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主動進行健康咨詢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經歷抗擊疫情的戰斗,人們更深刻地意識到了健康和公共衛生安全的重要性,居民健康素養大幅度提升。居民健康素養水平是《“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和《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的一項重要衛生健康監測指標。如何讓居民健康素養得到更大的提升,讓我們一起聽聽有關專家及代表委員的聲音。
現狀調查
出門戴口罩成標配 對接種疫苗更重視
“口罩戴了嗎?““戴了,包里還備一個呢!”如今,這樣的對話猶如過去見面時“你吃飯了嗎?”的問候一樣常見。大街上,人們戴著口罩匆匆而過;醫院、超市、電影院、公交車等公共場所,量體溫、戴口罩、出示健康碼已成標配;回到家里,不少市民保持著噴酒精消毒的習慣。
“我有個鄰居阿伯,上下電梯都看到他戴口罩、拿著紙巾按電梯按鍵。”陳女士說,這位阿伯和她同住一棟樓,不管是下樓扔垃圾,還是出去購物,都戴著口罩,阿伯稱“習慣了”。
她還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前,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幾乎沒有戴過口罩,而后疫情時代,不管在公共交通工具還是在商場、菜市場或人多的公共場合,大部分人都戴著口罩。
“疫情發生后,大家對接種疫苗明顯更重視了。”豐澤區泉秀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保健科負責人陸娜感慨。她介紹,按規定,每個孩子都需要接種免費的一類疫苗,很多人不會選擇接種自費的二類疫苗。去年開始,自費的流感疫苗、肺炎疫苗、乙肝疫苗、宮頸癌疫苗等接種量和關注度都比以往高許多,尤其是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該衛生服務中心往年流感疫苗接種總人數為1000人左右,而去年秋季,一次對轄區內所有的幼兒園和小學進行的接種流感疫苗的摸底中,就有2000多人表示有接種流感疫苗的意愿。
陸娜坦言,雖然大家接種疫苗的意識有提升,但重視程度還不夠。政府仍需要加大對免疫接種的投入,社會各界也需多加宣傳,居民們更應主動去了解疾病預防的知識。
市民出行養成戴口罩的衛生習慣
居民健康素養提升 傳染病發生率下降
“往年春季醫院兒科的流感孩童特別多,五六月份是手足口病高發期,而去年疾控部門的監測數據顯示,流感和手足口病的患者比往年明顯下降,這跟學校因疫情停課、孩子們少了聚集接觸以及戴口罩、勤洗手等良好生活習慣都是分不開的。”泉州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傳染病最重要的是“防”,對于公眾來說,勤洗手、多通風、生熟食分開、少接觸、少聚集等良好生活習慣就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做法,這些正是居民健康素養的體現。
“這場疫情讓大家都明白戴口罩、勤洗手等生活習慣的重要性,并且逐漸養成了健康的生活習慣,不再只是停留在‘知道’的層面上。”該專家表示,在疫情之前,泉州市衛健部門每年開展健康教育宣傳活動并不少,但收效甚微,遠不如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改變。他認為,居民健康素養發生如此迅速的提升,和疫情發生以來政府、媒體、基層等多層面、全方位的共同作用有很大關系。
為接種人員注射新冠疫苗
首次健康素養監測 城鄉存在較大差距
“預防流感最好的辦法是服用抗生素嗎?”“乙肝會通過哪種形式傳染給別人?”“哪種情況應暫緩給兒童打疫苗?”……這些是《泉州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里的問題,你會嗎?據了解,這是去年9月,泉州市衛健委組織開展首次全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今后該監測結果還將為制定衛生相關政策提供依據。
國家衛生健康委每年都會開展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我國居民健康素養總體水平正穩步提升,2019年達到19.17%,比2018年提升2.11個百分點。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每年都會在泉州取樣,但樣本量少。
此次監測全市共抽取38個鄉鎮76個居委會(村),調查樣本量3800人,采用《全國居民健康素養監測調查問卷》進行調查,該項目由市、縣兩級疾控中心具體實施。
“相對農村,城市有比較好的資源,如居民的文化水平、健康意識、城市的醫療環境等都遠勝于農村,為此政府在投入上要對農村有所傾斜,加強宣傳。”泉州市疾控中心專家稱,目前現場調查已全部完成,經初步分析,可以看出健康素養城鄉之間差距較大,城市的素養水平比農村高很多。慢性病的防治,農村也相對薄弱。另外,目前泉州的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中,健康生活方式與行為的素養水平最低,而基本健康知識和理念素養水平最高。
代表委員
加大衛生健康宣傳 促進養成良好習慣
“這場疫情對各領域影響很大,但也創造了全民健康素養提升的契機。”泉州市政協委員、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張翼博士介紹,健康素養的提升對個人健康相當重要,戴口罩等生活習慣不僅在預防新冠肺炎方面發揮了效果,從短期來看,也能預防流感等一些季節性、急性傳染病。以前兒科感冒發燒病例特別多,但從醫院去年的監測數據來看,兒科門診量和住院率創新低。從長期效果看,這些生活習慣的養成對預防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和腫瘤也是很有幫助的。
對于如何提升居民健康素養,張翼提出建議。第一,政府部門要進行多渠道、多方式、全方位的宣傳,加大健康衛生宣傳人員的培養力度。如今城鄉居民健康素養存在較大的差距,農村要薄弱很多,政府部門要加大在農村的宣傳,不能只停留在貼宣傳單這樣的形式上,要多樣化宣傳真正走進民心。第二,健康衛生行業人員、政府部門工作人員等要帶頭參與,注重個人健康素養的養成。第三,從娃娃抓起,策劃組織“健康科普進校園”,開設相關課程,家校共同做好示范。第四,促進醫體融合,拓寬醫保使用范圍,可探索醫保與健身館合作,讓醫保資金可使用于健身館的消費,從而促進大眾加強體育鍛煉。此外,還要提倡合理膳食,營養師可制定健康食譜,向大眾進行廣泛宣傳。
為市民群眾開展核酸檢測
部門行動
多措并舉全方位開展 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
一直以來,泉州市衛健部門在提升居民健康素養上下了不少功夫,去年更是全方位開展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一年來,全市組建市、縣、鄉三級醫療專家健康科普講師團,在全市12個縣(市、區)和163個鄉鎮(街道)開展“百名專家百場健康科普宣講 萬眾參與共享健康”健康科普宣講活動,旨在通過健康科普宣講活動的開展,引導群眾樹立健康觀念,養成健康行為,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健康素養;出臺《健康泉州行動監測考核方案》,實施健康知識普及行動、全民健身行動、心理健康促進行動等17項健康泉州專項行動及主要指標的監測、評估和考核;首次開展全市居民健康素養監測工作等。
接下來,泉州市衛健委將全方位推進健康泉州行動,推動17項專項行動實施和主要指標的落實;持續推進健康教育與促進工作,深化“百名專家百場健康科普宣講 萬眾參與共享健康”健康科普宣講活動;認真做好疫情常態化防控下的宣傳和健康科普工作。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健康中國”“健康泉州”需要多部門全社會聯動,更好地推進。他建議,政府層面上要有政策支持,包括軟件和硬件。很多慢性疾病都是靠預防為主,大家常說的“管住嘴邁開腿”就是很好的預防,政府提供場地,讓百姓有運動的地方,讓大家“邁開腿”。要加大資金投入,讓百姓能更多享受到慢性疾病的篩查,讓病在防中得到控制。另外,最重要的是老百姓個人要有意識并行動起來,講究個人和公共的衛生、多學防病知識、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
可從身邊小事做起 掌握基本健康技能
獲得“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榮譽稱號的楊婷婷,是豐澤區豐澤街道豐澤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也是豐澤區第五屆人大代表。有著多年社區工作經歷的她明顯感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市民對公共衛生的了解有明顯變化,不少市民的衛生意識都提高了。最典型的一方面就是垃圾分類,他們社區定期舉辦的垃圾分類表彰會更是讓居民從不認識垃圾分類到分出興趣、分出時尚。
楊婷婷認為,目前市民對于健康知識與理念的知曉相對較為容易,但養成健康行為和掌握健康技能較難,光靠公共衛生宣傳和教育效果不明顯。她建議,市民要從身邊小事做起,積極參與衛生部門及單位、社區組織的各類健康講座、宣傳、義診咨詢等活動,以便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為內容,并具備基本的健康技能。政府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出臺健康方面的公共政策和相應的公共衛生行政處罰措施,加強對重點地區、重點人群、重點領域的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工作。
(記者 陳小芬 龔翠玲/文王柏峰/圖)
責任編輯:唐秀敏
- 泉州:做好節前疫情防控 5000志愿者“上線”2021-01-12
- 泉州豐澤圖書館壁畫:素馨花開2021-01-07
- 泉州:黨建引領聚合力 鄰里守望促和諧2021-01-06
- 福建省游泳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換屆大會在泉州召開2020-12-31
- 泉州特色村落之惠安東山村:傳統漁村變身“生活藝術島”2020-12-28
- 泉州地區生產總值預計突破萬億元2020-12-25
- 廈門、泉州、莆田入圍國家產融合作試點城市2020-12-22
- 泉廈漳城市聯盟路泉州段年底通車 收費標準出爐2020-12-17
- 福建泉州開展危化品生產安全事故綜合演練2020-12-17
- 泉州推動32個片區更新改造 總投資約1755億元2020-12-04
- 最新泉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游泳協會第八屆理事會換屆大會在泉州召2021-01-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