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網9月21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黃金蘭 沈瑞芳 康哲力)9月20日上午,閩南師范大學舉辦閩南文藝集錦展演,師生共同演繹具有閩南韻味的閩臺傳統藝術,展現學校開展閩南文化藝術實踐和學術研究的成果。
大鼓賀盛世,涼傘舞華章。展演活動在閩南師大舞蹈團帶來的漳臺最具特色的民間舞蹈《金鼓迎賓·大鼓涼傘》中拉開序幕。緊接著,閩南師大特聘教師、著名剪紙藝術家張崢嶸帶來剪紙表演《情系金剪》,舞臺上舞者的表演與藝術家輕快的金剪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木偶學會帶來的《群偶獻瑞》則展現了閩臺“布袋木偶、提線木偶、杖頭木偶、軟體木偶”四大木偶。其中,布袋布偶第一次把大鼓涼傘的演出形態搬上舞臺;凌波仙子杖頭木偶靈動飄舞,情景相生;武將對打、媒婆搖扇、小沙彌敲木魚等布袋木偶和提線木偶詼諧逗趣,變臉絕活特技更是讓大家一飽眼福,表演者精湛的技藝把展演推向高潮,贏得陣陣熱烈的掌聲。隨后,閩南師大錦歌表演隊帶來錦歌彈唱《凌波情》,優美流暢的曲調傳唱著古樸典雅的兩岸鄉韻;文學院唐音吟誦社、泠音琴社師生帶來閩南語詩詞吟誦《游山西村》《長相思》,娓娓道出閩南的鄉音古韻。最后,福建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地——閩南師大閩臺傳統戲曲(歌仔戲)文化傳承基地師生帶來歌仔戲表演《十八相送》,師生們用優美動聽的唱腔再現了《梁山伯與祝英臺》選段《十八相送》的經典神韻。至此,演出圓滿落幕。
閩臺民間藝術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內容,是兩岸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近年來,閩南師大充分挖掘閩南文化資源,積極構建國內外唯一的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完整的閩南文化與兩岸交流研究人才培養體系,把閩南文化融入辦學和育人全過程,以閩南文化為紐帶,積極促進兩岸交流與融合發展。本次閩南文藝集錦展演以“弘揚閩南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共圓中國夢”為主題,由閩南師范大學辦公室、黨委宣傳部、閩南文化研究院共同主辦,展演旨在讓更多人了解閩南文化,推動閩臺文化交流與合作,共同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漳州:創設有思想、有溫度、有色彩的“身邊黨2020-09-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