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拓展延伸產業鏈條——
踐行大食物觀 托起“舌尖幸福”
船從岸邊開出海半小時左右,轟鳴的馬達聲安靜了下來……近日,記者登上了位于連江定海灣的一座“鋼鐵森林”——深海養殖裝備“閩投1號”,滿滿的科技感撲面而來。
“與傳統養殖不同,大黃魚在這里有了更寬敞的‘住宅’和可以‘深呼吸’的環境。”“閩投1號”總負責人許航說,平臺不僅搭載了自動投喂、捕撈設施,還配置了水質監測、5G通信基站等設備。自2022年投產以來,“閩投1號”帶動了周邊養殖戶共建“海洋牧場”,一年銷售成品大黃魚100余噸。
靠海吃海,如何更好地耕好“海上良田”?近年來,福州積極加快現代漁業轉型升級,在全省率先發展“百臺萬噸”深遠海裝備養殖,全力建設覆蓋灘涂、近海、深海到遠洋的“藍色糧倉”。
10月21日,一艘裝載2048噸凍鮐魚的“福遠漁7007”號遠洋捕撈運輸船抵達福州馬尾港,并運往宏東集團的凍庫加工儲存。這些來自遠洋的漁獲正豐盈著福州乃至全國的“魚簍子”。
作為全國最大的民營遠洋捕撈企業之一,宏東有著規模龐大的遠洋捕撈船隊。該企業經營部經理林惠欽介紹:“我們公司擁有遠洋漁船超過170艘,每年供應國內國際市場的魷魚、沙丁魚、對蝦水產品超過十萬噸。”
海里的水產品,種類豐、養得好;田里的稻和魚,同生長、產量大;林下的食用菌,長得旺、賣得俏……在山多田少的資源束縛中,福州找到了集約發展的突破口;在春耕夏種秋收冬藏的四季歌里,挖掘出創新升級的發展動力。
秋天的福州,田疇染黃。長樂江田鎮三溪村迎來水稻大豐收,農田里大型收割機來回穿梭。“有了新農機,生產的效率更高,今年稻谷產量、質量比往年都要好。”農機手夏寶林滿臉喜悅。
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持續提升,福州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74.9%。數字賦能下,智慧農業應用正不斷深入,當前,福州市已建設全國數字農業試點項目2個、全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示范基地1個,入選第二批國家數字鄉村試點名單。
大農業觀、大食物觀下的福州,不僅堅持農林牧漁并舉,構建多元化食物供給體系,還在不斷地拓展延伸產業鏈條,充分發揮特色產業和地標產品的帶動作用,建設多元化的農業產業體系和品牌。
細數起來,馬尾瑯岐產出的蔬菜、玉米等種子走向全國,用一粒種子改變一座島;福州茉莉花茶產業蓬勃發展,品牌價值達161.71億元;福清“吃干榨盡”一條鰻,將其做成“大產業”……
立足“土特產”,福州形成了特色農業品牌矩陣,累計創建3個全國綠色食品標準化原料基地,培育出15個福州市知名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以及459個“三品一標”農產品,福州茉莉花茶、閩清橄欖、漁溪龍眼等特色農產品聲名鵲起,成為全國農業版圖中的拳頭產品。
眼下在福州,現代漁業、畜禽、蔬菜、水果、食用菌、茶葉、花卉竹木等七大特色產業不斷壯大。在全方位提升“大食物”供給水平的同時,福州農業逐步走出了一條耕山牧海的特色路。(記者 藍瑜萍)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區9月份CPI同比上漲0.3%2024-10-25
- 福州市手球協會成立 致力于推動兩岸體育交流2024-10-24
- 今年前三季度福馬“小三通”口岸出入境超5.5萬人次2024-10-24
- “坐論建州,暢敘美食”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2024-10-24
- 福州228個銀行網點可辦社保業務2024-10-24
- 福州全面推廣應用網約車運輸證電子證照2024-10-24
- 全國盲足錦標賽在榕開賽 首次設立女子項目2024-10-24
- 在有福之州 領略千年建州風味2024-10-24
- 福州市中醫院試點無陪護病房 專業護理員代替家屬2024-10-24
- 一張老照片 牽起尋根路——高齡臺胞姐妹來榕探尋祖輩墓碑2024-10-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濱海新城下周將添創意集市2024-10-25
-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 AI畫筆勾勒戲曲新美學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