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8點,福清市上逕鎮縣圃村內,不少村民陸續朝村東頭趕去。“自己養殖水產品壓力大,上班反而輕松多了!”說話間,村民林盛秋已經來到上市企業天馬科技位于該村的福清星馬·鑫魚生態養殖基地。
套上膠鞋、系上圍裙,大伙兒開始對基地內近400個養鰻池例行巡檢。池內,一條條肥美的鰻魚活蹦亂跳;與基地直線距離相隔數公里處,目標打造“中國鰻谷”的白鴿山萬畝國家級農業產業示范基地建設已完成八成。在上逕,一個鰻魚產業打開了鄉村振興發展新局面。
今年4月,農業農村部發布2023年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擬創建名單。福清市現代農業產業園榜上有名,成為福州首個擬創建的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鰻鱺正是該產業園重要主導產業之一。小鄉鎮如何承載大產業?大產業怎么反哺小鄉村?記者走進上逕鎮一探究竟。
綠色生態
養殖模式全國首屈一指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福清星馬·鑫魚生態養殖基地大棚內光線明亮卻又不失清涼。
“夏季棚內制冷是大工程,但光伏板建起來后,不但自己用電不花錢,還能賣電。”基地負責人林秉建說,鰻魚生長最佳溫度在23℃~26℃,企業和國能(福州)熱電有限公司合作打造“漁光一體”數智化養殖模式,在16萬平方米的養殖棚頂架設光伏板,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15000噸。
于養鰻廠而言,比省電更重要的是節水。
指著養殖池邊的水槽,林秉建說,養殖尾水中的糞便殘餌被收集起來作為有機肥養料,養殖尾水經過消殺后,流入種植有水葫蘆等水體凈化植物的露天水池,最終,凈水將再次進入二次循環使用。
粗粗算下來,基地可以回用90%以上的養殖尾水,減少能耗20%,同時鰻魚養殖存活率也比傳統養殖模式提高10%左右,解決了傳統鰻魚養殖業一直存在的生態環保問題。
躬身入局,天馬科技從2002年水產飼料起家,以高標準、嚴要求建設專業化、工廠化養殖車間,推動鰻魚養殖綠色生態智慧之路。福清星馬·鑫魚生態養殖基地精養面積達15萬平方米,年養殖鰻魚可達7000噸以上,將創造產值約10億元。
該基地和白鴿山墾區組成了天馬科技現代農業(鰻魚)產業園。這個正在建設中的產業園占地300萬平方米,集產業研發、種苗繁育、智慧數字中心、產業培訓等功能為一體,是目前國內最大、全球領先的現代化鰻魚產業園區。建成后,年產量預計達3萬噸,還將配套建設鰻鱺主題公園、鰻魚博物館、鰻魚小吃一條街等餐飲、文旅設施,打通養殖—餐飲—文旅產業鏈。
多方共贏
“百萬村”遠近聞名
一條鰻魚舞動產業“龍頭”,也順勢拉動鄉村振興。2021年,縣圃村入賬了天馬科技交納的海灘租金,全村經營性收入從上一年的41.34萬元躍至103.67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百萬村”。
福清靠海,水產養殖資源豐富,縣圃村如何搶到“香餑餑”?
“不論是鄉鎮還是村里,和企業的‘交情’都很深!”縣圃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蔡忠玉告訴記者,上世紀八十年代,上逕就有人從事鰻魚養殖,經年發展下來,養殖戶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大,便擁有“中華鰻鄉”的美譽。彼時,天馬科技瞄準上逕的鰻魚產業,開辦了第一家水產飼料加工廠。
“養殖業和飼料生產相輔相成,彼此成就、越做越大,政府也看好這一產業,給予了大力扶持,才有了今天如此繁榮的局面。”蔡忠玉說。
隨著養殖技術迭代更新,縣圃村個體養殖戶“單打獨斗”的困境逐漸顯現,產生效益有限,從而影響到村財收入。2021年,在上逕鎮黨委、政府鼓勵和引導下,縣圃村委果斷將到期的342畝村集體海灘地以及517畝村委代管海灘地進行公開招租,由天馬科技集團拍得。畝均年租金從原來的1000元躍升為2110元。
“這是多方共贏之舉。”上逕鎮相關負責人說,于上逕鎮而言,推行專業承包能夠有效解決散戶養殖尾水排放不達標的問題,為其他村引產業壯村財提供可借鑒經驗;于天馬公司而言,專業化規模化養殖不僅可以節約成本、避免因收購散戶養殖的鰻魚導致藥殘超標的問題,還能延鏈補鏈;于村集體而言,村財收入的增加讓村里更有底氣上馬民生項目;于村民而言,則提供了更多就業崗位,實現增收。
“多位一體”現代農業服務體系下,當地變化立竿見影。2021年起,縣圃村開始向本村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每月發放生活補貼100元,90周歲以上的200元,每年發放福利約12萬元,提升了村民幸福感。
今年,縣圃村開始謀劃增加村莊人氣的新出路,以“一條鰻魚”為主線,串聯梧崗、南灣兩個鄰村,發揮聯片帶動作用,增強村集體發展后勁。
融合發展
六大特色農業園區齊頭并進
今年,全國共有50個現代農業產業園上榜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擬創建名單。福清市現代農業產業園位列其中,實現了福州市“零的突破”。
“工業立市”的福清,是如何在農業上嶄露頭角?
從福清市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規劃上不難看出端倪——園區以鰻鱺和生豬為主導產業,總體規劃面積8.57萬畝,涉及上逕鎮、漁溪鎮、白鴿山墾區、江鏡鎮、城頭鎮、龍山街道、龍江街道等重點區域,形成“一核、兩帶、四區”總體布局。
這意味著,福清市農業產業規模大且已形成明確的連片發展模式,即以創建福清農業科技創新產業園為核心,推動形成鰻鱺綠色養殖產業帶和生豬規模化養殖產業帶。在此基礎上,福清還形成了枇杷、花蛤育苗、蛋雞、臺灣農民創業園4大特色農業園區。
同時,福清還不忘發揮工業和服務業基礎優勢,讓產業之間“雙向奔赴”。當地堅持走一二三產融合發展之路,一方面,依托“兩國雙園”等平臺,發展水產品、農產品等精深加工業;另一方面,建成了一都露營、東張采摘、石竹夜游、南嶺登山、沙埔觀海等農文旅示范點56個。
“簡而言之就是龍頭帶動+特色招引+融合發展,形成帶動全域農業產業百花齊放、共同繁榮的大格局。”福清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科相關負責人說。
近兩年,福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鄉村建設成效轉化為美麗經濟工作,引導各鎮街重點發展培育露營經濟、溫泉經濟、夜色經濟等鄉村產業新業態,也反哺農業向更高質量發展。
“著眼更長遠的未來,我們要繼續推動農業產業現代化、科技化、綠色化發展,同時讓農業產業賦能更多其他產業,成為全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環節。”福清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記者 錢嘉宜)
責任編輯:趙睿
- 項目總投資200多萬元 福清智慧共享中藥房揭牌2023-07-10
- 福州福清:逐夢海絲 共建“雙園”2023-06-30
- 中印尼“兩國雙園”一期征遷行動順利完成2023-06-27
- 福清:千年絲路 利橋揚帆2023-06-25
- 福州城區至福清高速公路“一軌一路”建設規劃出爐2023-06-15
- 路基除草養護“毒死”蔬菜 養護公司被判賠償2023-06-08
- 福建福清:夜巡護航整車出口2023-06-07
- 福清市醫院二期落成啟用 曾獲福清歷史上最大單筆捐款3億元2023-06-06
- 福清:搶先機拼經濟謀發展 強黨建聚合力惠民生2023-05-31
- 福建福清:觀賞兒童劇 歡樂過六一2023-05-3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楊橋河南社區開展建軍節主題茶話會2023-08-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