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取得十余項國家專利 他們是廈門“芯”速度的幕后功臣
中建二局以高科技、高工藝的嚴格要求,圓滿完成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建設。
海峽網訊 (廈門日報 文/本報 記者 林路然 圖/受訪者 供圖)改革開放40年,集成電路產業已成為我國加快制造強國建設的重要推動產業。作為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廈門更是在集成電路產業發展中高歌猛進。在翔安火炬高新區,聯芯集成電路制造(廈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芯公司”)是當之無愧的行業明星——它是目前大陸已投產的技術水平最先進、產品良率最高的12英寸晶圓廠,令越來越多的電子產品跳動起“廈門芯”。
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建設的成功離不開中建二局的大力支持。在工期緊、投入高的雙重壓力下,中建二局以高科技、高工藝的嚴格要求,圓滿完成工程建設,為廈門邁向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重鎮發揮了重要作用。
提速度
為提升施工效率他們顛覆傳統從上往下施工
直到2016年4月1日聯芯公司生產機臺順利搬入廠房,中建二局項目團隊才卸下心中大石,舒了口氣。自2015年3月26日項目開工,到實現廠房生產機臺搬入這個重要里程碑節點,他們僅用時372天,與業主建廠專家團隊一起創造了全球12英寸晶圓廠的最快建廠紀錄。
這一項紀錄的取得并不容易。原聯芯項目經理劉廷會介紹,工廠建設一經政府審批,聯芯公司便和外國設備廠家訂購了生產機臺,并約定好交貨時間。而集成電路的生產機臺含金量極高,每臺價值上億元,要是進廠時間稍有延誤,就需要支付昂貴的安置儲存費用,甚至會影響到工廠投產。這等于給工程項目團隊下死命令:生產機臺抵達前,必須完成廠區建設。
但施工建設遇到了重重困難。其中一項就是地勢,工程項目所在區域的最大起伏高度為18米。按往常的操作方法打樁,損耗率大,也容易出現質量問題。“于是我們開發了BIM信息化配樁技術。”原聯芯項目技術負責人紀來有說,他們建立了三維地質等高線模擬圖,借助電腦計算,配樁準確率和施工速度隨即有了大幅提高,大大提升了施工效率。
而要與時間賽跑,工程項目組可謂是“腦洞大開”——他們顛覆傳統,從上往下施工,先做鋼結構屋面施工,再建造內部的兩層混凝土結構。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大跨度鋼結構的吊裝效率,還能做到多層同時施工。
為了克服溫度差產生的壓力,避免樓板裂縫,通常會在建筑主體結構時,留下一部分,等上近1個月,最后進行澆筑。而中建二局項目團隊再一次打破常規,將每層樓板分隔成像棋盤一樣的小塊,讓部分等待時間和澆筑時間重合,相鄰小塊的混凝土結構澆筑時間便只需間隔7至10天,再次加快工程進度。
建精品
抗震防漏嚴要求他們為機器“貴族”蓋安心之家
作為高精尖技術產品的生產廠房,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對于工程品質的要求近乎苛刻。有人戲稱,這就像為一群機器“貴族”蓋起豪華住所,抗微震、防滲漏、高潔凈等都成為考驗施工品質的重點。為此,中建二局項目團隊從細節處著手,比其他人都多想一些。
就拿最為普通的布置管線為例,常有管線與實際預留的尺寸不符或者位置不相匹配的情況,而一般二次開洞的做法是,直接打穿樓板,安裝管道后,再用細石混凝土封閉。這樣的做法在后期易出現漏水隱患,對場內的貴重設備會造成難以估量的損失。中建二局項目團隊則先對所有的后期開洞建立管理臺賬,指定專人實施、跟蹤和反饋每一個開孔,并制定針對性的處理方案。一方面在確保不破壞鋼筋的情況下開孔,安裝管道,再分層澆筑封閉;另一方面使用環氧樹脂這一優質材料,封閉混凝土結構微裂縫,對處于有水環境的洞口再做防水加強處理。得益于中建二局項目團隊高品質的工作成果,工廠建成投產兩年來,沒有發生任何一起滲漏引起的生產事故,產品生產良率也一直保持在98%以上。
特別是,綠色環保的施工理念貫穿整個園區建設。園區道路采用透水磚道路,和普通透水磚道路不同的是,中建二局項目團隊在道路基層做文章,加設密密麻麻的排水管,并設置了向排水管傾斜3%的坡度,使得雨水更容易滲入土層,充分踐行海綿城市理念。驗收時,工程項目團隊與業主建廠團隊對綠色環保節能的極致追求獲得了國際認可,拿到了國內為數不多的國際LEED認證黃金級榮譽。
求創新
取得十余項國家專利
推廣至全國多個項目
在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完成時,團隊共取得16項國家實用新型專利,3項國家發明新型專利。就連為潔凈車間安裝定制的華夫板膜殼時,施工人員也開動腦筋,既要防止膜殼受擠壓變形,又要節約材料節省成本。他們在華夫板膜殼內部架設了木制的十字支撐結構,增強了膜殼的受抗擠壓性能,問題迎刃而解。
自設備機臺進廠至今,兩年多過去了,聯芯公司已駛入發展的快車道。今年2月,聯芯公司宣布成功試產采用28納米High-K/Metal Gate工藝的客戶產品,試產良率高達98%,在廈門的集成電路產業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目前還是福建省唯一的集成電路制造項目,在高精尖技術產業廠房的建設上始終起標桿作用,中建二局也將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的創新成果推廣至全國多個項目中,例如南京智能汽車廠房項目、通用電氣醫療中國研發試產運營科技園項目等。
30多年前,中建二局在坑洼不平的荒地中建起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助力特區騰飛,讓城市與世界相連。30多年后,中建二局打造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見證高素質創新創業之城的華麗升級,讓城市與未來相連。改革開放40年間,中建二局陪伴廈門共生共榮,今后還將繼續為廈門的城市建設發展貢獻力量。
【項目名片】
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位于翔安區火炬開發區內,一期占地面積約為25.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6.8萬平方米,由一個主車間、兩個動力中心以及一個生產設施房等二十多棟建筑群組成。項目由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施工建設,是世界著名的晶圓代工企業臺灣聯華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在中國大陸投資的12英寸晶圓制造項目。工程總投資約為300億元,屬于福建省、廈門市雙重點工程。
【獎項】
項目在建設工程中共研發新技術19項,其中3項新技術榮獲國家發明新型專利,16項新技術獲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質量管理小組獲得國家級QC成果一等獎1項,省級優秀QC成果6項。2017年,被評為福建省十項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
【大事記】
2015年3月26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開工。
2015年5月15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主廠房屋面鋼結構吊裝。
2015年10月27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OB棟辦公樓封頂。
2016年4月1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生產設備機臺開始搬入主車間。
2016年11月16日,聯芯集成電路制造(廈門)有限公司正式開業。
責任編輯:黃仙妹
- 廈門首個臨空跨境電商作業場所啟用 每單縮短24小時物流成本每公斤減1元2019-03-29
- 廈門二維碼門牌管理運用走在全省前列 “廈門模式”頂呱呱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9
- 臺灣至俄羅斯物流新通道開通2019-03-29
- 廢棄利樂包化身“七彩蝶” 近5000學生動手變廢為寶2019-03-29
- 廈門機場跨境電商監管中心正式啟用2019-03-29
- 廈門市自貿工作領導小組第19次會議和自主創新示范區領導小組第11次會議召開2019-03-28
- 連續11年位列第一 臺灣水果“登陸”廈門口岸最便捷2019-03-28
- 行內糾紛“內行”解 廈門已建立410個專業性調解組織2019-03-28
- 房源靠譜!廈門住房租賃交易服務官方平臺已通過專家驗收2019-03-2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企業下月可領穩崗補貼 近期可在人社官網2019-03-30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