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月20日訊(本網記者 潘賢利 通訊員 林培枝 潘麗婷)近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關于2020年國家濕地公園試點驗收結果的通知》,永春縣桃溪國家濕地公園通過國家試點驗收。
桃溪國家濕地公園范圍主要包括桃溪、霞陵溪、五一水庫及周邊的部分生態公益林和綠地,總面積332.1公頃,其中各類濕地面積238.7公頃,濕地率為71.8%,包括永久性河流和庫塘,是閩南山區典型的河流—庫塘濕地生態系統。濕地公園生態區位突出,具有優越的自然條件和良好的生態區位優勢。
據了解,桃溪國家濕地公園及其周邊有維管植物208科507屬820種,包括有水松、南方紅豆杉2種國家Ⅰ級重點保護植物,金毛狗、樟樹、金蕎麥、花櫚木4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有野生脊椎動物30目82科227種,其中鳥類113種,包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蟒蛇1種;國家Ⅱ級重點保護動物虎紋蛙等20種;福建省重點保護動物黑斑側褶蛙等21種;我國特有種銹鏈腹鏈蛇等25種;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的眼鏡蛇等27種;列入《中國物種紅色名錄》近危以上級別的棘胸蛙等34種;“國家三有”動物白鷺等144種。
“濕地公園試點建設以來,實施濕地恢復項目12個,總投資3700多萬元,恢復、修復濕地34公頃,包括水生態修復項目1個、受損濕地修復項目6個、棲息地修復項目1個、駁岸生態修復項目2個、鄉村小微濕地項目2個。”永春縣桃溪國家濕地公園負責人鄭祖梧介紹,同時,配合林業、水利、生態環境、農業農村等職能部門及各相關鄉鎮,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桃溪流域禁漁、河岸生態保護、企業排污整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隨著濕地保護與修復項目的建設及各項保護措施的落實,有效保護桃溪濕地的生態功能和生態系統,為河流型濕地生態修復做出有益嘗試,為泉州市飲用水源地山美水庫提供安全、潔凈的水源,桃溪國家濕地公園水質由Ⅴ類提高到Ⅲ類以上,物種資源也呈逐年上升的態勢。
“今后,我們將繼續強化有效管護、科研科普、統籌謀劃,持續開展受損濕地修復,重點做好棲息地修復,建立健全濕地公園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護責任,加強日常巡查與督導檢查,提升管理水平。”鄭祖梧表示,該保護中心還將著力恢復原有的自然生態廊道,提升濕地系統功能,充分利用濕地公園的生態資源,策劃生成更多生態旅游項目。此外,該保護中心還將持續加強與院士專家工作站的科研合作,不斷提升科研監測水平,加快科普宣教館布館,開設研學課堂。
責任編輯:唐秀敏
- 9月,烏龍江濕地公園美得像一幅畫……2019-09-18
- 福建誕生首個省級濕地公園 福建鳴溪省級濕地公園通過評審2019-07-26
- 閩江河口國家濕地公園打造旅游名片:鳥兒天堂 花海世界2019-02-18
- 漳州平和工業園區:開建人工濕地公園 讓工業尾水變“好水”2018-12-10
- 《福建省省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12月起施行2018-11-08
- 福建:擅改濕地公園范圍可罰10萬2018-10-30
- 福建省級濕地公園管理辦法12月起施行2018-10-30
- 扮靚一條溪開啟新生活 廈門同安43萬平方米濕地公園驚艷亮相2018-05-24
- 好消息!福建新增兩處國家級濕地公園試點2017-12-28
- 三明生態新城濕地公園又有新看點 稻田彩繪與你相約百蝶花海2017-07-18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游泳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換屆大會在泉州召2021-01-21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