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8月20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黃瓊芬 通訊員 蘇福彬 林泳坤)上月,省交通運輸廳、財政廳、農業農村廳、鄉村振興局發布通知,命名泉州市為第一批“四好農村路”省級示范市。
近年來,泉州市通過開展創建“四好農村路”示范市活動,建立了財政投入為主,權責清晰、建養并重、齊抓共管的農村公路管理體制機制,基本形成“外通內連、安全舒適、路域潔美、服務優質”的農村交通運輸網絡。
建設:創新機制 提質增效
日前,安溪縣尚卿鄉福林村銀場至土樓公路拓改工程開標,項目總投資859萬元,吸引了214家施工企業參與投標。本次招標采用“合理低價法+信用分”的評標辦法進行,是我省首個應用小規模農村公路信用考核信用分的項目。
為提升農村公路建設水平,2020年,泉州市對施工合同價大于等于400萬元、小于1000萬元的小規模農村公路建設項目開展信用考核和信用考核結果應用試點工作。考核范圍主要為施工、監理、勘察設計的從業單位。施工單位主要考核施工質量、安全、文明、環保、進度和農民工工資等的管理;監理單位主要考核現場質量、安全、文明、環保等的管理;勘察設計單位主要考核勘察深度、設計準確性和后期服務等。
“小規模農村公路建設項目信用考核結果應用的開展,有利于全面建立以質量為核心、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推動農村公路建設品質再提升。”泉州交通運輸局工程科高級工程師車玉鋒表示。
近年來,泉州市把“四好農村路”建設納入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城鄉品質提升等工作中統籌推進,全鏈條創新建設機制。除了推行信用考核,泉州市還推動縣級建立“一窗受理、同步審批、限時辦結、信息共享”的項目并聯審批機制,推行工程包建設機制,引導各縣(市)將零散項目捆綁打包,統一進行開展前期工作、組織報批和招標建設,變零敲碎打為集約高效。同時,沿海經濟發達縣(市)探索對較大規模農村公路建設項目實行標準化管理,山區縣按照“一套標準驗收、四個隨機取芯、五個過程嚴控”實行質量管理及驗收標準化……
在一整套嚴格機制的引領下,泉州市“四好農村路”建設呈現齊頭并進、全域開花的局面,培育出2個全國示范縣、4個省級示范縣、1個全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示范縣。“十三五”期間,泉州完成農村公路建設投資36億元,是“十二五”總投資的3.8倍,累計建設和改造農村公路1384公里。泉州市鄉鎮基本實現通達三級及以上公路,85%以上的建制村通達雙車道及以上公路,100%的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
管養:深化改革 全面升維
過去,鎮村公路由鎮村部門管護的老套路存在管護困難、養護不專業、不規范等難題。
“2018年,我縣錦斗鎮、仙夾鎮等鄉鎮率先將全鎮鄉村道捆綁打包,實行以鎮為主體的市場化養護模式,通過公開招投標或購買服務確定養護公司,降低農村公路養護成本,提高養護資金的使用效益。”永春縣交通運輸局工程股負責人洪錦鋒介紹,目前,永春農村公路養護“一鎮一包”模式已覆蓋22個鄉鎮。
“近年來,泉州分類推進日常養護市場化。沿海經濟發達縣主干道路將日常巡查、日常保養和小修等統一打包購買服務,培育養護市場主體;山區縣縣道及重要鄉道委托當地公路分中心進行專業化養護,保證干線路況水平;一般鄉村道日常養護、小修工程按照‘一鎮一包’的方式組織實施,確保‘有路必養,養必到位’。”泉州市交通技術中心副主任黃美英表示。
近年來,泉州市還推行鄉村道路管養網格化,開展鄉村道專管員培訓,依托“路掌通”“智慧路長”APP和聯合執法機制,將管養觸角延伸到農村公路的每個角落;探索試行養護評定信息化,委托第三方開展農村公路自動化監測,運用智能一體化裝備采集路況、識別公路病害,探索建立“一路一檔”檔案模式,構建以路況技術指標為核心的養護評定機制,形成精準考核、結果導向的養護評價體系;促進養護專項工程標準化,推動永春等縣出臺養護專項工程管理實施細則,促進養護工作規范化、專業化、標準化。
“近三年,在省級路況評定抽檢中,泉州市路況均達到優良水平。2020年,泉州市還被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定為‘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試點地區’。”泉州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蔡永忠介紹。
運營:多元融合 激活效益
近日,安溪縣龍門鎮綜合運輸服務站項目建設進程不斷加快,為10月份全方位運營作準備。
“運輸服務站引入中國郵政安溪分公司,開展客貨郵設施共建共享,規劃280平方米空間作為客貨郵綜合服務站,拓展建設‘郵政普遍服務+快遞物流+普惠金融+農村電商’綜合服務功能,與客運站功能同時運行,實現集客運、公交、物流、維修、充電站、旅游集散、電子商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服務中心。”安溪縣運管所副所長蔡曉榕介紹。
近年來,安溪不斷完善農村三級物流體系,建成1個縣級物流倉儲配送中心、24個鄉鎮電子商務物流服務站點、453個村級電商物流服務站點,農村物流服務節點實現縣、鄉、村全覆蓋。“村級供銷社、益農信息社、電商服務點等依托村級物流站點同步建設,實現對各部門站點資源整合、疊加利用。建成的服務站點具備快遞收發、區域倉儲物流配送、鄉鎮電商服務、網購網銷(代購代銷)、繳費充值、引導宣傳、惠農金融等便民服務功能。”蔡曉榕說。
除了龍門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外,目前,泉州市還建有6個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近年來,泉州市推動多地出臺縣級農村物流多網融合方案,改造建設一批“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村級物流點,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達100%、100%、95%。
泉州市還通過在財政補助、土地劃撥、稅費減免等方面強化對農村客運發展的政策支持,保障村村通客車;試點客運班線運送郵件、快件,推進運輸場站拓展郵件快件寄遞業務;堅持公路、產業發展同步協調推進,引導鄉村旅游、特色農業、民宿等產業加速向路域集聚……
多元激活使得泉州市農村公路運營水平不斷提升,所有鄉鎮和建制村100%通客車,沿海地區率先實現全域公交化運營。同時,交郵融合、多網融合不斷深入,助推泉州農村電商蓬勃發展,全市淘寶鎮、淘寶村數量約占全省一半。
責任編輯:唐秀敏
- 寧德市探索鄉村振興指導員制度 鄉村來了“領頭雁”2021-08-10
- 寧德:“弱鳥先飛、滴水穿石” 走出具有閩東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2021-07-30
- 福建:有效銜接,鄉村振興啟新路2021-07-30
- 福建大力實施鄉村振興“十大行動” 重點工作任務實現“雙過半”2021-07-30
- 《福建省鄉村振興促進條例(草案修改稿)》提交二審2021-07-28
- 莆田:平臺引領,鄉村振興大道寬2021-07-20
- 福州市民族團結進步促鄉村振興專題現場會召開2021-07-14
- 連城文坊村:以實干促鄉村振興2021-07-05
- 周寧:創出鄉村振興“新風景”2021-07-05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20年終圓夢 國家文物局解讀泉州申遺成功四大2021-08-2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