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萬利達的生產車間,環境干凈整潔,鮮見忙碌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高速運轉的機器。
走進廠區,偌大的生產車間里,機器運轉,卻見不到幾個工人;流水線上,全視覺貼片機等設備一字排開,精準快速把一個個主板送往下一道工序。這是記者日前在漳州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制造基地看到的場景。
自1984年創辦后,萬利達從校辦企業一步步成長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全國首批103家創新型試點企業”,成為“漳州十大名片”之一,在漳州民企占據重要位置。
近年來,萬利達致力于轉型升級和產品的研發創新,已完成從傳統制造轉向了智能制造的轉型,年產智能終端設備超過700萬臺,產品遠銷歐美等十多個國家。
“智能”制造 開啟轉型升級之路
大多數人對萬利達的認知還停留在VCD、DVD、小家電上。實際上,近年來,萬利達與時俱進,逐步完成了企業的轉型升級。目前已形成以機器人、智能顯示、智能控制、智慧教育、智慧辦公等智能終端設備為主的多元化產業集群。
“萬利達已成為一家創新驅動型企業。”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賴建榕接受采訪時說,“傳統生產方式效率低下,后勁乏力,向智能制造方向轉型升級是企業發展必走之路。”
難點即是發力點。萬利達打破原有的產業結構和客戶結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我們不再是一家單純的消費電子產品制造企業,而是一家智能終端產品整體方案的提供商、供應商。”賴建榕說。
“未來一定是人工智能的時代。”賴建榕保持敏銳的市場嗅覺。近三年,萬利達全面布局“傳統產業+人工智能”發展戰略,把人工智能的基因注入到傳統產品里面來,讓傳統產業煥發出新的生機,創新研發了激光投影儀、智慧校園等十多款新型科技產品。
去年,萬利達新開發一套無紙化智能辦公系統,該系統可實現多屏互聯互通,一臺主機能支持100臺平板電腦同屏播放,還集成了云筆記書寫、文稿演示、視頻會議、投票表決等四大功能。“這款無紙化智能辦公系統目前在全國沒有同類型產品,全國范圍內已有十幾家企事業單位正在裝配、使用。”該公司副總經理陳源透露說。
目前,該公司開發的“智慧校園”,將基礎網絡、云平臺、教學工作、學習生活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機結合,今年也已進行推廣銷售。
車間“大腦” 實現智慧管理
經過幾年努力,萬利達一步步向世界頂級制造企業邁進。如今的生產車間,環境干凈整潔,鮮見忙碌的工人,取而代之的是高速運轉的機器。
走進萬利達二樓車間,該公司開發的E-SOP系統,實現一鍵下發,排拉自動分配,視頻指導等等功能,實現了SOP的無紙化、版本、上崗管控;自動包裝流水線、投影儀測試自動流水線、AGV運輸系統、工業園軌道運輸系統,提高測試精準度,解放人力……
在轉型升級發展的道路中,萬利達始終專注內生動力的培育和提升,持續加大智能制造方面投入,每年都投入上千萬元資金做設備升級與更新換代,不斷提升工廠的自動化程度和信息化水平。
在車間的MES(智能制造執行系統)屏幕上,以MES為中心的智能化管控系統正對計劃調度、生產物流、工藝執行、過程質量、設備管理等生產過程各環節及要素進行實時監測,確保每個工序的正常運轉。“通過MES制造執行系統,可實現生產全程可追溯。”萬利達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長宏介紹說。
在互聯網的驅動下,工廠生產實現了數據在自動化設備、信息化系統之間按照人的意愿進行有序流動,將整個車間打造成軟硬一體智能中央控制平臺,最終達到優質、高效、綠色、低成本的生產模式。“這猶如給工廠裝上了‘大腦’,最終實現‘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慧化’ 。”林長宏說。
一個又一個自動化、信息化開發項目,讓人感受到萬利達正在工業4.0方面急速的發力。2018年,萬利達順利通過安全生產標準化、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兩化融合管理體系、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OHSAS18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
工匠“孵化” 驅動科研發展
二樓車間,該公司自主研發的首臺平板電腦MMI自動測試設備正在工作。這道工序是產品出廠的重要環節,用于平板電腦專業的圖像、聲音、傳感器、觸摸屏等其他全功能檢測。
“該設備填補了平板電腦自動測試的空白。”公司制造總監周志輝說。在技術攻克那段時間,周志輝帶領著他的研發團隊,經常主動加班到深夜,“進行了多達十幾種方式的測試。”
這樣的故事在萬利達屢見不鮮。
萬利達作為一家研發驅動型的高科技企業,擁有研發人員200多人,對技術研發腳步從未停歇。每年,萬利達投入技術研發和產品創新的費用5000萬元,為產品創新提供了強大支撐。截至目前,該公司研發團隊共開發了364項新產品,擁有專利45項,研發出自動化稱重控制系統,開發E-SOP平臺等。2014年至今,萬利達已有23項創新設計在省、市舉辦的“五小”創新項目評審中獲獎。
“萬利達有兩大戰略,一個是智能制造戰略,另外一個是人才戰略,人才對企業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賴建榕說,萬利達非常注重人才儲備,每年到985、211高校招聘,并加強校企合作,如與漳州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成立“萬利達學院”,與南靖一職校聯合舉辦年度校企合作在職員工技能培訓班、技能鑒定考試;與福建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聯合創辦“二元制”校企協同育人試點班。
“‘工匠精神’是‘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的內生動力,而企業車間則是‘工匠’重要培訓陣地。”陳源說。在這里,猶如一所“工匠學堂”,接納著技術能手、新生代藍領等不同的群體,創設一線技術工人成長的環境,鼓勵他們鉆研技術、深耕于業、勇于創新。“最終孵化出新時代‘工匠’。”⊙閩南日報記者 陳小玲 吳明暉 陳曉云 通訊員 游雪慧 實習生 陳宇彬 文/圖
責任編輯:海凡
- 渠道全覆蓋 “漳州通”APP正式上線IOS端2019-05-18
- 南靖高新園萬寶機械:引進先進設備提升生產效率2019-05-17
- 發改委:第四批混改試點企業共160家 央企107家2019-05-17
- 減稅降費如何產生“化學反應” 福建企業用賬單給答案2019-05-17
- 福州海關3項制度創新成果將在全國復制推廣 2019-05-17
- 郵儲銀行上杭支行著力提升企業金融服務2019-05-16
- 漳州推進消防設施改造和電動車充電樁建設2019-05-16
- 廈門創新集成電路保稅監管模式獲海關總署批復全國首創2019-05-15
- 福建自貿:“銀稅互動” 納稅信用就是貸款信用2019-05-15
- 福建自貿:海關稅款同業聯合擔保 企業可先通關后繳稅2019-05-15
- 最新漳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國旅游日 漳州發行首張全域旅游惠民年卡2019-05-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