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30日訊(海峽導報記者 陳金龍 通訊員 陳胤蓉)為進一步提升無物業管理小區的管理水平,近日,廈門市建設局制定了《“大物業”管理模式工作指引》,探索引入“大物業”管理模式,推動黨建引領下無物業小區逐步實現從“社區管”到“居民自管”再到“有物業管”的發展新路徑,有效解決部門與部門、部門與街道之間管理交叉問題,構建小區長效管理機制,進一步改善居民的生活品質。
物業“肥瘦搭配”捆綁打包各類服務資源
該工作指引提出,“大物業”管理范圍打破了邊界壁壘,將無物業管理住宅小區、獨棟房屋、公共建筑等進行整合,并延伸公共市政服務,將周邊市政道路、街區合并規整,形成“大物業”管理范圍,以“全域治理”理念,推動實現小區圍墻內和圍墻外管理全覆蓋、服務無死角,人財物更集約、管理服務更高效,降低管理單位成本。
如何推動“大物業”管理模式,工作指引給出了建議,主要為物業“肥瘦搭配”模式、城市管理運營模式、“投建管”一體化模式。“肥瘦搭配”就是要將市、區兩級市政物業資源、街(鎮)兜底無物業管理小區的環境衛生、秩序管理等購買服務資源與無物業管理小區的管理進行捆綁打包。
城市管理運營模式即在物業“肥瘦搭配”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公共服務資源、空間資源服務、城市綜合執法、應急輔助管理、招商引資、建設開發等資源,通過搭載智慧管理平臺,整合全區域物業數據資源和設備,運用人工智能、5G、物聯網等技術優勢,完善巡查、采集、分撥、處置、分析研判的閉環管理體系,解決政企之間的信息化平臺融通和數據壁壘問題,實現轄區物業管理全時段監管,為城區治理決策提供智能支撐,讓城市管理治理更精準高效。
工作指引還提出,可結合廈門市大力推動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積極引入社會資本實施投資、改造、管理一體化模式,通過推動老舊小區及其周邊片區改造提升,降低后續管理維護成本。另外,該模式重點對整合出的存量資源進行盤活再利用,因地制宜完善養老、托育、助餐、停車、便民市場、便利店、充電設施、智能快件箱(智能信包箱)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收益反哺“大物業”管理單位,實現“自行造血”、良性運轉。
“大物業”試行期間或暫不收費“先嘗后買”
工作指引鼓勵“大物業”管理單位在試行期間,采取“先嘗后買、共建共治、長效管理”的方式,對無物業管理小區“只服務、不收費”,讓居民感受到物業服務為生活帶來的改善作用。
在推進期,由居民自治組織牽頭,街(鎮)指導,按照“小區公共收益補一點、居民再出資一點”的方式,引導居民形成共識,組織業主共同決議,依法依規與“大物業”管理單位簽訂物業服務合同,以適當收取物業服務成本的計費方式,逐步培養居民“花錢買服務”意識。
在成熟期,“大物業”管理單位可推動業主共同表決,以符合市場行情的物業服務標準收費,實現良性循環。
為指導和督促“大物業”管理單位不斷提升服務水平,街(鎮)等相關業務主管部門應建立考核機制,以“擴大管理覆蓋率、提高物業收費率、提升居民滿意率”為目標,綜合小區文明創建、星級評定、物業服務收費率、居民滿意度等情況制訂相應考核標準,定期對“大物業”管理單位實施考核。考核結果與政府以獎代補金額、企業和項目經理信用評價、評優評先等掛鉤。
在組織保障方面,該工作指引提出由各區人民政府牽頭,鎮(街)具體推動實施落地,啟動初期,在廣泛征求民意后先試點實施,逐步總結經驗,再行大范圍實施。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廈門市物業管理綜合平臺上線 小區公共收益可網上查看2021-07-14
- 福州出臺“四定”機制規范 提升物業管理2019-12-05
- 福州臺江區探索“民非”組織參與物業管理 提升居民獲得感2019-09-02
- 莆田市探索物業管理“一站式”糾紛化解機制2019-07-09
- 加強小區物業管理 莆田市政協召開專題協商議政會2019-06-27
- 短租管理和營銷公司GuestReady完成600萬美元A輪融資2019-06-19
- 老舊小區物業管理缺位 “紅色物業”破解難題2019-06-06
- 福建立法化解物業管理三大難2019-04-28
- 寧德貫徹落實省物業管理條例 “老大難”問題有望破解2019-02-12
- 泉州抽評100個住宅小區 泉港區成績最差2019-01-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學校家庭教育骨干教師培訓啟動儀式在廈2022-08-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