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響工會有約、青春有約、遇見良緣等品牌
破解青年“脫單難” 公益交友“加把火”
日前,由省總工會、省婦聯、省旅發集團指導,閩清縣總工會和縣婦聯主辦的“四季戀歌·緣起福建”閩清專場活動在坂東鎮宏琳厝舉行,全市近百名單身青年參加。活動打造了“趕圩+聯誼”交友新模式,“拋繡球”“逛禧市”“牽禧緣”等環節讓現場甜度拉滿。這是省市群團組織開年聯手開展的青年公益交友活動,也拉開了今年福州市工青婦公益交友活動的序幕。
群團齊發力 爭相當“紅娘”
來自甘肅的小倪是參加市總工會近年舉辦的集體婚禮的新人之一。婚禮上,他感激地說:“沒有工會組織的職工交友活動,我就不會認識她。”小倪和愛人都在福清工作,相識于福清市總工會組織的一場職工交友活動。“我倆平時工作太忙,根本沒時間談戀愛,好在工會牽掛著我們。”小倪說。
市總工會于2010年開始舉辦集體婚禮,也是在那時,聚焦廣大職工尤其是外來務工人員的交友難、婚戀難問題,市、縣、基層工會組織三級聯動,齊力構建職工婚戀服務鏈。作為服務鏈的重要一環,“工會有約 緣來是你”系列活動不斷升級。市總工會社聯部部長吳信義告訴記者,僅去年全市各級工會就組織了101場交友活動,吸引約6000人次單身青年職工參與,促成396對有牽手意向。“我們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幫他們找‘搭子’,既不尷尬也擴大了朋友圈,還提升了生活品質。”
以青年為重點服務對象的團市委,早在2009年就舉辦了首場青年交友活動,“青春有約”品牌漸漸打出名聲,至今已服務單身青年10多萬人次。據團市委青年發展部部長池信堅介紹,2021年底,團市委青年交友平臺“閩都青友薈”上線,這款小程序可以根據用戶交友標簽匹配交友,注冊青年可發布生活動態圖文,官方還會推介一些福利優惠供青年享受。目前已有695個單位的7671名單身青年注冊,平臺日均活躍人數約200人。去年依托該平臺舉辦公益交友活動30多場,促成300多對有牽手意向。
將家庭文明建設作為工作重點之一的市婦聯,同樣關注著女性婚戀問題。由市婦聯主辦的“遇見良緣·遇見愛”新型婚育文化進高校巡講活動去年啟動,市婦聯家兒部部長廖祿香說,一年來新型婚育文化進機關、進高校、進企事業單位巡講就達13場次,線上線下10萬人次受益。
青年不領情 問題出在哪?
把幫助青年脫單作為大事放在心上,群團組織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但往往一場活動下來,牽手對數只有個位數,問題出在哪?
“形式太老套,不好玩。”企業單身青年小林參加幾次活動后發出這樣的感慨。小林說,單位工會通知他參加的交友活動環節與相親節目大同小異,第二次便沒了新鮮感。“這些活動‘牽手’的目的性很強,短短幾個小時,那么多人在一起,能聊出啥?人群中有第一眼看上去有點好感的異性就不錯了。”
人員匹配度不高,“門不當”“戶不對”也影響了牽手成功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基層團干部告訴記者,前幾年搞活動時,來的優質女生多,優質男生偏少。“優秀女生眼光往往比較高,‘寧缺毋濫’。所以后面我們盡量做到一場活動男女比例相當,同時多動員省市直機關單位、國企、央企、醫院、學校等單位的未婚男青年參加。適配度提升后,牽手成功率自然就高了。”
吳信義也坦言,開展交友活動如果不做足功課,進行人員的精準匹配,效果肯定打折扣。“雖然人與人之間講緣分,但參與者來自八竿子打不著的行業,交流起來都難,更別說交朋友了。”他說,為擴大單身教師朋友圈,全市工會系統1年多來組織2000多名青年教師參加公益交友聯誼活動,來的多是科教文衛系統的,“門當戶對”,青年就領情了。
缺乏有力的跟進機制,也影響了青年參與的積極性。一位在事業單位工作的女青年告訴記者,她參加過一次公益交友活動,對其中一位男生有心動的感覺,但當時她猶豫了一下,沒有加對方的聯系方式,之后就與對方失聯于茫茫人海中。“一場活動下來建一個群,或者有工作人員跟我們聯系,幫我們牽個線之類的,把服務做充分,是不是效果會好些?”據了解,不少公益交友活動缺乏后續服務機制,沒有定期回訪或為有牽手意向的青年搭建更多深入了解的平臺,有些人可能就走散了。
合力破瓶頸 提高脫單率
吳信義告訴記者,去年市總工會通過向專業機構購買服務,“工會有約 緣來是你”系列活動在形式上作了很多創新,比如圍繞一起來運動,設計了瘋狂市場趣味運動會,圍繞一起來聽音樂,設計了非洲鼓音樂之旅等。“今年全市工會將開展不少于100場公益交友活動,以‘興趣愛好+舒適自然+品質提升’為主題框架,為青年職工提供誠意滿滿的聚會平臺。”
他還說,去年“交友聯誼+療休養”這個創新要堅持下去,今年將把2天1夜拓展式交友活動占比擴大,讓青年有更放松的環境、更充裕的時間來互動了解。今年市總工會還計劃在數字工會平臺建立單身青年職工數據庫,讓大數據先匹配職工的興趣愛好、對另一半的要求等,有活動時可通知匹配的雙方參加。
池信堅介紹,接下來,“青春有約”活動將在形式和匹配度上有所提升。“前兩年我們探索了一起參與DIY、密室逃脫、劇本殺或是志愿服務等活動,都很受歡迎,參與者不會尬聊,而是在活動中增進了解。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組織輕松的小規模活動,比如讀書會、香道、書畫品鑒等,每次20人。目前來看大家對這些能提升見識的活動感興趣,消息發布半天不到就報滿了,有的活動發布10多分鐘就報滿,20人的名額吸引了500多人報名。”
記者還了解到,今年團市委將繼續聯動省直資源以及國企、央企等單位開展“青春有約”活動,還要組織未婚女青年與駐榕部隊聯誼。“部隊優質男生多,之前嘗試過將聯誼活動辦到軍營,效果不錯。”他還說,為做實服務,今年將請來婚姻家庭律師、喜娘等組建“福州青年交友導師團”,讓這支“公益紅娘隊伍”以講座、沙龍、網課等方式傳遞正能量婚戀觀。
廖祿香也表示,市婦聯將繼續與其他群團組織聯手開展公益交友活動,還要發揮文明家庭、最美家庭、五好家庭等示范作用,傳遞積極向上的婚戀觀。省關工委副主任馬照南參與了兩場婦聯新型婚育文化宣講。他說:“青年樹立正確的婚戀觀,用心經營好各自良善的親密關系,這是在為家庭、家族、國家貢獻和諧力量。”
采訪手記
把“小活動”做成“大民生”
為吸引青年參與公益交友活動,工青婦使出了“洪荒之力”。公益交友,看似是為青年搭建相識相知的橋梁,實則更是讓青年在有福之州找到屬于自己的緣分,收獲美好愛情,攜手扎根榕城。
群團組織作為黨和政府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應強化責任擔當,創新公益交友活動形式,增強活動的吸引力和參與度。還要注重活動的精準性,提供個性化服務,提高交友成功率。
公益交友是“小活動”,卻蘊含著“大民生”。希望群團組織以解決青年婚戀問題為突破口,幫助青年在溫暖和諧的氛圍中找到心儀的伴侶,感受家庭的美好,以“小家”的幸福促進“大家”的繁榮,讓有福之州的明天更加美好。
(記者 李白蕾)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文化宮春季藝體培訓開始招生2025-02-24
- 福州“龍寶寶”催熱市場 育嬰員“千金難求”2025-02-24
- 2025年春運福州運輸旅客超億人次 五福春運情滿榕城2025-02-24
- “福州急救便民服務”微信小程序上線 特殊群體可無障礙一鍵呼救2025-02-24
- 敬老愛親 孝滿榕城!拗九節期間 福州重點開展四方面活動2025-02-24
- 業態“混搭”激發榕城消費新活力2025-02-24
- 福州,緣何好戲連臺2025-02-24
- 福州:春耕正當時 盡顯“科技范”2025-02-24
- 福州氣溫持續低迷 陰冷感明顯2025-02-21
- 福州高新區管委會廉政工作會議召開2025-02-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上下杭評話伬藝演出受好評2025-02-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