養殖大王。
立處于閩東南沿海的漳浦縣,自古素有“金漳浦”之美譽,因其地域條件的得天獨厚,是福建乃至全國最大的鮑魚苗種生產集散地之一。依海而立,因海而興。接手父親林明義產業的“漁二代”林昕哲在與鮑之家團隊三年的調查和研究后,成功培育出優良性能的鮑魚幼苗,新鮑苗不僅比普通鮑苗價格更優、生產效益更好,也為漁民養殖鮑魚苗帶來了致富新希望。
黨建引領,孕育創業平臺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以培養“適應社會需要”、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發動黨委牽頭主導,建設“學生支持服務中心”,強化學生創新創業工作,通過廣普式教學體系、嵌入式培養體系、鏈條式孵化體系、融合式轉化體系及交流式引導體系的“五系”聯動,把創新創業創造教育實踐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在此過程中,吸收臺灣高校的創新育成教育經驗,通過兩岸高校聯合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閩臺合作特色的創新創業創造教育模式。
依托學校平臺資源,鮑之家攜手福建農林大學海洋研究院狄桂蘭博士通過漁村實探,聯合開展研究,挑選優質品種鮑魚進行育苗實驗,鮑之家團隊以漳州市漳浦縣為育苗基地,借由本地適宜鮑魚生長的育苗環境以及鮑之家團隊成立的專業育苗技術環境。堅持技術創新,解決鮑魚畏熱、生長速度緩慢的問題。至今,鮑之家已申請1個商標、2項發明專利和6項實用新型專利,在育苗、鮑魚活體運輸、加工、飼料等方面的技術進步以及鮑魚養殖產業相關的制度保障均走在全國前列,為古雷北江村養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動力和保障。
“1+2+N”模式,種出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離不開產業振興,為破解鮑魚產業發展難題,鮑之家團隊通過創新“1+2+N”振興模式,通過1家公司(福州速檢科技有限公司)、2家研究院(福建農林大學海洋研究院)、鄉村振興研究院和N家高校(福建農林大學、閩江學院、廈門大學、福州大學等高校),利用各方資源,形成資源共享,打造出種苗創新——智慧養殖——特設營銷——多方發展四維度“鮑之家”品牌,為養殖戶提供優質的種苗、以及養殖資金、技術服務。在此基礎上,鮑之家團隊通過線上線下售賣模式融入鮑魚產業,幫助實現養殖戶零資金,低風險創業,最終打造出以企帶村、以村促企、雙向聯動的產業模式。為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截止至22年底,鮑之家團隊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助力北江村實現鄉村振興目標,成功改善鄉村經濟結構,依托灘涂、漁港、岸線等優勢資源,通過完善漁港碼頭配套、水產科技推廣等舉措,持續培優做強以鮑魚育苗等產業,助推育苗產業轉型升級,成功打造出漁民能端著養殖產業的“金飯碗”。
此外,鮑之家團隊還與學校共同舉辦主題為‘教育和鄉村振興’的企劃會議,參與人數到達2100余人,并以此為基礎,通過數次鄉村的走訪,直接參與志愿公益累計幫助村民247余人。
未來,鮑之家團隊將繼續通過技術專利革新與高校企業合作融合,全力抓好資源優勢,依托福州墨爾本理工職業學院作為福建省鄉村振興研究會的會員單位優勢,發揮校內數字文旅國際產創融合示范基地、國際休閑與酒店研究所等平臺作用,以及省內日趨完善的鄉村產業道路,在以“1+3”模式在文旅、信息技術和醫藥方面做出新的突破,持續探索鄉村發展路徑,形成產業支撐、人才集結、項目驅動的推動機制,打造鄉村振興“北江村樣板”,實現校內校外創業力量協同發力,在推動智慧漁業發展打造鮑魚經濟的基礎上,以創業帶動就業,促進畢業生就業創業質量不斷提升,更好地提升學校創業項目的社會價值。
責任編輯:趙睿
- 首屆連江鮑魚產業戰略發展大會舉行2023-05-10
- 福州連江:“南鮑北養” 12億粒鮑魚轉場北上2023-04-21
- 福建連江:海上“春耕”忙 鮑魚迎來投苗季2023-04-10
- 連江20億粒鮑魚苗種陸續入海2023-03-14
- 海關查獲一起涉嫌利用跨境客車走私鮑魚進境案2023-03-07
- 從鮑魚口糧到網紅新寵 連江海帶苗身價倍增2023-02-14
- 20億粒!福建連江鮑魚寶寶“分班”忙2023-02-01
- 連江“耕海”:左手播種 右手收獲2023-01-31
- 福建連江:探索鮑魚深遠海養殖模式2022-12-16
- 環馬祖澳濱海旅游區新增打卡點 鮑魚殼上建起房車營地2022-12-16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高新區:讓垃圾分類成為低碳生活新時尚2023-06-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