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17年廈門外貿持續回穩向好 進出口總額達5816.0億元
2017年6月,我市出口增幅實現“轉正”,扭轉連續六個季度下滑的局面。圖為繁忙的東渡港區。(資料圖/本報記者王火炎攝)
廈門網訊(廈門日報記者 崔昊 通訊員 廈商軒)記者日前從市商務局獲悉,2017年全市進出口總額達581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4.2%,高出全省2.2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年度計劃目標。去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市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努力實現外貿領域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提質。
出口回溫“轉正”
高新產品出口成亮點
近日,由廈門中生朗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首批嗎啡/甲基安非他明二合一檢測試劑出口運往緬甸。該批檢測試劑可通過唾液、尿液、血液中毒品的檢測,判斷該駕駛人是否吸毒而影響其駕駛安全性。其中的唾液檢測試劑是國內首家獲得主管部門(國家食藥監局)批準,并已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的專利授權。
作為高素質的創新創業之城,以生物技術、計算機高集成制造技術、材料技術、光電技術等產業為主的高新產品成為我市出口領域的重要支撐,成為拉動出口回溫轉正的“黑馬”之一。
去年以來,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我市強化政策引導,出臺《廈門市加快提升外貿綜合競爭力實施意見》,并針對出口運行特點和薄弱環節精準施策,在財政、金融、信保、開拓市場以及退稅、通關、結匯等便利化方面出臺一系列配套措施,成功遏制出口持續下滑態勢。2017年6月出口增幅實現“轉正”,扭轉了連續六個季度下滑的局面。2017年,廈門市出口達3253.6億元,同比增長5.2%,高出全省1.1個百分點。
進口快速增長
新型貿易業態不斷發展
在進口方面,我市實施積極的進口政策,完善進口貼息和信貸支持政策,鼓勵先進技術、關鍵設備和零部件以及緊缺資源性產品進口,擴大消費品進口。2017年,廈門進口總值達2562.4億元,增長28.3%。
從貿易業態來看,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融資租賃、保稅進口展示、平行進口等新型貿易方式和新業態不斷發展,全年保稅區轉口貿易355.3億元,增長33.2%,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1.7個百分點。
從貨物來看,大宗商品仍保持大幅增長態勢,鉻礦、鉛礦和銅礦進口分別增長205.3%、120%和475.9%;飛機和自動數據處理設備進口分別增長129%和101.5%。
責任編輯:黃仙妹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同安一小車撞進土方車車底起火燃燒2019-04-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