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執法人員下鄉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理念。(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供圖)
在農產品種植養殖的過程中,不時有超量、超范圍、違反間隔期、休藥期規定使用農藥、獸藥的情況出現,農產品質量安全因此受到了威脅。要讓百姓吃得放心,就必須從源頭上加強對農、獸藥等農業投入品的管理——換句話說,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既是“產”出來的,更是“管”出來的。
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著力從農產品源頭上把好安全關,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以創新思維多舉措促進全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不斷提升。從20
15年至今,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468人次,檢查農資生產經營企業、農業合作社等2531家次,整頓農資市場45次,立案查處經營假農、獸藥等案件20起,共處罰沒款91016元,有效規范農資市場的經營秩序和農業投入品的使用。在近年來由農業部組織的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抽檢中,我市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名列前茅,多次受到農業部的表揚。
“互聯網+”監管實現可追溯
隨著互聯網時代不斷深入,信息化作為一種新的農資監管手段開始走向前臺。為消除長期以來形成的農資監管“盲點”和“盲區”,2011年,廈門市率先在全省實行“互聯網+農資監管”模式,自主開發放心農資信息化監管平臺,經過五年的建設,我市農資監管平臺已建成企業管理、產品管理、銷售管理、監控管理、誠信管理、追溯管理等多個模塊,截至目前已將全市80%以上的農藥、肥料品種列入平臺進行監管,錄入的數據達15000多批次,逐步實現了產品的“源頭可追溯”。如此一來,一旦有農資企業違法銷售的農藥或肥料流入市場,農業執法人員就可以順藤摸瓜揪出責任人。
今年,我市的監管平臺實現了再升級——與省級監管平臺順利對接,兩級平臺的聯合使可追溯能力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面都上了一個臺階,這無疑給購買農資企業統一配送產品的農民們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全方位宣傳農產品安全理念
在“十三五”期間,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按照“質量強市戰略”新要求,全方位宣傳農產品質量安全,在監管服務對象和社會群眾中產生了較好的影響。廈門的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按照“點線面體”四步走——找準宣傳關鍵點,突出食品安全工程這個城市居民關注的社會熱點,以日常監管和業務培訓為契機,在全市范圍內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農業執法人員延伸宣傳進一線,堅持直面一線生產者,把相關法律法規宣傳到戶,增強農民群眾維權意識和農產品質量安全意識以及農資企業的守法誠信意識;再進一步拓寬宣傳覆蓋面,關注重點人群與重點區域,形成大面積廣覆蓋的格局,進一步提升宣傳效果;最后構筑宣傳立體網,充分利用執法網站、信息化監管、移動短信平臺、LED等各種平臺媒介,建設廣泛深入的立體式宣傳網絡,擴大宣傳影響力。
將“兩學一做”融入日常工作
當前,正值全國上下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引導黨員干部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把服務的理念貫穿到執法工作當中,主動提升農業執法服務水平。
在遇到個別農民及農資經營企業拒絕配合執法時,我市的農業執法人員不盲目采取高壓手段,而是積極說服當事人主動接受處罰。在遇到農資糾紛時,農業執法人員遵循調解優先的原則,從切實維護農民利益的角度出發,主動幫助化解矛盾——今年3月份,市農業行政執法支隊接到翔安區一名群眾投訴,稱其在同安某公司購買的飼料產品還在保質期內,就出現了結塊和霉變現象,養鴨場部分鴨子在吃完飼料后死亡。執法人員通過調查詳細了解事件的來龍去脈后,幫助當事雙方進行協商,最后,企業同意承擔養鴨場的經濟損失。
責任編輯:楊林宇
- 廈門杏林東路慘烈車禍事故原因:女司機操作不當釀慘劇2017-04-10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工廠樓下發現尸體 保安:事發時沒有聽到聲響2017-04-10
- 揭秘廈門“蜘蛛人”:在垂直立面上工作幾個月2017-04-10
- 投放泛濫 廈門究竟需要多少共享單車?2017-04-10
- 快遞“隱私面單”叫好不叫座 廈目前僅兩家企業2017-04-09
- 廈門產機器人有“臺灣腦” 腦文創植入人工智能2017-04-09
- 廈門一秒入夏 天氣燥熱羊駝換“輕裝”2017-04-09
- 廈門一學生被刀刺頭部身亡 兩嫌犯已歸案均為未成年2017-04-08
- 女子吃藥后海邊昏睡不醒 所幸被法醫救回一命2017-04-08
- 最新廈門新聞 頻道推薦
-
廈門男子多次將共享單車整容成私家車 2017-04-1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