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友人在榕觀看日意格肖像畫。記者 歐陽進權 攝
“150多年前,法國人士曾經參與建設中國福建船政和福建船政學堂,法國最早接受中國公派留法學生。”5月5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法國《費加羅報》發表題為《傳承中法建交精神 共促世界和平發展》的署名文章,其中提到中法有關福建船政的往事。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這段往事,讓我們將目光聚焦閩江入海口的福州馬尾,聚焦那段了不起的船政歷史。1866年,船政在福州馬尾誕生,成為近代中國探索國家自強之道、復興之路的前沿陣地,船政從法國引進的機床、法國工程師參與設計的輪機廠、近代按照法國造船工程技術組建的繪事院……步入船政文化園區,與法國有關的歷史印記不時映入眼簾。
從船政創辦到中法建交60周年,中法兩國的科技文化交流在不斷深入。福建船政,跨越時空,成為傳承和發展中法關系的見證。位于福州馬尾的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展廳有一尊法國人普羅斯佩·日意格的塑像,這是2014年中法建交50周年之際法國外交部贈送給福州市的,以紀念這位近代中法友誼的代表人物。
日意格是誰?一個法國人的塑像,何以入藏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
采訪中,法國學者、“船政之友”魏延年帶記者回顧了一段歷史。日意格于19世紀中葉來到中國、學會中文。19世紀60年代,中國的有識之士提出學習西方先進科技的自強計劃。日意格受閩浙總督左宗棠聘任,牽線將西方的先進技術、設備、人才和管理經驗從歐洲帶到馬尾。日意格組建的外國技術團隊初期共45人,以法國人居多。
“馬尾是中法關系的重要連接地,這里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更承載著中國聯通世界的故事。可以說,現代意義上的中法人民友好交往,從馬尾的船政開始。”魏延年說。
百年前,總理船政事務衙門列出三項任務——造船、辦學、興海軍。150多年前的一天,彪炳史冊的船政學堂建成投用。為了加快教學進度和學生成才,1867年起,船政后學堂從香港中央書院(后稱皇仁書院)等學校招成績優秀、具有良好英文和西學基礎的學生。從香港學校招生,此后成為船政學堂一項傳統。從1867年到1874年,一批中國少年以突飛猛進的學習進度成才。隨著第一屆學生的畢業,沈葆楨感受到要全面掌握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必須派遣其中的優秀學生到國外深造。1877年,船政派出了第一批赴歐留學生,這是中國首個成功的官派留學活動。駕駛學堂的學生被派往英國海軍見習留學,其中嚴復、葉祖珪、薩鎮冰等還曾進入英國格林威治皇家海軍學院進修。制造學堂和藝圃的學生被派往法國,在巴黎礦務學校及自由政治學院等處學習深造。到1911年,船政一共派遣107名學生到國外留學深造。留學生們精益求精,奮發有為,回國后在造船、鐵路、礦業、冶煉、郵電等方面貢獻頗多。
船政聯通世界的故事仍在續寫。今年,以中法建交60周年為契機,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走出去”“請進來”,深化國際交流合作,全力打響船政國際交流品牌。
讓船政文化“走出去”。5月,在習近平主席訪法之際,一場中法船政文化交流會在巴黎綜合理工校友之家舉行,講述福建船政文化和日意格的傳奇故事,日意格的后代潘然菲和法國友人魏延年作為重要分享嘉賓出席。當晚的交流會上,來自法國國立橋路學校、國立巴黎高等礦業學院、國立高等先進技術學院、巴黎政治學院、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法蘭西人文科學院等機構的60余位中法人士參加。這些高校大多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接收來自福建船政的中國學子,其中包括陳季同、馬建忠、魏瀚等知名校友。7月,為期一周的福建船政文化展在巴黎舉辦,講述中法在船政領域的合作與交流,讓全世界見證船政的輝煌成就和魅力。
把國際友人“請進來”。今年,葡萄牙駐廣州總領事托馬斯·阿澤維多、法國駐廣州總領事館文化領事白川鴻等國際友人來到船政文化園區,深入了解薪火相傳的船政精神和中法文明交流的生動往事。依托船政文化園區,搭建多元化的國際交流平臺,“船政之友”國際交流中心10月底在榕揭牌。
“船政之友”國際交流中心揭牌時,法國國立應用科技大學上法蘭西分校校長阿梅爾·德·拉布多奈來到福州,并參觀了船政正監督日意格專題展,看到日意格后裔贈送給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的復制版日意格肖像畫。“這是我第一次來到福州、來到馬尾,通過深入了解日意格以及其他歐洲雇員在中國的故事,我對中法兩國之間的歷史淵源有了更深刻理解,希望兩國人民多走動、多交流,增進彼此的了解,未來在更多領域達成更多合作。”阿梅爾說。
以“讀懂中華文明,攜手促進世界現代化”為主題的第二屆世界漢學家大會10月在閩舉辦,海內外漢學家走進船政,共同見證這一國際交流平臺的輝煌歷程。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漢學家們不僅被豐富的館藏和珍貴的歷史文獻吸引,還被船政向海圖強的奮斗歷程所感動。作為一位資深的“中國通”,丹麥前外交官、漢學家曹伯義說:“船政文化中的民族自強、對外開放、博采眾長等優秀品質,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每次來到中國,我總會被源遠流長、多姿多彩的中國文化所吸引。我相信,會有更多的外國人愿意來到這里,而他們一定也會愛上這個充滿魅力的國度。”
2016年12月,在福建船政創辦150周年之際,日意格專題展覽在馬尾舉辦,講述日意格“追夢、尋夢、圓夢”的歷程,這是魏延年歷時10年在全世界搜集的船政資料的集中展示。2026年是船政創辦160周年,魏延年打算在法國洛里昂海事博物館舉辦一場船政展覽。
“我們將牢記囑托,借助更多文明交流互鑒活動,增強船政品牌的國際傳播力和影響力,全力打造中國國際交流的重要名片。”福建船政文化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說。(記者 歐陽進權 通訊員 吳丹紅)
責任編輯:趙睿
- 族親后裔帶來族譜填補船政歷史檔案空白 船政先烈葉琛生平事跡還原2024-12-05
- “最憶船政沉浸式體驗劇”上榜全國紅色旅游新技術應用優秀案例2024-11-15
- “萬千氣象看福建·唱響海上牧歌”網絡主題活動在福州啟動2024-11-14
- “船政之友”國際交流中心揭牌2024-10-23
- 《最憶船政》國慶假期接連加場2024-10-08
- 歸國留學人員齊聚船政交流研討2024-09-30
- 向海圖強融合發展——第十五屆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側記2024-06-17
- 海峽兩岸船政文化研討會在榕開幕2024-06-17
- 紅領巾愛祖國 榕臺攜手共繪團圓夢——馬尾區榕臺青少年微劇游六一游園匯2024-06-01
- 200張《最憶船政》贈票發放2024-05-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562個“智慧哨兵”守護福州“煙火氣”2024-12-06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